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作者: 山下菜花 | 来源:发表于2023-11-29 09:21 被阅读0次
中国文学简史作业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时课本里学过的文言文,出自《左传》,是先秦史学家左丘明的作品。这短短三百字就写出了三个国家的利害关系。交代了晋国联合秦国打郑国的原因,以后烛之武如何化解危机,晋国秦国最后又是如何。情节紧凑,人物形象分明,语言优美,且说理逻辑清晰,值得反复品读。

晋国因为郑国的无礼,拉着秦国要去打他。其实说什么无礼不无礼的,无非是个噱头,想打了吞并。而且联合的不是靠近郑国的邻国,而是远在另一头的秦国。不说有其他的私心我是不信的。后文烛之武和秦伯的分析中,我们就能得知晋国确实有其他打算。

开篇交代了情况危急,郑国已经被围起来了。这时候郑伯还没想起烛之武来,是佚之狐提醒他才去请烛之武。烛之武就不肯了,他开始埋汰郑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他是有才干的,可能太聪明还是说了不中听的话,并不受郑伯待见。不过现在国难当头,郑伯也是能屈能伸,立马道歉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其实只是想要个脸面,郑伯也就给他了,于是烛之武很爽快地“许之”。

晚上是爬绳子出去的。“夜缒而出”说明了已经被围了,情况危急,也说明了烛之武说“今老矣”说的气话呢!

见秦伯很顺利,这里也说明了秦伯并没有加强戒备,没有多少参战的决心,没啥吞并郑国的野心,是真的来帮忙的,围一下,吓唬吓唬就好了。这也为烛之武退秦师制造了条件。起码利害关系没那么明显,是可以打,也可以不打的。

既然打不打都没有关系,那么联合是最好的。烛之武列举了“亡郑”“陪邻”“舍郑”都对秦国有害无利,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且提出了今后“行李之往来”的许诺。秦本就无意攻打郑国,反正也与他不关,而且无意间还猜到了晋国的野心,为以绝后患还留下了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嘿嘿!白捡了个大便宜。

晋国这边遭受了秦国的临阵倒戈,脾气也是有的。子犯说要打秦国,吓我一跳,秦国的实力不用质疑如今还联合了郑国。还好晋公没同意,并且用“不仁”“不知”“不武”三个词分析了利弊。他说想要利用他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打他,是不仁义的;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在这乱世是不明智的;一心求战不求合是不讲武德。读完了我还挺佩服晋公的政治远见的。

啥也别说了,和平万岁!

相关文章

  • 二寸半不烂之舌

    ――读《烛之武退秦师》 文/孙见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教学核心是烛之武的...

  • 《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形象分析

    语文学习小论文 ——《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的中心人物是烛之武,但文中仍然还是佚之狐、子犯...

  • 不想当公关部长的传达室大爷不是好说客

    《烛之武退秦师》有个很会讲话的人。是谁呢? 你以为只有烛之武会好好说话吗?那你可能读了假的《烛之武退秦师》。 今天...

  • 改编烛之武退秦师:离间计

    离间计 ——改编《烛之武退秦师》 ...

  • 黑说佚之狐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关于佚之狐的话语不多,仅仅一句话,十四个字: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但是,烛...

  • Day7《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小玉朗读: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语文,我师从蒙万恬老先生。现如今...

  • “越国以鄙远”,其真难乎 ——读《左传》书评其一

    《左传》之《烛之武退秦师》讲述的是郑国烛之武运用自己如簧巧舌,劝退秦国,从而解决了郑国的亡国危机的故事。在烛之武对...

  • 烛之武退秦师

    今天讲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秦国,晋国联合要攻打郑国。秦军驻扎在郑国的氾水,晋军驻扎在函陵。两路大军同时压境,...

  • 烛之武退秦师

    一、导入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感受烛之武不卑...

  • 烛之武退秦师

    这篇文章应该熟悉的人会比较多一些,甚至有许多人能够背诵下来。原因是这是一篇被选在教科书中的文章,而且高考会考。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ax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