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六·一七】
丁未八月,余答客之便,见秦淮壁上题云;“一溪烟水露华凝,别院笙歌转玉绳。为待夜凉新月上,曲栏深处撤银灯。”“飞盏香含豆蔻梢,冰桃雪藕绿荷包。榜人能唱湘江浪,画桨临风当板敲。”“早潮退后晚潮催,潮去潮来日几回?潮去不能将妾去,潮来可肯送郎来?”三首深得《竹枝》风趣。尾署“翠云道人”。访之,乃织造成公之子啸崖所作,名延福。有才如此,可与雪芹公子前后辉映。雪芹者,曹楝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
丁未,指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玉绳,释义:1、星名。常泛指群星。《文选·张衡<西京赋>》:“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两星为玉绳。”清·王夫之 《姜斋诗话》附录《夕堂永日绪论外编》:“有代字法,诗赋用之,如月曰‘望舒’,星曰‘玉绳’之类。”
2、比喻雨滴。唐·张萧远《兴善寺看雨》逸句:“须臾满寺泉声合,百尺飞檐挂玉绳。”3、农历六月的简称。
飞盏,释义:1、谓传杯痛饮。唐·元稹《放言》诗之一:“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2、谓传杯斟酒行酒令。
榜人,意思是船夫、舟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郭璞注引张揖曰:榜,船也。唐·吴筠《舟中夜行》诗: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
湘江浪,民间小曲曲调。清代流行于江南。“宝卷”曲调之一。弹词吸收为曲牌演唱。商调式唱腔,柔美、静逸,抒情性强。词格为七、 七、五、七、五(五句),可加衬字,曲调可随着唱词的增减而变化。 现代中篇评弹《罗汉钱》中,艾艾抚玩罗汉钱时唱篇,便用此曲。
檀板,简称板,乐器,因常用檀木制作而有檀板之名。唐玄宗时,梨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此板,故又称绰板。古代的檀板,是由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隋代已应用于乐舞、仪礼和佛教音乐中。《旧唐书·音乐志》载:“檀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抃。” 抃,biàn,古汉字,意思是鼓掌。在此应该表示以掌打节拍。
成公,指时任江宁织造成善。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任职,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致仕。
成延福,字啸崖。成善之子。(资料缺)
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寅,(1658年—1712年),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又号雪樵,汉军旗人,清朝康熙时大臣、皇商。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銮仪卫,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任苏州织造,三十一年(1692年)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后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住曹寅家。
嗣君,音sì jūn,意思是继位的国君;皇太子为嗣君;亦称别人的儿子。
【闲言碎语】
我相信,不少读者看到这条诗话,会因为此中提及了曹雪芹而比较激动,觉得找到了一条有关《红楼梦》作者的历史资料。说实在的,在我们激动之前,胡适大师早就激动过了。他对此也作了不少考证,但都没有十分过硬的证据来证实这个曹雪芹就是那个被称为《红楼梦》作者的曹雪芹。因为在曹寅的家谱之中,并没有曹雪芹的记载。在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曹雪芹被说成是曹寅的儿子,但他俩的年龄差距实在太大了。于是,又被后人说成是曹寅的孙子。总之,非得把曹雪芹与曹寅扯上关系,把大观园说成是江宁织造府的缩影。似乎这样才显示出红学家们对《红楼梦》的研究有多么深入。
我们还是说诗话里的诗词。袁枚说,江宁织造成善的公子成延福在秦淮河畔的青楼粉壁上题写的三首诗,“深得《竹枝》风趣。” 竹枝词作为一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诗歌体裁,“志土风而详习尚”,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因而与地域文化结有不解之缘。竹枝风趣,就是在状摹世态民情中,流淌出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及市井气息。在诗话所记的三首诗中,我们看到了秦淮河边,青楼女子为了迎接新月临空,把影响赏月的银灯悄悄熄灭的情形;我们还看到了秦淮河上,花船的船夫篙师们,在常年歌舞环境中,也学会了流行曲调,边哼唱边按着节拍划船击水,如同击打檀板一般;我们更看到了秦淮河水潮涨潮落,来来回回,带走了秦淮女子多少相思离别。
把最典型的风土人情用近乎浅白的语言准确的描绘出来,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精美的风俗画,这就是竹枝词的魅力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