美文网首页汉字活解国学与传统文化给人力量的文字
《论语》不可错失的人学习【5·5】——一个人的口才是干什么用的

《论语》不可错失的人学习【5·5】——一个人的口才是干什么用的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03:28 被阅读212次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一个不知仁道的人,就是口才很好那又有什么作用呢?”

【感悟】

一、冉雍之其人其事

冉雍,字仲弓。鲁国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冉雍的父亲冉离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冉雍的后母公西氏是个非常知书达理的母亲,他听说孔子在阙里设坛讲学,就让冉耕、冉雍和冉求兄弟三人去向孔子求学。冉雍刚见到孔子时,孔子问他:“你的志向是什么?”他说:“尧和舜这样圣贤的人都不在了,可圣贤之道还很漫长,我愿意把它发扬光大。”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着称,口才不好。冉雍的父亲地位贱,有教无类的孔子就鼓励他说:“耕地的牛产下小牛长着红色的毛、周正的角,就是不想把它作为祭祀山神的祭品,山川之神难道肯舍弃它吗?”在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叫做牺牲,牺牲常用红色的牲畜,一般不用耕牛,自然也不会用耕牛所产之子。孔子这番话的意思是,你虽然出身低贱,但如果你有真才实学,为什么不可以做官呢?是英雄总会有用武之地。

在孔子的教育和鼓励下,冉雍进步非常快,成为孔子门下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孔子对冉雍有“雍也可使南面(面向南方只有三种人有资格:天子、诸侯、宰相)”之誉。孔子认为冉雍有这样的资格。像冉雍这样的人才,虽然出身非常贫贱,但是他本身的德行表现非常好,他不出来做官,那怎么对得起老百姓呢?国家不应该错过这样的人才,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

冉雍小孔子29岁,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

孔子夸奖冉雍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后世对冉雍的评价也甚高。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孔子逝世后,冉雍恐失圣道之传,与闵子诸贤,共同着说《论语》120篇,据记载,冉雍是这本传世之作的主要编辑者,其论语这两个字就是冉雍所题。另外,他还单独自撰写《敬简集》6篇。只可惜的是,这些文献在后来秦代的焚书坑儒中,被付之一炬,在世间失传。

二、一分为二看口才

在春秋时期那个“逞干戈,尚游说(shuì)”的时代,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的人很吃香,以至于世人失却了判断是非的标准,把仲弓的“不善与人争辩”当作了缺陷。于是,孔子便要出来澄清以正视听。孔子一针见血地提出:“一个人的口才是干什么用的?”学为君子,不可咄咄逼人,言而无信,强词夺理或巧言令色的人到最后终会被人识破。

其实,孔子也是非常重视语言的,孔门十哲中“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就设有“言语”科,也是孔子首开先河,孔子脚弟子学诗,也是为了提升弟子们的语言魅力。

但孔子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孔子认为:

1、真诚是言语的基础。要言而有信,做不到的不要说;

2、慎言是言语的原则。要适时,适度,非礼勿言,勿攻人之恶。有时说错话比做错事造成的后果更严重。

3、达义是言语的本质,要能听懂别人的话,表达清楚自己观点。一个好口才的人,很重视对方的感受,说出来的话大都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如同具有一种魔力,操纵着人们的情绪。好的口才无疑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推行仁道的助力器。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间有一种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令人喜悦的说话能力。”

三、言语放肆的惨痛教训

学《论语》常能获得这样的开悟:读本章的收获是:既注意提升自己口才,又注意不沾染巧言令色、言行放肆、狡辩、混淆是非的恶习!

写到此,我很想和我们的现实修身结合一下。据网上消息,2018年10月28日10时,重庆市万州区一大巴车坠入江中。14名乘客及司机无一幸免。悲剧因一女乘客错过了站与司机争执了5分钟之后,3秒互殴,便搭上了一车人的生命。

其实,这一车人,是命运共同体,如果在5分钟争执过程中,有人上去劝告拉架,或许结局会不一样!

有人对万州公交车坠江的总结如下:

泼妇:本来只错过一站,结果错过了一生。

司机:都说冲动是魔鬼,这下真去见鬼了。

乘客:个个觉得事不关己,最后遗像高高挂起...

十四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教训极其惨痛。人这一生,不论自己的事多么重要,有矛盾时,都要应换位思考一下,都别忽视提升自己的修养。我们长着一张说话的嘴,能成事也能败事,应该好好把关!不该说的话不要乱说,该说的话不说也不对。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不为正义站起,终会为邪恶陪葬”。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论语》有20篇约500章,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近90章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汉字活解”。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不可错失的人学习【5·5】——一个人的口才是干什么用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qm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