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世界,五彩斑斓

作者: 燚煖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20:43 被阅读781次
    撒哈拉沙漠

    出发已经超过二十个小时,当飞机终于降落在北非角落的摩洛哥的时候,算上时差,已经是隔天的早上。卡萨布兰卡的默罕默德五世机场并不算大,可在海关小哥磨磨蹭蹭地给盖了入境章之后下楼,取到行李,换到陌生的本地货币迪拉姆,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

    阳光就在我们走出机场的瞬间,突然穿透了厚厚的云层,带着非洲的温度,和不容拒绝的直接,直冲冲地扑洒在了这座白色的城市上。

    卡萨布兰卡,这座有着将近一千年历史的城市又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和“大西洋新娘”,不仅拥有摩洛哥最多的现代工业,还因为靠着大西洋,有着与非洲荒凉印象截然不同的长青树木。

    浑浑噩噩地上了车,虽然长途飞行和熬夜的疲惫让我完全打不起精神来,可看着眼前越来越清晰的白色之城,和远处港口堆积着的集装箱,才终于有了些实感。

    ——到了啊,摩洛哥。

    卡萨布兰卡

    我们在早上九点走进哈桑二世清真寺的时候,里面还空无一人。

    每个人都拎着自己的鞋,小心翼翼地一面走,一面四处打量着。虽然并非穆斯林们的祷告时间,但是女人们并没有被要求围上头巾,倒是让我很是意外。

    这座造价超过五亿美元的庞大建筑物伫立在大西洋岸边,不仅拥有着世界第三大清真寺的名号,也是西北非最大的现代化清真寺。夏日炎热的时候,拱顶会打开帮助散热,同时也让在祷告的人们抬头就能看到天空。

    哈桑二世清真寺

    相比中东其他伊斯兰国家的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似乎少了几分历史的韵味。游客们的造访,更多的是对这样巨大通透的礼拜空间的敬畏和好奇。那些厚重的金属制大门上雕刻着的五芒星图案,门口喷水池上漂亮的彩色马赛克瓷砖,无一不透露着一个讯息:为了修建这座清真寺花费了多少人力财力。除去宣礼塔和礼拜堂,附属建筑里还有着完善的会议室,演讲厅,博物馆,图书馆,经学院,甚至地下车库。这座摩洛哥唯一对游客开放的清真寺,也让许多和我们一样的

    普通人,多了一丝接触穆斯林文化的机会。

    提起卡萨布兰卡,大部分人想起的或许都是那部赫赫有名的好莱坞电影。然而真的走进这座城市,那些海边的一间间度假旅馆和观景餐厅,和城区内熙熙攘攘的集市;那些修葺得精致漂亮的小别墅,和对面破烂不堪的贫民窟;都坚守着,固执地保留着自己的模样。

    让人意外,却又非常有趣。

    Rick's Cafe

    晚餐选择了在Rick’s Cafe(里克咖啡),这间据说是因为店主喜欢电影《北非谍影》所以才一比一还原的小餐馆,如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影迷和游客。装潢复古和精致,尤其到了晚上,一盏盏亮起的小灯让它变得非常有情调。二楼的小房间里还在循环播放着《北非谍影》,围坐在吧台的几个欧洲人却谁都没有抬头看一眼,只是自顾自地喝着自己的酒。反倒是我们这群中国人,兴致勃勃地围观了好一阵子,虽然听不太清台词,但是凑个热闹怀个旧,倒也不算坏。

    晚饭之后沿着海岸散散步,吹着大西洋的海风。白天的热度褪去,有了些凉意。恍惚间有些怀疑,非洲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

    马拉喀什

    比起鼎鼎大名的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在中国的名气并不算大。但在柏柏尔语中有着“上帝的故乡”意思的马拉喀什,其实深受欧美游客的喜爱。作为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不论是王宫,麦地那老城,还是度假酒店,在这里都统统有着陶土的红色外墙,在炽热的阳光下毫不逊色地散发着自己的光芒。逛过不算大的巴西亚皇宫之后,走街串巷,忙里偷闲地躲到附近的咖啡馆喝了一杯当地的薄荷茶。入口有一股打翻了自己用的薄荷口味牙膏的错觉,喝了小半杯之后倒是觉得味道还不错了。

    马拉喀什麦地那老城

    我们到达摩洛哥的时候正是斋月的最后几天,路上的行人也少,店家们也大多无精打采的。可天黑之后到了德吉玛广场,穆斯林们终于可以吃上一天中的第一顿饭的时候,才第一次见识到非洲的热闹。这座北非最大的集市,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还在使用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广场。中央的广场上是不少耍猴和耍蛇的艺人,眼镜蛇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扔在地上,对夜晚路过的游客是不小的惊吓。于是再往前走到充斥着小吃和大排档的食物区域时,不少揽客的小哥都会跑过来吓一吓步伐匆匆的游客,指着他们的脚下说:

    “嘿!有蛇!”

    我被吓了好几次之后,实在受不了他们的套路,忍不住翻了好几个白眼。谁知道这里的商人显然是身经百战的,套路一个接着一个。

    “嘿,我看你像是饿了,要不来我这儿吃个饭?”

    “你在找什么,或许我能帮忙?”

    “你需要个丈夫吗?你看我怎么样?”

    终于被围追堵截了无数次安全走到做水煮蜗牛的摊贩的时候,我已经从最初还会礼貌地拒绝到一脸冷漠地无视了。

    德吉玛广场

    两块迪拉姆一份的水煮蜗牛,是摩洛哥的特色小吃。交完钱,摊主会用长柄勺狠狠地在大锅里搅一下,把下面那些散发着更浓郁的香料风味的盛起来。如果忽略蜗牛的外表,吃起来的口感和模样都像极了普通的螺蛳。

    在市集买了颜色鲜丽的长袍和几双最近几年流行的尖尖拖鞋,跟老油条的摩洛哥店主讲价了老半天,才砍了一半的价格下来。这些最早诞生于摩洛哥的拖鞋,意外地有一个挺时髦的名字。

    babouche

    Babouche,特指那些尖头平底,拖鞋式样的鞋子。因为几年前Celine那双灵感来自babouche的尖头平底鞋被时尚圣经《Vogue》一眼相中,成为当年的IT单品,才渐渐开始被大众所知。Chanel,Gucci,D&G也曾推出过各种各样改编版本的babouche。最近几年,几乎在世界各地的时尚秀场上,babouche都成为了无法缺少的一员。

    可到了摩洛哥才知道,这些在高定品牌里风生水起的babouche,不过是人家本地人每天穿的,再普通不过的拖鞋。在集市上砍砍价,大多都能以200迪拉姆左右的价格买下。

    而马拉喀什与时尚圈的缘分还不止于此。

    马约尔花园

    你或许没有听说过马约尔花园,你或许不知道伊夫圣罗兰是谁,但是提起如今风靡全球的YSL,不论是化妆品还是包包服饰,知道的人却绝不在少数。而我们看到的许多让人惊叹的设计,都是圣罗兰在马拉喀什的马约尔花园想出来的。作为它的第二任主人,圣罗兰终于让这个特别的花园闻名世界。

    按照中国园林的审美,这其实是个看起来有些乱糟糟的花园。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形态各异的树木,仙人掌,多肉和花朵。你能看到来自加利福尼亚的仙人掌球的隔壁种着大片的竹林,也能看到荷花池的周围长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沙漠植物。

    可当你看到那抹鲜亮的蓝色出现在花园中的时候,才发现那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花花草草,反而让那些点缀其中的彩色花瓶和蓝色建筑更加绚烂多姿。

    好像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圣罗兰要求把自己的骨灰留一部分在这里,与他最爱的小花园一起,永远被充满生气的灵感所包围着。

    撒哈拉沙漠

    作为世界十大沙漠之首,位于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不仅占了超过非洲总面积的30%,也是直接说最大的沙质荒漠。超过900万平方公里的撒哈拉沙漠在阿雷格人的语言中意味着“大荒漠”,也是撒哈拉沙漠名字的由来。从卡萨布兰卡出发的第五天,一路颠簸地翻过最高峰超过4000米的阿特拉斯山脉,顶着烈日走过阿本哈杜的古村落,经过玫瑰节之后略显杂乱的玫瑰小镇,又看了一路苍茫无望的戈壁之后,终于看到了远远的红色沙丘。

    在撒哈拉的入口梅祖卡的客栈入住之后,看着附近的野猫偷偷凑到游泳池喝水,才终于有了些到了沙漠的实感。

    沙漠客栈

    六点,出发进沙漠里看日落。来去都是坐骆驼,整整一个小时。我以前也曾经在新疆和宁夏坐过骆驼,可撒哈拉的单峰骆驼和国内的双峰骆驼很是不同,不仅个头矮了不少,坐起来也不怎么平稳,一路摇摇晃晃,下沙丘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要被骆驼甩下去。这去程的半个小时,已经是颠得我屁股和大腿酸痛,手臂也因为长时间紧张地拉着前面的把手而用不上劲,还有些手抖。只能一直羡慕地看着牵骆驼的小哥,看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细软的沙子里,哼着不知名的歌谣,优哉游哉地在前面带路。

    可到了地方,这一肚子的不舒服和憋屈,都被抛到脑后了。

    撒哈拉沙漠

    光着脚踩上撒哈拉的沙漠,细腻的触觉让人惊讶到一时间都忘了抬脚走路。沙子的温度也并不算烫,温温热热的有一种妥帖的舒适感。沙丘上是风吹过留下的一道道痕迹,远处是一片一片连绵不断的无尽沙丘。

    满目都是红色。

    到了日落时分,远远看着那颗金黄色的球体一点点沉入沙漠,沙漠从红色慢慢被染上金黄,最后失去亮眼的光辉,变成更加柔和的黄色。或许比不上海上日落的壮丽,却带着荒漠独有的苍茫。让人只想一直看下去。

    撒哈拉日落

    坐在沙丘上看着太阳落了,脚下沙子的温度也越来越低,我们才起身返回客栈。这一次,所有人都拒绝了继续骑骆驼,选择了跟着驼队一起走回去。其实行进的速度和来的时候也差不多。倒是牵骆驼的小哥也难得偷了个闲,便自己爬上了骆驼背,翘着腿休息起来。那副悠闲的样子,像极了放牛时候偷懒的小孩子,有点调皮的可爱。

    沙漠里条件有限,进出的两天连着吃了好几顿的摩洛哥餐,又一次感觉到了自己中国胃的叫唤。摩餐大多的形式都是三道菜:沙拉,塔吉锅/库斯库斯和水果。搭配上一点腌制的橄榄和辣椒酱,主食是大块的略带咸味的面食。据说早在九世纪的一千零一夜里就曾经提到过塔吉锅这个发源自柏柏尔人的传统美食。高盖帽的锅盖是塔吉锅最明显的特点,锅内是码好的大块牛肉、羊肉或是鸡肉加上切好的土豆、胡萝卜、西葫芦等等的蔬菜。没有气孔的锅盖不仅能够减少水分的流逝,还可以增加锅内的压力,让里面的肉食变得更加软嫩。不用一滴水也能完成的料理,这也是水资源稀缺的非洲才能孕育出来的智慧了。可惜最后的味道……真的有点一言难尽,好好的牛羊肉做出来几乎总是有香料压不住的膻味。只能感叹,还是中国美食博大精深啊。

    塔吉锅

    对比接受门槛比较高的塔吉锅,还有一道地道的摩洛哥美食受到了不少法国人的欢迎。在美食之国的法国,甚至还有不少摩洛哥人开设的专卖店。把北非产的粗粒小麦粉用鸡汁蒸熟以后轻敷在陈年奶油一起再蒸,反复三次,直到鸡汁和奶香混合融洽之后再浇在各式肉类蔬果上,这就成了库斯库斯。除此之外,我们也曾吃到过烤羊肉和烤鱼等等非典型的摩洛哥菜,虽然味道比起传统的这两道佳肴更加容易被普通大众接受,可总归少了些特别。至于餐后水果,大概是源于沙漠充足的阳光,西瓜和蜜瓜都甜份充足,是烈日下解馋的良品。

    菲斯-舍夫沙万

    一大早从沙漠离开,路上经过被称为“摩洛哥瑞士”的度假胜地伊芙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游客不多的缘故,路过的几乎每个摩洛哥人都会用各种语言冲我们打招呼。从法语到英语到西班牙语甚至到间或能听到的日语和中文。

    看着有些洋娃娃似的阿拉伯小孩冲着自己笑,也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来逗一逗。

    斋月过后不久正巧是世界杯期间,看到四处明显的广告牌,才发现摩洛哥是非洲三支闯进世界杯的球队之一。不论是在街角还是在随处可见的足球场踢球的孩子们,在每一个城市都并不少见。看那副架势,颇有些全民足球热的意味。也难怪摩洛哥真正的掌权者国王也会亲自出来为摩洛哥国家队助威宣传了。遇到摩洛哥比赛的日子,街上的人都少了许多,静悄悄地,男人们都躲在一家家酒吧里看比赛。只是偶尔,遗憾地错失进球机会或是终于进球的时候,才能听到几声整齐的呼喊声。

    到达菲斯之后,还来不及看到这座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全貌,我们就先为这一次的酒店所惊艳。拥有超过九千条巷子的菲斯老城区,如果没有当地人带着,分分钟就是要迷路的节奏。入住的Riad Salam Fes和许多名字里带着riad这个词的酒店一样,是一间隐藏在菲斯老城区巷子里的传统庭院住宅。

    Riad Salam Fes酒店

    硬件设施虽然比不上许多别的五星酒店,但是胜在特别。随便一个角落一拍,都是独特的风情。傍晚的时候坐在天台上的沙发吹吹风,看着慢慢变得灯火通明的麦地那老城,听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声,有一种别样的韵味。这个千年古城,就这么每一天继续缓缓跟着时间走着。

    日出日落,又是一天了。

    离开菲斯,下一站是藏在山谷里的”蓝色小镇“舍夫沙万。这个曾经在16世纪成为独立王国的小镇在19世纪曾经是穆斯林宗教极端主义的中心,而直到它被西班牙占领的1920年之前,舍夫沙万都不对任何外国人开放。最初为了防蚊所刷上的蓝色,也让这个小镇终于因为蓝色而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游客的目光。

    舍夫沙万

    满目的蓝色,间或出现的马赛克瓷砖和彩色陶罐,都让舍夫沙万时时刻刻都充满着一股童话般的梦幻感。几乎所有游客都忍不住在每一个充满蓝色的街口停下脚步,拍下一张又一张的照片。

    舍夫沙万

    摩洛哥是个很特别的国家。它保有着阿拉伯历史的风貌,非洲大地上鲜亮的热情,却又带着些欧洲的柔软和文艺。它好像吸收包容了所有曾经来过这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然后把这些相去甚远的不同文化不同语言揉在一起,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变成了这个五彩斑斓的,只属于它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邓光平:观察细致,体会深刻,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游记。如果能到旅游中发生的趣事一并写入哪就更有可读性了!

      本文标题:你的世界,五彩斑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iq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