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散记(五)

作者: 鹿见林 | 来源:发表于2018-09-22 17:47 被阅读336次

05. 林芝一日

进藏散记(五)

      早就听说林芝是“西藏的江南”。前些年,曾经看到过林芝桃花盛开的宣传画,一时惊艳了我的双眼。谋划已久的西藏之行,怎能与林芝失约!

        天刚蒙蒙亮,旅行社的薛师傅就到酒店接上我们,出拉萨城,上拉林高速,一路向东,直奔林芝。

        薛师傅是四川遂宁人,到拉萨谋生已经十八年之久,雪域高原的磨砺让他不仅有了黝黑的肤色,也有了乐观直爽的性格,怎么看都像一个北方汉子。薛师傅介绍说,拉林高速去年十二月才通车,全长四百多公里,大约需要五个小时,比原来走国道318线缩短了四个多小时,再也不用担心泥石流封路的危险和长时间堵车的煎熬了。

        晨光中的拉萨在身后渐渐消逝,心头倏然涌起一股莫名忧伤。长久的期盼,短暂的相聚,如今却已成过往。再见了拉萨,相聚的时间太短,神圣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越过八千里行程只为觐见的我只是匆匆一瞥;罗布林卡,拉萨河,药王山,我只是站在布达拉宫女儿墙的垛口远远注视、遥望;文成公主的足迹,仓央嘉措的诗句,我还没来得及去一一寻觅…… 带着无限的缱绻和留恋,与拉萨挥别,不知哪年哪月才能与你再相见。再见时,你是否还认得出曾经来过的我?那时的我,会是一位白发老者,还是转世少年?

进藏散记(五)

      拉萨之行,恍忽如梦。梦醒时分,已到米拉山口。

        米拉山因高大雄奇而成为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海拔5013米,祭山的经幡在风中猎猎飘扬,巨大的铜雕牦牛虎踞龙盘,俯视着横无际涯的旷野和群山。极目四野,顿感辽阔,远处层峦迭嶂,气势磅礴,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静立于苍茫天地之间,经过千年万年的进化才形成的高原草甸为群山涂抹上绿色的油彩,灰色的云如巨浪奔涌,一只苍鹰闪电一般划过长空……

        屹立于旷古荒远的山口,怎不令人荡气回肠、情思浩涌,感觉自己就像那雄踞山口的公牛,更像那翱翔万里的雄鹰,胸腔的热血在沸腾,思绪从未如此雄浑壮阔!

进藏散记(五)

        越过米拉山口,拉林高速俯冲而下,行进在深山幽谷之中。随着海拔的下降,山渐渐朗润起来,尼洋河一路相伴,水流渐渐丰满,山坡上高原灌木开始星罗棋布,不象拉萨的山,仅有一层薄薄的高寒草甸。一路上,我文友们瞪大眼睛,欣赏着大自然景观的莫测变幻,生怕错过一座山、一条河、一片云、一个村寨。车的前方,平坦的公路在山谷里绵延,远处的山在阳光照耀下呈烟蓝色,白云飘在山巅,壮丽而辽阔,近处的山却是青绿色,亲切而温暖。在河谷的半山腰,偶尔有藏民的村寨,村口高高的玛尼堆挂满五彩经幡,藏蓝色的屋顶阳光明亮,透明的阳光下,山川、河流、村庄、树木、牛羊,一切都是那么纯净而安祥。

        临近中午,抵达林芝地区的第一个县城――工布江达县,坐落于山谷里的一个小城。这里有太昭古城遗址。工布江达县前身为太昭宗,是川藏古道的重要驿站。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这里商贾云集,来自藏、汉、回、尼泊尔等地的商人络绎不绝,是重要的商业、文化、外贸、军事、交通要地,素有“小八廓街”之称。

进藏散记(五)

        原以为,会在工布江达吃午饭,不料薛师傅只作了简单介绍,便驾车直奔沿途的第二个景点――巴松措。

        巴松措距离巴河镇高速出口三四十公里,是藏在深山里的一处世外桃源。

        乡间公路顺着巴河前行,像武陵人行船误入的河溪,蜿蜒曲折,途经的村庄“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头黑猪大摇大摆地横穿公路,几匹藏马沿着路边的林荫缓缓走出村口,一大群黑牦牛在河边悠闲地啃食青草,牛尾巴像摇动的蒲扇驱赶着蚊蝇,白云像堆起的棉花垛,一声不响地在山巅张望……这里的家畜和云朵,好像懂得雪小禅的慢生活美学,悠哉悠哉地消磨着时光岁月。

进藏散记(五)

        巴河的尽头就是巴松措。巴松措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静卧在群山的怀抱里,湖水翠绿而温润,是那种没有丝毫杂质的阳绿,四周青山如黛,连绵不绝,峰顶尚存终年不化的积雪,白云装饰着蓝天,笼罩四野。扎西岛上,绿树掩映着白塔,千年古刹 ――  被誉为“湖中城堡”的错宗工巴寺高高耸立。青山、绿树、蓝天、白云和金顶的寺庙、白塔倒影在碧绿碧绿的湖水中,湖水在光影里幽幽沉淀,湖面变幻着绚丽的色彩。倚身栈桥,凭栏远眺,青山绿水丰盈我的心胸,瑰丽色彩润泽我的眼睛,蓝天白云飘忽我的情思,金光梵影纯净我的心灵,纵有千般想象、万般才华,也无法尽述其美,我只能感慨“究竟是在人间,还是仙境?真的分不清,分不清。”

进藏散记(五)

        这方与世隔绝的净土,是藏族工布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工布人”藏语意为“生活在凹地里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服饰、独特的建筑、不同的节日,甚至语言也与其他藏族不同,自然古朴的村落,随处可见工布人善良的笑容。他们说,生活在美丽的巴松措,就像在母亲的怀抱一样。工布人的生命在这里蔓延、滋长,与绿色的大自然水乳交融,工布人的生活从来都是这样的祥和、恬静。

进藏散记(五)

        人们常说“九寨归来不看水,黄山归来不看山”。我想,那肯定是没有到过西藏的江南,不知道巴松措的湖水是怎样的凝碧迭翠,是怎样的纯净唯美,是怎样的意韵幽婉;不知道林芝的山是怎样的巍峨耸峙,是怎样的圣洁高远,是怎样的雄浑壮阔。

        色季拉山就是这样。车过林芝八一镇,高速到了尽头,接上国道318线(川藏公路),一下闯进原始森林之中,去看第三个景点 ―― 鲁朗林海。鲁朗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两侧青山连着青山,高低错落,无边无际,低处的山分布着茂密的灌木丛和挺拔的云杉、松树,中间的山是整齐划一的草甸,草甸中小溪蜿蜒,流水潺潺,五颜六色的野花迎风招展,藏民村寨在青山绿草间错落有致,恰似恬静优美的“瑞士小镇”。

进藏散记(五)

        川藏公路在色季拉山的怀抱中曲折蜿蜒,盘旋在绝壁和深谷之间,隔着车窗向下俯视,不时能望见山谷里的八一镇和绿丝带一样的尼洋河。仅能错开两辆车的川藏公路上,遇见几个磕长头的藏族朝圣者,双手合十,高举过头,顶礼膜拜,三步一叩首,五体投地,匍匐前行,他们从一千多公里之外的昌都地区一路磕来,用身体丈量着今生与来世的距离,用额头叩击着心中的神圣虔诚,一边是绝壁深渊,一边是疾驶而过的汽车,他们心无杂念、旁若无人,平和笃定地起起伏伏,一步一步接近他们心中的圣地。与他们目光相遇的瞬间,我被彻底震憾了,口念“六字箴言”,为他们送上我由衷的敬仰和祝福。

进藏散记(五)

        在太阳落山之时,我们的汽车终于登上色季拉山垭口。车刚停稳,迎面遇上从成都方向骑行进藏的几位驴友,真心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据说,他们沿川藏公路要骑行二十多天才能抵达拉萨,一路风餐露宿、翻山越岭,挑战自我的同时,一路欣赏雪山、森林、草原、江河、峡谷、湖泊、村落美景,身在炼狱心在天堂,升华不一样的人生。

        今天运气真好!在色季拉山口,我们看到了神山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藏语意为“直刺蓝天的长矛”,被誉为“云中的天堂”。主峰海拔7787米,三角形峰体冰川积雪覆盖,终年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远远望去,直刺蓝天的冰山雪峰在夕阳余辉里闪着金光,如熊熊燃烧的火炬,在天边,在眼前,在我的心里。

进藏散记(五)

        夜色朦胧,华灯初上。旅游中巴载着众文友的啧啧赞叹,载着一整天的心满意足,沿着川藏公路千回百转,从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降至2900的尼洋河畔。

        尼洋河在城市的灯火里呢喃。

        今晚的归宿,是尼洋河呢喃声里的八一镇。

        八一镇,是林芝市的首府驻地。一天的行程到此结束。

进藏散记(五) 进藏散记(五) 进藏散记(五)

                    ~  见林  2018.09.04  林芝

相关文章

  • 进藏散记(五)

    05. 林芝一日 早就听说林芝是“西藏的江南”。前些年,曾经看到过林芝桃花盛开的宣传画,一时惊艳了我的双眼...

  • 进藏散记

    参加工作二十六年第一次休假。我决定去一趟西藏。 01. 青藏线 凌晨两点,终于登上由上海开往拉萨...

  • 进藏散记(2017年)

    进藏散记(2017年) 林智宏 东航Mu2333客机...

  • 进藏散记(二)

    02. 笔会 9月1日,2017年度优秀作品颁奖暨散文创作笔会在拉萨如期举行。该活动由《西部散文选刊》(...

  • 进藏散记(六)

    06. 南伊沟 南伊沟,位于林芝地区米林县南部,在喜玛拉雅山北麓,纵深40公里。南伊沟素有“藏地药王谷”之...

  • 进藏散记(三)

    03.纳木错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

  • 进藏(五)

    第六天 2021年6月17日,进藏第六天。 今天的行程是昌都——类乌齐——丁青,约230公里...

  • 进藏散记(七)大峡谷

    上午九时,空客319客机自河谷里的米林机场腾空而起,我的眼睛紧盯着舷窗。舷窗外,层峦迭翠,犹如山峰绵延的海...

  • 五月进藏

    一直把简书当做日记本,从未公开过任何文字。本来想着等自己变得更瘦了,更美了,更优秀了再来分享,但事实是生活一直在路...

  • 进藏

    当我从午睡中欣欣然醒来,抱着一盒子冰镇荔枝大快朵颐的时候,忽然鬼使神差地看了一眼电脑,16:46分。一个冷战——我...

网友评论

  • EthanHe:文笔好好!支持一个!
  • 自在的简书:米拉山口那牛很亲切
  • 任铁玲:美文美图美景:+1::+1:收录专题
  • 清茶未冷:堪称范文👍👍👍
    鹿见林:@16818 谢谢你的好评!😊
  • 昇夫:行文如流水,淌过我的眼前。跟着作者的文字领略一路风光。能感受到作者激昂喜悦的心情。
    请问从拉萨到林芝有多远?只能乘汽车吗?要多少车费?
    昇夫:@鹿见林 还挺远的,谢谢你!
    鹿见林:@初心ali 从拉萨到林芝406公里,只能乘坐汽车,费用不好说,人数不一样、车型不一样,费用不一样。我们报的是林芝三日游,每人1500
  • 笔耕慵懒:再见了拉萨,相聚的时间太短,神圣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越过八千里行程只为觐见的我只是匆匆一瞥;罗布林卡,拉萨河,药王山,我只是站在布达拉宫女儿墙的垛口远远注视、遥望;文成公主的足迹,仓央嘉措的诗句,我还没来得及去一一寻觅…… 带着无限的缱绻和留恋,与拉萨挥别,不知哪年哪月才能与你再相见。
    读着鹿老师的这些文字,我的眼不觉一湿……难忘的拉萨之行啊
    鹿见林:@笔耕慵懒 在拉萨时间太短,就匆匆挥别,既有不舍,也有遗憾。 👌
  • 9f07b1632586:我一早就翻看群里的文章,我不得不说这篇文章在鹿老师的文字中是最好的一篇,语言美,情感真挚。
    当感情与自然真情碰撞的时候,心就静了,就能平和的感受一切美丽的事情,观察也会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一段旅行,但留下诗行留下心灵的足迹的不多,只有心被感动了,那语言就会自自然然如泉水一样汩汩流出。
    有几处是我反复读的,比如从高速下来那几句,准确平实,而对山谷的描写又充满了自己的细腻的观察,像黑猪藏马牤牛白云等。对巴松措的书写让人从心里感受到一种纯净。还有虔诚的朝拜人。
    这和前几篇不同的是有自己的对生活的一份感激,细细读来是能感受到的,这也是最能打动我的地方。
    鹿见林:@晴耕雨读一一刘亮 谢谢好评!到目前为止,林芝是我去过的最美的地方。😊
  • 王小丫_e9cf:看出了我的眼泪
  • f014c5375e11:欣赏学习了!👍 👍
  • 海的女儿w:跟随老友的脚步惜别美丽的拉萨南下奔向林芝,雄魂壮美的米拉山、旖旎宛转的尼洋河、天堂仙境般的巴松措湖和色季拉山,一处处绝美的胜景开阔着我们的眼界、丰润着我们的心灵,怎一个美字了得!
    鹿见林:@海的女儿w 是啊,宛如仙境,意蕴无穷,值得一去再去!😊
  • 卜宪玲:真是太美了,读一遍,再读一遍,不舍得离开。
    鹿见林:@卜宪玲 文字千般好,也不能尽述其美!😊
  • 空灵子:美得让人心服口服,走云南那边转川藏线路过,准备再走青藏线进拉萨,这游记是很好的推荐,文笔真好。
    鹿见林:@空灵子1 谢谢赏读!😊

本文标题:进藏散记(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sx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