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漂泊的异乡人,无论在外生活的多么光鲜亮丽,无论工作的多么风生水起,家始终是心中最向往的地方。
家是一个包容一切的地方,落魄时为你疗伤,精彩时为你喝彩。
家是我们的软肋,永远被我们妥善的放在一个最柔软的地方。家是我们的盔甲,始终是我们跟这个世界单打独斗的底气。
简陋的家,却是最温暖的地方。因为家里有父母,有我们童年的记忆。
1
这次来北京工作,所有的一切都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以为自己可以接受这一切,可是面对房租,物业费,水电费,交通费等等,我觉得自己还是失策了。
面对北京的房租,真的没有足够的钱。想跟家里说,却又不忍心。曾经信誓旦旦的对家里说:“以后不用给我钱了,工作了。”可是似乎说过的话还在耳边,如今却又要是我食言了。我妈似乎总是那么懂我。所以,这次给我打电话时就直接问:租房子还有钱吗?没办法,我如实说了。
第二天下午,我就收到一条短信,“打了五千块钱”。当我收到短信的时候,心里特别难受。爸爸从来不善于表达,永远只是简短的几个字,但我知道,他是沉默的爱。
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家就在扮演着强大后盾的角色。就在不停的呵护着我们成长,家在慢慢的为我们制造盔甲,让我们变得强大,强大到能从容应对这残酷的世界。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家也是我们的软肋。因为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有些许的愧疚,选择了远方,却不能陪在父母身边。
我第一天工作回来的晚上,妈妈就打来了电话,我还没说话,就来了一大堆问题。
“工作累不累”“中午怎么吃饭?”“住的好不好”“住的地方离公司多远?”“怎么去上班”
等我一一回答了,给她看了我住宿的条件才放心,还不停的嘱咐我各种生活中注意的事情。在电话这头的我早已泪流满面。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世界上能叫你四次让你去吃饭的人只有你妈。
这世界上关心到你的衣食住行的人你永远都是家人。
我知道,北京对于刚刚毕业的我来说似乎有点残酷。压力大,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知道要醒多少次,思考未来的路在哪?我有好多的不如意,好多的苦想诉说,我无数次想要放弃,头脑中无数次蹦出“靠,我不干了,回去”的想法。可是听到父母的关心,那来自家的最温暖,最朴实的问候,仿佛有种力量又支撑住了我。让我再次鲜血复活,继续跟这个世界单打独斗。
家呀,总是在最无助的时候给我力量,像一个打不倒的勇士,默默的在背后支持着我们。无数次的为我们遮风挡雨,无数次抚慰了我们在深夜里痛哭的心。
2
一个表哥,在北京呆了五年了,我惊讶于他的坚持,他说五年里大概搬了十次家,从六环到五环到三环,从破旧的隔断到合租到小公寓。工资从每月2000元到年薪18万。这五年里,遇见过黑中介,遇见过骗子,也遇见过热心的陌生人,遇见过善良的快递小哥。或许这五年是怎么过来的,现在的他说的轻描淡写,可是他的表情里已经透露出他经历的所有沧桑。
我说好佩服你呀。
他淡淡的回了一句,我终究会回去的,这里不属于我,其实我更想念家。
我们能听出他的思念,家是我们时刻都回去的地方。
他说:父母已经不再年轻,每次回家的次数也减少了,这些年在外打拼,家都在默默的支持我,当我想放弃,当我想离开这里,当我再也不想做一名北漂了,当我的梦想失败了。我的父母都在为我加油。
有次我突然回家了,不是放假了,而是被停职了,心里无比难过,父亲似乎看了什么,看我不愿意说,也没多问。但是我记得那天跟我跟爸爸喝了酒,聊了好多,依然记得父亲说过的话,人这一生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你把它看的重了,你就会累,看的轻了,反而轻松。一辈子这么长,所以,一切往前看,不必为一时的困难击倒。你就记住,无论你做什么决定,爸都支持你。
听到这些话时早已泪流满面,不知道是感动的还是酒太辣。父母总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去为孩子铺好路。
那次回到公司后我就努力工作,每一次在深夜无人的街头,无奈无孤独时都会想起父亲说的话。
北漂生活|身在北京,心在家乡3
我经常对我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我妈总是这样回我:你再大,在我眼里都还是孩子。
是呀,我们只有在家面前,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个孩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做最真实的自己。
小时候离开家时,总会知道无论多晚一定会回到家中,可是长大了,当我们踏上火车得那一刻,从此,故乡只有冬天,再无春夏秋。
渐渐的我们离开儿时的家,离开父母,为了求学,为了梦想,在外漂泊的日子里,我们奔波于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偶尔停下来,在陌生的街道看着穿梭忙碌的人,抬头看着这些高楼大厦,这些钢筋水泥墙,还是会想念家乡的宁静小路,想起低矮的土墙,想起早上起床做饭的母亲,还有淘气的记忆。
我们像一个漂泊在天上的风筝,父母就像是放风筝的人,我们想飞得更远,父母就一次又一次的放长了线,他们担心我们飞远,又害怕他们阻碍了我们向更高的地方飞翔。
我们知道,有一根线永远在连接着我们。一端是我们,一端是父母,仿佛总有个声音再说:孩子,为你千千万万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