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想法
《正蒙》句解第七十六

《正蒙》句解第七十六

作者: 泮溪秋玉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2:24 被阅读24次

作者:夫子音

《正蒙》句解第七十六

【原文】:

“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之意,与《表记》所谓“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相表里。

【译文】:

国君选拔贤德之人,如果迫不得已,就要把身份卑微的人提拔到身份尊贵的人之上,把自己疏远的人提拔到自己亲信的人之上,这同《表记》上的意思是相同的,那就是侍奉君主的人被提拔不容易,但是却很容易被贬谪,这样就会使有才能的人和没有才能和德能的人身份一下子就辨别清楚了(有才能之人,被提拔之后,就会很快施展才能,而使民众得到利益,所以不能考虑身份贵贱和亲疏),如果被提拔的机会很容易就得到了,但是想要辞退他们却非常艰难,那么德能之人和没有德能之人就会开始混淆不清,也显得朝政混乱不堪了(国君提拔人才,一定要小心慎重,因为提拔容易,但是辞退艰难,如果德能不够,处处与道违背,那么有德和无德就会混杂在一起,最终会出现享乐荒废家国治理的局面)。

【原文】:

“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必愨而后智能焉。不愨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近。

【译文】:

将弯弓调整好了就会发射有力,将良马驯服了它才能成为有价值的马,读书人一定要有忠厚老实的品德,然后才能谈到才能抱负,如果没有忠厚老实的品德,那么即使他很有才能,也和凶恶的财狼一样不会让人轻易靠近的(一切都是在本性良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德能的引导与教化,那么即使才华出众,也是内心险恶的)。

【原文】:

谷神能象其声而应之,非谓能报以律吕之变也,犹卜筮叩以是言则报以是物而已,《易》所谓“同声相应”是也。王弼谓“命吕者律”,语声之变,非此之谓也。

【译文】:

空谷的神能够像人一样发出呐喊的声音是因为有了人的呐喊声才出现的回声,这不是说像乐器一样随着弹奏的变化声音能自动变化,这就如同卜卦一样问什么事情就会得到这件事情的回应,易经中说相同的声音会相互感应,王弼说阳律发出声响,阴吕就会随声附和,但是语言声音的变化,就不会如上面所说的这么对机了(因为人各有思想,所以言语上不会齐整,但是面对有道德的人,能将他们的思想统领起来,言语就如同深谷回声一样,没有丝毫杂音)。

【原文】:

“行前定而不疚”,光明也。“大人虎变”,夫何疚之有?

【译文】:

做事之前如果有了充分的准备就不会后悔,这样做事前途会一片光明,大人革新政治的作为深入民心,那么也就不会有愧疚的地方(要有准备才能付诸行动,只有深入民心,才能毫无愧疚)。

【原文】:

言从作乂,名正,其言易知,人易从。圣人不患为政难,患民难喻。

【译文】:

语言要有条理,那么说话就会名正言顺,说出来的话容易被人们接受,人们也容易遵从。圣人不担心从政的艰难,担心的是人民的思想难以教化(言语作为要有条理,切合实际,就能引导民众理智的生活,如果不能改变他们的思想,说明自己的思想还没有达到与天性合一的境界)。

相关文章

  • 《正蒙》句解第七十六

    作者:夫子音 【原文】: “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之意,与《表记》所谓“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

  • 《正蒙》句解第七

    作者:夫子音 【原文】: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 《正蒙》句解第七十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子欲居九夷”,不遇于中国,庶遇于九夷,中国之陋为可知。欲居九夷,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

  • 《正蒙》句解第十六

    作者:夫子音 【原文】: 日月虽以形相物,考其道则有施受健顺之差焉。星月金水受光于火日,阴受而阳施也。 【译文】:...

  • 《正蒙》句解第七十一

    作者:夫子音 【原文】: “放郑声,远佞人”,颜回为邦,礼乐法度不必教之,惟损益三代,盖所以告之也。法立而能守,则...

  • 《正蒙》句解第七十二

    作者:夫子音 有德篇第十二 【原文】: “有德者必有言”,“能为有”也;“志于仁而无恶”,“能为无”也。 【译文】...

  • 《正蒙》句解第七十三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君子于民,导使为德而禁其为非,不大望于愚者之道与!《礼》谓“道民以言,禁民以行”,斯之谓...

  • 《正蒙》句解第七十五

    作者:夫子音 【原文】: “不僭不贼”,其不歧不求之谓乎! 【译文】: 一个人如果不会违背度量和伤害他人的界限,那...

  • 《正蒙》句解第七十四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归罪为尤,罪己为悔,“言寡尤”者,不以言得罪于人也。 【译文】: 如果将过错全部推到别人...

  • 《正蒙》句解第七十九

    作者:夫子音 大易篇第十四 【原文】: 《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 【译文】: 易经中不涉及有和无的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蒙》句解第七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ul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