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欠别人,还是欠自己,你曾欠下多少个“对不起”?
世间最无情的是时间,它从不在意你是否还年幼,你只要稍一耽搁、稍一犹豫,它立刻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
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
又会把很多的对不起,变成来不及。
这是大冰某本书中的一段文字,我把摘抄了下来。写下这段文字时,我正趴在床上歇息,已经是凌晨1.34分了,我穿着睡衣,脸色苍白晦暗。
忽然想起昨天上午一同学突然打来电话,邀约去喝酒唱k ,我说病了,去不了。然后在同学群里看到他们发过来的视频。
酒吧门前有充满暧昧不明的灯火搭起来的灯架。走廊两旁布满了各类花草。侍者或温柔可亲,或彬彬有礼。绿萝上的水珠从叶梢溜下来,成就了一滴眼泪的释放。切都美丽得令人流连忘返。荒诞的俗世,空虚的人们,所求的慰藉不过如此。人生短暂,快乐难求。欢歌轻舞,且度今宵。一座酒吧汇聚了人对现世所能持有的欲望和热情。
那我呢?我不喝酒,不唱K ,不打牌,整日宅在家中是不是因为对某一种事物的对峙,退却?
作为一个抑郁症患者,我承认自己兴趣狭隘。我有想过去学习广场舞,最初有好几次都很努力说服自己去融入,却最终都是落荒而逃。因为那强劲的音乐令我心脏狂跳,心烦意乱。我不关心前赴后继与时俱进的一切。如同我每日所聆听的歌曲一样。网友说我听的歌曲都是她十年前追过的,我就笑,不说话。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在我的身上找不到多少隶属于年轻人的青春飞扬。我只喜欢旧的逝去中的事物,喜欢复古的端庄与单纯,不接受新兴改造,不懂随着时间行进时所带来的价值观、时髦流行口语……以及所有被热衷被围观被跟随的一切。我的生活是封闭的,我一直就知道,并深感必要。个人认为,现今生活,物质再昌盛,科技再发达,不能让人感觉到作为自我存在的真实质地,便都成了种种狂妄和幼稚的逃避,但这尘世间任一区域的人 ,不管他在摩登都市还是在海角天涯,在生命存活的前提下,必须关注的问题,只能是如何发现并面对自我结构的真实性。
和一个朋友聊天,那是一个公认的很淡泊的女子。某一次在谈及人在网络与现实中的不同之处时,她也说,网络中的她比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更要沉稳一些。她尚且如此。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现今人们所为自己设制的一切,都只是表象和形式,不是根本和方向。我们只是用它来填塞时间的缝隙,与心灵是否被弓|领无关。只是因为个体缺少安全感,于是由集体和潮流中隐匿和消磨自我,究其原因便是一种意志和独立性的虚弱。而当虚假繁荣的一切破碎之后,我们就会失去方向。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生活,或为了什么而生活。这样的问题足以让每一个在俗世中挣扎的人颓唐,最终远离人群,并被世间所遗忘。有时候阅读到深夜。读《汤姆叔叔的小屋》《罪与罚》《纳兰词集》 读《红楼梦》与《瓦格纳作品音乐会》……找寻偏僻未知,沉沦于诡异想象。这些文字被阅读之后,有何用处,又将去向哪里。我虽内心困惑却也并不过份关心。因为内心知晓,它们和我所置身的现实已毫无关联。
有人说,我是一个心灰意冷的人,早就不再拥有像他人那般强盛的对现实的欲求;希望更换生存环境,或是拥有更高层次的生活。我常常在想若是在某一天一觉醒来突然换了一种语言说话,呼吸到更为清洁的空气,吃到更新鲜的食物,看到更为圆满的月亮,人就真的会得到幸福吗?如此生活会更应有希望吗?这和大山深处的孩子渴望突破地理界限去城市生活有何区别?
也许一些人一辈子都无法真正抵达城市,看不到最喜欢的游乐场和餐厅,看不到最圆满的月亮。这是相同的属性。到了彼岸,还有更远的远方。地球是圆的,绕回来,又到了原地。人脱离不了俗世现世。如同孩子积木般的物质世界,岌岌可危。我们将如何继续存活?那借以凭靠的一线隔置,它来自何处,又能支撑多久?这世间所有的人,无论你分布在怎样的纬度和经度,其痛苦的根源没有区别。最终需要面对的。是来自于生命本身真实而无解的痛苦。
那些温柔的缓慢的惆怅的时刻。那些热烈的野性的奔放的时刻。那些黑暗的暴戾的抗争的时刻。而适应这一切,需要足够的清冷,疏离与淡漠。不再渴求完满,便不会受损。明确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明白自己不需要什么。对外界没有依赖。但这不是鼓励你去孤立自己。这只是人在微小和有限中做出的争取,直面心灵。生命短暂,我们不能贸然来到茫茫人海并最终彻底迷茫下去。毕竟对于你我来说,“对不起”三个字都太过于沉重。
我们或多或少都被这个世界薄情过,并注定余生要小心翼翼怀揣伤疤走在日光之下,不至于走不动,但也走不快。
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努力去释放过去,活在当下,并对未来保持顺其自然。没有对不起,也无从去说没关系。
就像野地里生长出来的果实,无人采摘。熟透后坠落树边泥地里,缓慢腐……田间地头高高堆起的草垛,如果下过一场雨,掀开草叶,可以看见底下刚绽出的小蘑菇……和孩子一起去滑冰、看书、整理房间……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且无与他人无碍。只以躯体最终抵达的平静和遗忘所覆盖。到最终盖棺定论了,春天也就会相继而来。我们对待这世间的一切无论你如何的依依不舍,如何的缠绵悱恻,终究,最后也只剩下一个习俗制造的肃穆归宿。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于心念念不忘呢?
算了吧,就这样吧!掸去花瓣,拂去雪粉,换来长袖一身轻。与明月清风山桂做伴。这大概就是唯一我们可皈依的道路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2069/3930a7648fd1d9f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