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读的是《幸福超越完美》书中的第四部分: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作者发现在学生中,有一些富家子弟尽管物质生活方面不用发愁,但是却普遍缺乏幸福感,比其他学生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
这些富家子弟从小被教导要成为优等生,在各项比赛和考试中获胜,将来进入顶级大学,很少有人向他们强调应该享受学习的过程和乐趣。他们的不快乐,除了学业方面的压力外,和父母过度介入也有密切的关系。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快地进步,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观察及评判孩子的一言一行,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断指出孩子的错误,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做法,结果孩子学到的经验就是不要犯错误,通往目标只有一条最短的完美之路,这条路上不能有任何偏差,每一步都要是对的。
其实,父母对孩子成长过度地介入和指导,只会适得其反。只要孩子是安全的,允许孩子独自面对挑战,享受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体验失败的痛苦,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还有些父母,每次看到孩子行为正确,都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但是,过度的赞美和过度的批评对孩子都是有害的,都会导致完美主义倾向。
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都是赞美,很少遭到批评和责罚,没有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当他们离开父母,走上社会,在现实中遭遇失败和打击时,内心会迷茫和恐惧。
实事求是面对自己的孩子,赞扬和批评并重,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而且,孩子也需要一些不被评判的时刻,可以投入地学习或玩耍,不被家长的批评或赞美所干扰。
路孩子在刚出生时,生理和心理上都完全依赖父母。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可以逐渐放手,让孩子学会独自处理自己的事情,比如吃饭、穿衣、收拾物品等。
不替孩子包办一切,在保证孩子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做出不完美的决定,允许孩子犯错误,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可以增强孩子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除了增强孩子应对失败的能力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如智商、才华、人际关系技巧等,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得到提高。另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无法真正改变。
书中有一个例子,有研究人员把一些五年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被称赞“你很聪明”,引发了他们固定型思维模式;另一组学生被称赞“你很努力”,引发了他们成长型思维模式。
研究显示,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面对艰难的学习任务时,明显感到更痛苦,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更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并享受其中。
此外,我们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们是无条件接纳的,但是某些错误的行为是不被大人所接受的。如果孩子做出不当的行为,你可以对孩子说:“我是爱你的,但我不允许你有这样的行为。”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允许孩子从失败中学习,称赞孩子努力,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支持,就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分享《幸福超越完美》的第四部分就到这里了。谢谢您的阅读,读后有什么想法请留言,谢谢!
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