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工作需要特别注意这3点小细节:
- ① - 无论开任何会议,参加任何学习培训,请将手机设置为震动或静音。

这一点必须养成习惯,不要总是需要别人提醒,那样,迟早有天你会为你没养成这个好习惯而买单。
在我们公司,所只要是开会或培训学习,一律要求手机静音或震动,否则响铃一次罚款20元,当然,罚款不是目的。只是在这些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场合,电话铃声响非常容易打断开会节奏和培训讲师的思路。
但即使有这项规定在,仍然有很多人在开会时。
今天参加公司的生产协调会,不要觉得小编多高大上,开会的都是领导,只有我其实就是一小科员,只是要紧紧跟随领导步伐。
领导正在讲重要的话,有一位分厂负责人的手机铃声响了,领导说话戛然而止。停了半会儿,领导才想起来接着刚才的话说下去。
而在会议快要结束时,公司总工正在汇报其工作,突兀的手机铃声响起来,在场各位都笑了起来,而他自己也放下了汇报,拿起了手机:我明明关机了呀,再回过头来时,还有谁记得他刚才汇报的内容呢,似乎刚才的汇报并不重要,而手机响铃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一场会议、培训,耗时都比较长,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留下记忆最深的,一般都是有意外、惊喜的环节,而铃声的响起就是一场意外,它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所以它反倒刻进了每个人记忆里,而大家就会突然忘了正在进行的主题。
- ② - 做任何工作前,都要先制定方案。

谁来做这个工作,谁负责监督,谁来配合?工作周期或工作时限是什么时候?工作需要达到什么效果?通过什么来评估?工作中会出现什么阻碍?谁来协调解决?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今天开生产协调会时,有位分厂负责人汇报其部门正在进行工艺参数调整,领导连问了几个问题,负责人都没有应对措施。
领导问他:你有方案吗?
负责人摇了摇头。
领导又问:你调整工艺指标会影响上下工序,会影响生产吗?
负责人回答:影响可能还是有点。
领导追问他:那你有跟上下工序协调过吗?
负责人又摇了摇头。
领导又问了一个问题:既然会影响生产,那你们有没有计划调试周期是多久,谁来追踪调整的效果?
负责人再次摇了摇头。
领导叹了口气:那谁来保障调试结果了?调试过程对生产造成影响谁来负责了?然后告诉他:凡事没有标准不执行。
很多工作有很多未知因素,那我们就应该提前做好一些规划和安排,凡事做在事前,这样才能保证所做的工作能够顺顺利利完成,而不是做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出了问题,却没有对应的解决措施,最后需要花时间去填补漏洞,造成工作的延时或最终完不成。
- ③ - 当手上还有工作未完时,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请不要轻易请假。

工作未完成就请假,一来是自己对工作责任心的态度问题,二来你的工作未完就请假,当领导检阅工作内容,发现有需要你解释的问题,或需要你修改的地方,但你却辞请假了,领导绝对会大发雷霆。
怎么算一项工作完成了?不是当你把工作做完交给领导后工作就结束了,而是领导对这件工作满意且不再有任何疑问时,才是工作的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