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惯的定义
今天的课程中,永澄老师有讲到,习惯是有效个人成长的保障和加速器。习惯的形成是人根据本身所处的环境,自己的感觉,所养成的一种行为。
2、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在佛教的经典中有八识之说,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所以习惯他有可能存在两种状态:一种是有意识习惯,提醒自己今天要阅读多少页书、今天要运动多长时间;还有一种状态是无意识习惯,他存在我们的意识中,例如我们遇到事情很自信对待,或者焦虑情绪马上出现,然后想逃避。这些都是习惯。
当然习惯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出现。
3、好习惯跟坏习惯的区别
一般情况来讲,我们都把正向、积极主动、对自己对别人有帮助的习惯称为好习惯,而坏习惯就是负面、消极、自私、不符合大众价值观的,他跟好习惯是相对立的
4、坏习惯跟好习惯有什么共性
永澄老师的课程中讲到目标关联习惯,如果以结果为导向,你想要有什么目标,就得具备什么样的习惯,而这个时候习惯是一个中性词,并没有好坏之分。他只是目标达成过程中的保障和加速器。只要对目标能够有支撑作用的习惯都是好习惯。例如我要做到早睡早起,那么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休息就是好习惯,而早上10点起床凌晨1点休息这绝对是个坏习惯了。但是对于一些需要熬夜工作的人来说,晚上10点就犯困,那这个也会被归类为坏习惯,不同的目标习惯好坏定义都不同
5、结论
习惯没有好坏,坏习惯也是习惯,关键在于我们要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一旦明确目标,坏习惯有时候是为了更好检视自己不足的地方,在成长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加细心。消除坏习惯不是要打击坏习惯,而是要培养好习惯,好习惯多了,坏习惯自然就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