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录》笔记(6)

作者: 陶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1-29 20:31 被阅读0次

【清】湛愚老人著

外而视天地万物,内而视心意知识,近而视眼耳鼻舌身,及应酬一切日用,至静而无一丝挂碍,动与法界相应,何莫不是拈花微笑之旨?然不过此一我为之也。

正法眼藏无眼,涅槃妙心无心,无心无眼,是谓真眼真心。我无眼乃真眼,我无心乃具真心。真心普遍,真眼普照。普照则色色皆吾眼,普遍则物物皆吾心。非吾心寄于物,吾眼寄于色也。乃即色即眼,即物即心,则可以悟即心即我,即眼即我矣。

以事以相得悟者坚,以理得悟者恍惚。在事上悟者强,在理上悟者弱。在经教上悟者弱,在当下劈面语句上或境上悟者强。

疑与悟乃此我所发之念,有生有灭,非此我之镇日如斯也。

拈花正为此我,一切实用,皆是此我用事。若无此我,则万事皆灰。世尊于拈花动处指出,正见此眼此心无处不在。若只见于静处见则偏矣。

世尊随事、随理而发明此我,正是极则事,彼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正是解出此我之实义,只要悟此我,则正法即此我。

此我最易于识,即此说话者是,即此拈花者是,此微笑者是,即此大众罔措生疑者是。故曰一识此我,大事了毕,又曰识得便休。

天下极大之事乃此我也。天下哪件事不是我作出来,则天下哪一件事不是我?今在拈花一事上指出,即是在万事上指出。

拈花一脉,其当下见此我时,即悟得无所不在,无所不具。古德云:但得本,莫愁末。惟我乃本,其余皆末。其上者当下悟得、当下完具,其次者历彼岁月,自然完具,只要此我为本,何得谓之平常耶?平常即是大道,何得轻视之耶?

佛在给孤园四十九年说法,惟饥来吃饭、困来打眠一无事闲人。说法时亦无事闲人,只教人不要热忙。不得已传人一陀罗尼也,是诱你到无事上,不是要你执法以尽此生也。今拈花示众,才是度人本念。因说一切经教已久,不得已谓之教外别传。别传者,正传也。扫尽一切,独显此我,无事去即端坐成佛。

只要无事,从减事起,外减一切事,内减一切念,减得尽便是佛。众人是增,故曰众生。

相关文章

  • 《心灯录》笔记(6)

    【清】湛愚老人著 外而视天地万物,内而视心意知识,近而视眼耳鼻舌身,及应酬一切日用,至静而无一丝挂碍,动与法界相应...

  • 《心灯录》笔记(20)

    【清】湛愚老人著 此人神通广大不可思议。能为恶,能为善,能善恶相杂,能与心外立法,能清净避世,能度己度人,能仍旧还...

  • 《心灯录》笔记(21)

    【清】湛愚老人著 试于此刻将一切法放开,只有这听法之人,随各人所处之日常生活,无所憎爱,朝起暮眠,淡泊自适,极乐国...

  • 《心灯录》笔记(22)

    【清】湛愚老人 能悟得这个大物事(此我),乃至真至实之有,不是有无之有。若不是这个真有,如何能生天地万物?经云:惟...

  • 《心灯录》笔记(13)

    【清】湛愚老人著 心有生灭,心有去来,而此我镇日常安,观其生灭,观其去来。若能回光返照,当下瞥见,则诸心尽无,惟我...

  • 《心灯录》笔记(17)

    【清】湛愚老人著 有生来因习气深厚,不能一时即能应如是住,故要念念相应,应则一也。 无一物之此我为体,起一念要相应...

  • 《心灯录》笔记(18)

    【清】湛愚老人著 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耶? 如...

  • 《心灯录》笔记(14)

    【清】湛愚老人著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 又云:种种成立,皆由一立,建立亦得...

  • 《心灯录》笔记(15)

    【清】湛愚老人著 不即不离,犹是竿头语。四目相对,明明两我,无言可议,无念无思,说即多事,说离益非,只认此我便是。...

  • 《心灯录》笔记(12)

    【清】湛愚老人著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只明此一偈,大事即了。偈所云物,乃此我也。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灯录》笔记(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yf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