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还是“认识”。思想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意识,说白了就是人的“认识”。他是决定你的行为导向,和思想内心活动。
有的人说是读书,但是读书它仅仅是人的一种行动,一种动作的体现。不把“认识”放在首位,不加以利用的话,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妄想,都别想得到新的思想,开阔眼界和心胸,狭隘的思维还是要一直伴随着你的生活方方面面。
《鬼谷子》与《尚书·尧典》里都提过,“粤若稽古”的说法。即一切的知识都是经验,都是总结,都是发展;其主要渠道就是“认识”,目的就是使人们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前人积淀下来的智慧,来提高自己的思想眼界。
而其他的环境、工具、行为和情绪等,都并不是阻碍你的思想眼界开阔的决定因素。他只是一种辅助因素而已,它的存在只是帮你提高“认识”的效率。
就好比旅游,走遍天涯海角,看尽世间繁华。却并没有使得那些古人的信使有着多大的思想世界。
读书、旅游等有时它是一种“认识”的需要,就好比我们读书;目的就是能够和这个世界的“认识”取得更好的接触和联系。
世界他是不会告诉你什么,更不会为你导引道路。你只能从沙漠的荒凉、都市的繁华、天空的无际去“认识”自己,感悟智慧。这得到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眼界。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汉郑玄认为"致知"是使人"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宋朱熹认为"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明王守仁则认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
可见,“致知”他是一种主观意识,“格物”的目的就是为“致知”服务。只有带着“致知”去观察世界,才能得到所谓的智慧和思想。
佛家上也有体现,佛家重在一个“悟”。不同的“认识”得到不同的结果;如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大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道家的“道”也是如此。
一切的智慧都是建立在“认识”之上的,只有“认识”了才能得到所谓的智慧思想,寻其事物的本质规律。 是什么限制了思想意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