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302:
昨天在备课的时候,语文第5单元是作文单元,它的训练重点是学习写人的基本方法,这一训练重点要逐渐的落实到每一篇课文中去和百花园中作文中去。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如何实现,但是仅仅考虑这一问题是不够的,在每一堂课上这一个单元训练重点可能只占到10~20%的时空,更多的训练还是语文的基本训练,也就是听说读写诗的训练。
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训练。昨天在备课,感觉写字很不顺畅,主要是语音输入法用的多了,写字写的少了,感觉很生疏一些,基本笔画和结构掌握的不够好。可是从汉字的特点来说,还是需要写字才能更多的领悟汉字的意思。
上网课期间,学生侧重于听网课直播,因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网课上很难实现,反馈的速度比较慢,不如实际的课堂上信息传递的那么快。而实际上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不到发展,思维能力就无法得到发展,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在朗读的训练中养成的,不培养良好的朗读能力,估计学生的语言问题也会成为一大障碍。
关于课外书的朗读,因为在网课学习期间,四大名著的朗读比较轻视,期中考试也出了这一方面的题目,阅读的训练也是这样是在日复一日的阅读训练中才不断形成的。
第5单元是作文单元,不仅仅要完成最后一篇作文训练,更要根据每篇课文的训练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片段训练,所以说经常的写一写是语文的基本训练。
总之语文是一种实践活动,就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每一节课每一单元要突出单元训练,单元训练的重点实质上就是写作的重点,阅读的重点,说话的重点,听的重点,交流的重点,思维的新进展新重点。离开了听说读写诗这些基本训练也就没有单元训练重点。
期中考试结束了,对于后半本课文。一定要有时间按照正规的要求去训练,听说读写思的课堂实际训练,要弥补网课的不足。
思维
在语文的实践中注重思维居其中,在任何一项职业中,思维都居其中。
不要瞧不起农民这个职业,想增加收入的时候会发现农业看似简单,实质上看似平常的简单的农业实质上也比较复杂,乡亲操劳一生,精于农业,一些小做法虽然觉得很落后,但是这些实际的做法都是需要技巧的。
世上的事情是钱难挣屎难吃。就像语文训练的重点是思维一样,做农业或者做其他首先是思维知识和理解,对各种事物的感悟,理解要到位。知识水平高,思维水平高,这样才能有收益,才能高效,才能有高额的收入。知识的高度与思维水平的高度,与收入的高度成就的高度可以划等号。
虽然有什么机遇啊,环境啊,背景啊,人脉啊等等。但没有个人的素质,这一切都等于0。
而在思维的训练上和高度上还处于非常幼稚的地步,比如说农业上,对这件事的了解还非常少,对知识的积累还非常少,就拿教育本身,实质上东西还少得可怜。
思维是怎样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的,具有较高的能力,第一在实践中锻炼,要勤于实践,第二要坚持读写学习,读书思考反思。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不是吹出来的,也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
在实践中要自我要求,不断的提高思考的水平。教一班课,做一个班主任,面对几个差生,都等待着思维的提高去解决问题。
就像语文第4单元对思维的认识一样,前期赛马和跳水还有自相矛盾三课,在不同的环境中思维的能力决定着对事情的处理方法。
学校的一系列事情和生活中的一系列事情都说明,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才能够妥善处理好各种事情。
记住还很幼稚,要潜心下来,积极读书,积极实践,处理难题。
所以新教育提出的专业成长之路,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不仅要坚持读文章,而且要坚持读书,坚持做研究,坚持思考,重要的不是读了多少本书做了多少研究,而是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知识的雄厚积累,能力的极大提高。知识的提高能力的提高,换来的就是实践活动水平的提高。
触手可及的农业也一样不去实践,不去大量的积累是很难做到的。
不能朝三暮四,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甘愿在某些方面有说有所缺,才能在某些方面达到比较高的地步。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就教育来说,不要把当前的困难,不要把临时的一些阻碍与远大的意义对立起来,当前的情景,当前的问题正是提高能力提高思维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它,解决它,而不是相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