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集子收录黄仁宇先生《从<三言>看晚明商人》、《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明代史和其它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历史与西洋文化的汇合》、《中国近五百年历史为一元论》等文章。
就读者而言,这本书可算是枢纽之作,我之前所读,有《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黄河青山》、《关系千万重》之类,作者的结论逻辑是清楚的,但读者却常希望能更深入一层,在细节事实的繁芜之中追问这些逻辑的可靠性,这本书所录文章,前面几篇,都算深入细节,因此可算是深入精微的一个枢纽。
另一方面,这本书值得重视的更为后两篇文章,即《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中国历史与西洋文化的汇合》,从这两篇文章开始,作者把对中国历史的考察统一至对世界发展的思考中来,或者说,让这种思考逐步摆脱于对中国历史的解释,而开启了探索未来的大门,事实上,《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之后即扩展为另一本书《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目前只读了两章,其思路,应当是考察现代经济作为一种法权体系的发展历史。这本书不能不让我想起《顾准文集》,我对顾准的了解不算多,《顾准文集》给我的印象却至为深刻,不仅在其深刻的洞察力,更在其伟大的人格力量也。
读至此处,可以说,之前所读黄先生的书,其意思都可以作更深一层的理解,之前所重视的,是技术上的困难,用以解释近代以来中国所遭受的苦难,而从此开始,则重点更在法权体系上的历史转型,其眼光所到,则必然走出二十世纪,而看到二十一世纪的可能。甚至连蒋介石所面对之困厄,作者作为前国民党军官旅居海外所经历之质疑,都如一页风云轻轻散去了。历史的沉重,转换成了未来希望的生机勃勃。
事实上,从此处出发,对中国历史的考察,也就有了更明确的指向,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哪些看似中断,实则相互联系,就可以有更准确的判断,也就是说,一个“大历史”观念就更容易为人所理解。土地制度,货币制度,税收体系,民事法律,都更凸显出其重要性来,甚至完全超过了朝堂上的礼仪权谋与边疆上的军事冲突。
事实上,也正是出于这种转向,作者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论”才特别批判,以作者对理解,这个批判是非常重要的,非如此,则容易使今日的中国陷入一些误解与偏差之中,不能注意到现代经济所立足的是整个一套不同的法权体系,因循传统,再经曲折。
就本书提出的土地占有权的考证方面,我记得过年时与家中老人谈起解放前的情况,说是我们整个村的人,哪里有自己的地,都是佃农,所有土地都是城里人的,此说想必无疑,这些事情上的记忆应该是可靠的。此虽一端,但也可供推想全局,那么我就不能不怀疑作者提出的“土地集中问题远没有那么严重”的说法了,他所引的毛泽东当年的调查结论,说集中程度在百分之七八十,倒是比较有可能的,但这个集中度,已经相当严重。
另外,英国之光荣革命,其最主要的影响似乎不在高层机构的变革,而在私有产权之保护,即“君主立宪”之“立宪”以保护私有产权,或者说,高层机构变革为表,私有产权之保护为里。那么,保护私有产权的具体含义,似乎还须深入阅读以发掘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