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中国的文人学士们都将《易经》作为一部值得日日、时时研读的经典,研习并遵从其中的道理。孔子说“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宋人叶采也曾讲“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唐代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足见《易经》对后世人的重大影响和吸引力。
从古至今,关于《易经》的著作浩如烟海,每家都从自身的感受和角度出发,试图解读《易经》中深含的观点,但鲜有成功者。就此,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说“《易》难看,不比他书”,同时又说“是圣人事,非学者可及也”。
君子平居之时就观察易象而探索玩味它的文辞;一有行动,则观察《易经》的变化,而玩味占筮的吉凶。
观自然现象联系其上的辞,然后在生活中应用他的变化就是筮了。
平常居所之内研究文辞,需外出或有动作则观其变化而品味其中的凶吉。
如果事物没有变化的时候可以学习其中的道理,如果事物变化了里面的规律也可以预测变化。
世事无常,每天都是崭新的世界,不是简单的重复,昨天的答案解决不了今天的问题,下一秒就有可能推翻此时此刻的结论。所以要对崭新的世界抱有一切皆有可能的热忱,随时刷新世界观接受惊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