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173
楚共王听说晋厉公被谋杀,喜形于色,正考虑起兵复仇,又听说新君继位,赏善罚恶,任用贤能,励精图治,朝廷清肃,内外归心,霸业又将复兴,不觉转喜为愁,召集群臣商议,企图扰乱中原,迫使晋国不能称霸。
令尹公子婴齐束手无策。公子壬夫进言道:“中原诸侯,只有宋国是公爵,地位尊贵,称得上大国,况且其地处晋、吴之间,现在要阻止晋国的霸业,必然得从宋国开始。宋国大夫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五人,与右师华元交恶,目前正流亡楚国。如果资助他们兵马,用来攻打宋国,取得宋城后,就可以分封给他们,这是以敌攻敌之计。晋国如果不救宋国,则失去诸侯拥护;如果救宋国,则必然攻打鱼石,我们坐山观虎斗,也不失为一条良策。”
周简王十三年夏四月,楚共王采纳了右尹公子壬夫的计策,亲自率领大军,会同郑成公攻打宋国,由鱼石等五位大夫充当向导,攻下了彭城。共王留下三百辆战车,驻兵在此,派鱼石等人戍守。他对这五人说:“晋国正和吴国结交,与楚国作对,而彭城是吴国、晋国交通的必经之路。现在留下重兵给你们,进攻则可以占据宋国的土地,退守也可以阻断吴、晋的往来。你们要用心做事,不要辜负了我的托付!”随后,共王回了楚国。
这年冬天,宋平公派大夫老佐率兵包围了彭城。鱼石带领戍卫迎战,被老佐打败。楚国令尹婴齐得到彭城被围的消息,率兵来营救。老佐自恃勇猛,骄傲轻敌,深入楚军阵中,中箭而亡。婴齐便乘胜进军,侵袭宋国。宋平公惊恐不已,派右师华元向晋国告急。
韩厥对晋悼公说:“过去文公称霸,是从救助宋国开始的。兴衰的机会,就在此一举,必须出兵救宋。”于是派出使者,向各国诸侯征兵。晋悼公亲自统领大将韩厥、荀偃、栾黡等,先屯兵在台谷。婴齐听说晋国大队人马到来,便班师回楚。
周简王十四年,晋悼公率宋、鲁、卫、曹、莒、邾、滕、薛八国联军,围攻彭城。宋国大夫向戌指挥士兵登上战车,向着城上四面高呼:“鱼石等人是背叛国君的逆贼,天理不容!现在晋国带领二十万大军,要杀破彭城,寸草不留。你们要是知道顺逆,为什么不将逆贼抓来投降?免得无辜被杀。”连续呼喊了好几遍。
彭城百姓听到后,都明白是鱼石理亏,便打开城门迎接晋军。楚国戍卫虽然众多,但鱼石等人不加以体恤,所以无人愿意效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25390/f21e58b14d423c3c.jpg)
晋悼公进了城,戍卫都四散奔逃。韩厥生擒了鱼石,栾黡、荀偃抓获了鱼府,宋向戌活捉了向为人、向带,鲁国仲孙蔑俘虏了鳞朱,各自押解到晋悼公那里献功。悼公下令将五大夫斩首,把他们的家族安置到黄河以东的壶丘(晋地,今山西垣曲东南)。然后移师向郑国问罪。楚国右尹公子壬夫攻打宋国,以营救郑国,诸侯军队又去救宋国,然后各自回国。
这一年,周简王驾崩,世子泄心即位,称为周灵王。灵王刚出生的时候,嘴上便长有髭须,所以周人叫他髭王。髭王元年夏,郑成公病重,对上卿公子偪说:“楚君为了救郑国,被箭射伤了眼睛,我不敢忘记。等我死后,你们切勿背叛楚国!”说完就去世了。公子騑等拥戴世子髠顽即位,被称为郑僖公。
晋悼公因为郑国还没有顺服,在戚地(卫地,今河南濮阳市北)会合诸侯,准备攻打郑国。
鲁国大夫仲孙蔑献计说:“郑国险要之地,莫如虎牢(郑地,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这是楚国、郑国的交通要道。如果修筑城池,设立关卡,留下重兵相逼,郑国必然归顺。”
楚国降将巫臣献计说:“吴国与楚国有河流相通,我昔日出访吴国,约吴国攻打楚国,吴人屡次侵扰楚国领土,楚国人深以为苦。现在不如另外派遣使者,引导吴国攻打楚国,楚国向东要应付吴兵,怎么还能向北与我们争夺郑国呢?”晋悼公将两人的建议都采纳了。
这时,齐灵公也派遣世子光同上卿崔杼来戚地会合,听从晋国的调遣。悼公便集合九路诸侯兵力,在虎牢筑城,增设报警台。大国抽调士兵一千人,小国五百、三百,共同防守虎牢。郑僖公果然恐惧,迫不得已,向晋国求和。晋悼公便退兵了。
中军尉祁奚已年过七十,告老还政。晋悼公问他:“谁可以接替你的职位呢?”
祁奚答道:“谁也比不上解狐。”
悼公问:“听说解狐是你的仇人,为什么举荐他呢?”
祁奚答道:“国君是问谁能胜任职位,并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悼公便召见了解狐,还没来得及任命,解狐就病死了。
悼公又问他:“解狐之外,还有谁合适?”
祁奚答道:“其次就是午。”
悼公问:“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祁奚答道:“国君是问谁能胜任职位,并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
悼公说:“现在中军尉副将羊舌职也死了,你为我一并选择合适的人选。”
祁奚答道:“羊舌职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赤,一个叫肹,两人都十分贤能,可以为国君所用。”
悼公听从了他的话,任命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为副将。大夫们都心悦诚服。
本故事基于《东周列国志》《左传》等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