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每到学期末,总会有点点伤感。一来暑假一过,这帮孩子就一下子长大了不少,再也不是初一的小可爱和小单纯,变得成熟,变得有各种心思,换了人一般。二来总是不知道哪一节课就是最后一节课了,没有办法好好的告别。故而留下很多遗憾。
回想这一学期,应该是最尽心尽力教课本的一学期。以前备课总是比较随性,课本上的歌曲也听,但好多都是课外的。这学期为了应付测评,只能听课本上的。其实听下来,确实也有不少好作品,值得继续流传下去。
记录一下教学集萃吧,以作为以后的经验和参考。
第一单元 行进之歌。讲“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其实这也是平时我们接触最多的一种音乐体裁。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升旗-《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上操、运动会 -《运动员进行曲》,颁奖-《迎宾进行曲》。还有好多人生重大时刻,都需要进行曲,结婚-《婚礼进行曲》,葬礼-《葬礼进行曲》。
讲这一单元时,用柯南剧场版《战栗的乐谱》片段来介绍“管风琴”这种乐器,和聆听《拉德茨基进行曲》并随音乐拍手,都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
第二单元 影视金曲。以前讲这个单元,我会用一节听久石让的音乐会,用两节课看《放牛班的春天》。这学期时间不允许了,就只能按部就班的讲课本。果然没有以前有意思了。
第三单元 天山之音。新疆音乐,其实我自己都不是很了解。还好去过新疆,听过现场的冬不拉弹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能歌善舞”,还跟着哈萨克姑娘学了一段舞。再讲课本的音乐,多少有了点底气。最近才知道《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竟然是俄罗斯歌曲,被王洛宾误以为是塔塔尔族民歌,不过这就不给学生提了。再就是,学生竟然都很喜欢看薛伟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有个班的孩子看完了以后高呼“薛神!”哈哈。其实真的不要小瞧学生的欣赏能力!
第四单元 美洲乐声。《红河谷》以前是用吉他给学生伴奏来学唱的,这学期吉他不方便拿来,就这么干唱了,也还凑合。最棒的是,前段时间正好上映了《寻梦环游记》,学生们都看过,再讲墨西哥音乐,他们都好感兴趣。再拿几件打击乐器,给学生们合着音乐敲敲玩玩,课堂氛围好极了。
第五单元 小调集萃。以往还没讲到这一单元就到期末了,这次算是第一次讲。自己从网上找视频、音乐,去听去看,也确实发现中国的小调真是好听,各地有各地的风格。尤其是《小放牛》,河北民歌的版本和京剧的版本都很有趣又好听。学生也自然而然的接受了,本来还担心他们会抵触这些,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
每节课最后留了五分钟的小组展示时间,实话说,效果不太好。本意是让他们每个小组七八个人,编创一个综合类的节目,有唱有乐器有舞蹈是最好的,其他形式也可以。但大多数的组只是齐唱了一首流行歌曲,也只能算是练了练他们上台的胆量。以后要再考虑下如何让效果好一点。
另外,这学期还进行了唱歌和唱谱考试,是我工作以来的第一次尝试。效果比想想中好很多,孩子们都能大大方方的站在讲台上唱出课本上的歌曲,虽然音准没有那么好,但是整体的节奏感、歌词的熟练度,都不错。这也算是这一学期教学的成果了,还是很欣慰的。
这学期最棒的就是要课现象明显少了,音乐课正常开展,老师的好多想法才能有处可施。但因为目前好多心思还在自己年幼的孩子身上,教学还是有应付的地方。应该检讨。
期待下学期,期待站在长大的这帮学生面前,给他们带来更多更好听的音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