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阅读是一体两面的事,就像教书与被教一样。”
对于不少刚步入写作大门的小白来说,动笔之难难于上青天。
无从下笔,只有两条有效地解决途径:一是多写,二是多看。多看与多写同等重要。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大量阅读没时间,阅读速度慢,阅读后关上书,依旧脑子空空,这些问题也困扰着绝大部分想学习写作的上班族们。
这里有三个简单易行,且效果明显的阅读方法分享给大家:
改掉“逗留”“倒退”的毛病,你也可以一目十行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要提高阅读的效率,首当其冲的是要提高我们识字读书的速度。
其次,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有能力让自己看书的速度比现在快的。
未经过训练的阅读者,阅读速度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经常“逗留(fixate)”,也就是眼睛只有在停下来的时候才能看见字。因此在阅读中只能看到连续的两三个字词,不停的停下来阅读,甚至在心中默读。
二是不自觉“倒退(regress)”,阅读太慢时且不连续时,经常看了后面忘记前面,看完两行。眼睛又倒退回去。
这些不好的习惯大大降低了我们阅读速度,还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
想矫正眼睛逗留与倒退,可以做下面的刻意练习:用大拇指、食指与中指并拢,作为“阅读指针”,将“阅读指针”一行行字往前移动,速度稍于眼睛的移动速度,强迫眼睛跟上“阅读指针”的动作移动。经过短暂的练习,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比以往快两三倍。
检视阅读,30小时读完一本书
检视阅读就是在短时间内对一本书做系统的略读(skim)。它能让我们快速筛选需要精读的书籍,也是所有阅读的重要基础。其实对于许多书籍,并不要我们逐字逐句的完整阅读。
那么如何做检视阅读呢?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1)看书名页,序言,特别注意副标题,快速判断所看书籍属于哪种类型,以及作者写书的角度;
2)研究目录页,大概掌握作者写书的基本框架;
3)检阅索引,找出书中的重要词汇;
4)出版者的介绍,根据出版社的宣传文案,摘要出书的主旨;
5)从目录中挑选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快速阅读。
带着问题阅读,留下笔记在书中
在眼睛做快速阅读的过程中,又如何让大脑跟上?这就需要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检视阅读中主要要回答三个问题:
一是,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二是,这本书主要在谈论什么问题?
三是,作者是用怎么的结构框架来解决这个主旨问题的?
带着三个问题,我们在书中去寻找答案,需要借助笔记帮助我们记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标记的方式,概括来讲,可以画底线、圈出关键字词、空白处画星号、空白处做编号(一连串重要论述时)、空白处写其他的页码(相同或相关的论点),此外,常常被忽略的是书前后的空白页。
书前的空白页可以用来记录自己对整本书的概览式的总结,以及自己的想法。
书后的空白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书中的主要观点按一定顺序记录下来。
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练习,我们就能花最少的时间,有效得阅读最多的书籍。
作者简介:浙大农学硕士毕业,喜爱自然,也喜爱孩子,更喜欢带着孩子在自然中徜徉。渴望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自然,快乐成长。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吾童在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