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知乎上提问:为什么中国古建筑千篇一律?
当然,就专业说来,我应该试图告诉他,不,不千篇一律,有庙宇有民居有崖墓有经幢有楼阁有轩榭有庑殿顶歇山顶重檐,可是这些都不足以告诉他,为什么他感受到的古建筑是千篇一律?
——————
首先,就社会上和建筑不相关的人来说,大家提到中国的建筑,会想到什么呢?
A.大屋檐的宫殿或者房屋(譬如紫禁城,庙宇,苏州园林里的房屋)
B.某地有特色的房子(譬如土楼和窑洞)
C.某殖民地时期的大楼(譬如上海和厦门的某片区域)
D. 佛塔,经幢,崖墓…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A。当然B和C也肯定不算冷门,D应该几乎没有多少人选,为什么?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时代和环境。我们的环境里,见到的古建筑多是从书籍,影视剧,广告宣传里来,这样的时候,多是宣扬和强调古建筑的成就和与众不同,选取的多是精雕细琢成就斐然的大众又认可的代表作。一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等。又或者是胜在景色的江南园林,水墨乡林。这是种潜移默化的信息输入,让我们提及中国古建筑,想起这几个赫赫有名的建筑,先入为主。
当然原因不仅如此。就建筑本身说来,故宫,颐和园,天坛的单体建筑也各不相同,但是大家又都觉得差不多,这差不多的印象又是哪里来的呢?我们吸收到了外界给的潜移默化的信息后,又是怎么样变成了我们眼中的模式化形象呢?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人类对于外界(图像,语言等)的提炼。
贡布里希在《装饰和心理》以及《艺术与错觉》中都提到过,我们在观看某一个错综复杂的艺术时,并不会一帧一帧地细看纹样(细节),我们只是粗略地停留,感受氛围,关注某几个点。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我们的视觉都在进行着选择。
所以当我们看惯了媒体和影视作品中的中式建筑代表作之后,我们对这部分信息提炼和整理,得出一个大致的形式:
庭院,台基,大屋面,一排木头柱廊...
▼是不是这样的?
▼那么这种呢?
上面那幅图是清明上河图,下面却是货真价实的日本天守阁。非建筑的人很难分辨这两种,学建筑的人却能一眼看出来。这是因为随着专业性的增加,所观察到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于细节的把握越来越到位,而没有经过训练过的视觉,是停留在最易观察到的几个点上的。
我们对于外国建筑为什么会认为丰富呢?
想到外国建筑最先想到什么?现在回答就多了,选择题做不了,只能是填空题了。有想到埃菲尔铁塔的,巴黎圣母院的,希腊的白色小巷的,西班牙的多彩街道的,英国国会大厦的,甚至美国的曼哈顿都有可能出现。我们对这些建筑的印象,在旅游广告和影视作品中一遍遍加深。实际上,它们不仅仅时间跨度巨大,横穿了材料和技术不同的时代,还地域跨度巨大,甚至连种类也混杂多样,从宗教建筑到民居到纪念建筑。假如简单的把世界划分为,我国和外国,那么就会出现很多类似的感受:我国不如外国具有多样性。而很显然,这不是一个对等的划分。
仅仅就西方来说,建筑经过几次重大的艺术运动和各个国家间不同的文化作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告诉我,上面两张图真的是差别很大么?第一张是哥特时期的西敏寺,第二张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大部分人看到这两张,都不会分辨出太大差别,因为我们对于不熟悉的复杂纹样,简单记忆下只会记住它的氛围,是无法掌握细节的,“这是具有对某种风格熟悉后才能具有、才能使我们逐步把握从整体形式到细节的知觉技巧”。
现在我们可以说了,对于“中国的建筑千篇一律”的认知,其实是来源于我们对于信息处理的不对称。我们对于不熟悉的东西,在经过大脑信息处理后,抽取了最易获得的信息来作为隐性标签(譬如坡屋顶,粉墙黛瓦,长发妹子,Ccup),这标签,在日后被反复强化,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固化思维”。
这一点也不奇怪,这个世界上知识和信息太多,我们通过知觉概括来建立一定的认知秩序,这样,我们才不会被不可控制的大量信息和知觉淹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