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舌尖上的乡愁(六首)

作者: 山园疏影 | 来源:发表于2019-10-12 11:41 被阅读0次

菜包(新韵)

团团米饭菜包装,东北人家味道常。

即使山珍情不尽,却言还是菜包香。

七绝 舌尖上的乡愁(六首)

沙棘饮料(新韵)

敖汉沙棘饮料新,天然果色很纯真。

每当忆起家乡味,却认沙棘最可人。

七绝 舌尖上的乡愁(六首)

磨菇(新韵)

脚踏晨晖转大山,磨菇尽采满筐蓝。

随鸡肉嫩锅中炖,却是磨菇味最鲜。

七绝 舌尖上的乡愁(六首)

芝麻烧饼

赤峰一别几多年,总忆芝麻烧饼圆。

即使舌尖常美味,却还烧饼梦连连。

七绝 舌尖上的乡愁(六首)

面片汤(新韵)

美食时刻在家乡,难忘餐桌面片汤。

现有山珍和海味,却吃面片齿留香。

七绝 舌尖上的乡愁(六首)

韭菜盒(新韵)

家乡美味样多多,鸡蛋虾仁韭菜盒。

难忍今朝和面烙,却言美味赛东坡。

东坡:指东坡肉

七绝 舌尖上的乡愁(六首)

七绝56法之第一法: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如唐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 这句话可以视作冯先生所归纳提炼的七言绝句具体作法的总纲。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相关文章

  • 七绝 舌尖上的乡愁(六首)

    菜包(新韵) 团团米饭菜包装,东北人家味道常。 即使山珍情不尽,却言还是菜包香。 沙棘饮料(新韵) 敖汉沙棘饮料新...

  • 舌尖上的乡愁

    舌尖上的乡愁 前年和...

  • 舌尖上的乡愁

  • 舌尖上的乡愁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通过对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

  • 舌尖上的乡愁

    清明前夕回了趟家,正是家乡的蛎虾最为肥美的时候。蛎虾个头不大,外壳粗糙,肉质却细嫩弹牙,鲜美无比。 厨艺了得的老妈...

  • 舌尖上的乡愁

    如果不是好友打电话找我出去逛街,我估计我的周末就是在家里:睡觉,吃,看书。然后再循环。天一凉,我就懒得思考懒得动,...

  • 舌尖上的乡愁

    在中国的西南部,有这样一座城市,它的前面有“火炉”、“山城”、“雾都”的称号,它就是重庆。说起重庆,作为一个吃货,...

  • 舌尖上的乡愁

    前些天看到陆谷孙先生从前的访谈,说起他不愿意移民的原因:“一到秋天,秋虫鸣叫声大起,这时故乡的草木、风物、氤氲,...

  • 舌尖上的乡愁

    年纪越长,越能体会到这种舌尖上的乡愁。年少时那些模糊的记忆,开始日渐清晰地在味蕾上呈现,且无比固执,无法调和。 比...

  • 舌尖上的乡愁

    乡愁总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来得特别的突然,有时明明在看着电视,思绪就猛地飞到了家乡的情景,拉也拉不回来,有时候煮着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绝 舌尖上的乡愁(六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hq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