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可到上海的第一周。
对这座城市她并不陌生。高中和大学时候都来过,每次呆的时间都以月为单位计数。所以,对待工作地点的变化,她没有太多的不适应。
而且,很多闺蜜都在这里。
第一个周末,理所当然是姐妹们的团聚。
团聚的地点在一家网红餐馆。姐妹A也尽足了地主之谊:提前2个小时过来取号排队,其他人则陆续在约定时间到达。
久别重逢,自然相见甚欢。谈天说地,氛围其乐融融。
直到张可抛出了一句:
现在压力大吗?
所有人的眼神突然由晴转阴。张可见情况不妙,本准备用《我的前半生》来扭转话题走势,奈何闺蜜们已经迫不及待拉开了防洪的闸门,一发而不可收。
于是,接下来围绕房价、物价、孩子教育等(还有这几天的气温)激烈地展开了讨论,情绪激动之处,语调上扬程度引来隔壁桌阿姨的注视。
这给初来乍到的张可一个下马威。
张可也是老江湖,既然已失控,那就顺势再做个引申,抛出第二个问题:
那准备回老家吗?
得到的答案竟出奇的统一:
不!
这让她有点小惊讶。
A说,回老家后,生活多无趣啊!
虽然说在两个城市生活留存下的钱差不多,但体验完全不同。1万块剩下3千跟5000元剩下3000的逻辑不一样。
明星开演唱会,上海基本是必到的一站;想参加的活动,无论多么小众,都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想吃的东西,无论哪个价位,都能找到合适的。
回去后,可能周末就只能看看电影打发时间了。人最重要的不就是体验吗?
B说,我的工作是金融,回老家的选择就只剩下银行系统了。
而且,职业发展的通道也窄了。
在这里,至少个人能力因素占比还更大,或者说,靠这个还是有足够的成长空间。
但回去后,家庭资源显得更加重要。而自己的这方面资源,约等于0。
更可怕的是,一旦回去后,要想再回来,就更难了。
C说,好不容易出来了,怎么也要在这里把孩子拉扯大。
教育资源完全不对等。
出来后会发现,现在已经不像我们小时候了。
一线城市的孩子从小学习琴棋书画,英语什么的幼儿园前就开始抓。
我们工作后就发现了,这些软实力慢慢变成了核心优势。你只会读书只会做事,人家又会读书又会做事还懂更多,怎么拼得过!
D说,回去后的沉没成本真的非常大。
她在上海已经呆了快10年了,积累的资源都在这里。
一旦离开了,就相当于重新开始。
这个损失,基本上等于致命。虽然大家逢场都说,友谊地久天长。
但这只是少数的兄弟姐妹情,但其他的朋友,距离远近就是亲疏的强相关变量。
E一边吃着肉,微微地说了句:老家的帅哥没有这里多啊。
虽然小声,但赢得了其他闺蜜们的点头认可。
F顺口说了句,她最喜欢东北的帅哥,高大又幽默。
其他人马上参与进来,就长相、性格、身高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争论。
听到这里,张可刚刚的担忧慢慢变成了一些小期待。
晚饭后,大家感觉意犹未尽,便一起在周边散步逛街。
走到一家小店,装修很别致,陈列的都是一些国外进口的商品。
老板说,这些是亲戚朋友们从欧洲带回来的,商场里买不到。闺蜜们起了兴趣,便各自挑选起来。
张可看中一款羊毛垫,摸起来很舒服。
188元,也还好,便刷支付宝买下。
我是尾巴 01
关于留在北上广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高考后报学校的时候,朋友说:
不用在意城市,因为你到哪都面对钢筋水泥,都是工作生活。
这句话自己最后成为选择成都的一个因素。
但后来到广州读研后,发现并不是这样。
看到室友的简历,实习经历一箩筐,所覆盖的行业也十分丰富,且都是在顶级企业。而自己……
我问他,为什么假期不休息?
他说:
别人都这样啊。
你最后的模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身边人是怎样。他们拼命,你自然会努力。这可能是一线城市带来的重要附加值。
外在的压力作用于自己,成为强大的内驱力。
我是尾巴 02
再分享一下朋友们的看法:
1.社会环境,城市体验,社区建设,真的太不一样……可是,不离开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人吧。——有一只鲨鱼儿
2.就从教育资源这个方面来讲,一线城市的教育真是从娃娃抓起,幼小衔接这种补习班在我们那小镇可能都还没这个意识,虽然各种兴趣班培优班,但是孩子的兴趣度广泛一点并不会给他带来坏处,眼界开阔才会想走的更远,多去外面看看。——尚尚
3.留在大城市和留在老家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自己也是从三线城市出来的,能感觉到一线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的生活。虽然自己也是名校出来的,但是软实力和眼界方面和从小在大城市生活的孩子还是有一定差距。不管多艰难,留下来就有希望,可以给自己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刘超
4.留下来的唯一理由是爱的人在这里,和她在一起,也就爱上了这座城。——Tingting Wu
5.刚来上海,生活压力很大,但是周围的工作氛围很好,能够学习到的东西很多。真是一个又爱又恨的城市。——红小兵
6.留下来,以后孩子就不需要这么辛苦走这样的路了。——xulutte
7.现在还在上研阶段 已逐渐感受到魔都的魅力 既然在这了想走的人很少。——蓝色海
网友评论
一个人久了,累了,疲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