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家里出了点矛盾,原因是我妈和我嫂子的思想不一样,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但是说到底,究根结底也不是她们俩的问题,而是新旧两代思想的碰撞,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我妈是一个传统的人,她会把一些旧的思想强加到我们的身上,比如她以前是怎么过来,现在就要求我们还是这样做,理由是:我们还年轻,我们不懂,为了防止以后后悔,所以,一定得这么做。
如果我们不按照她的想法来,她就又吵又闹,真的让我无从下手。
但是我知道,像她这个年纪,一般思想已经固化,她不明白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有多快,她不明白她坚持的东西——稳定,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讲,反而是一种约束,限制了我们的成长。
在很久之前,我就有这种想法,我想跳出我的爸爸妈妈留给我的圈子,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被我爸拒绝了,他说,你出去可以,但是你要给我能看得到的东西,比如你想去什么行业,想去做什么工作,大概一个月会有多少薪水,如果比在店里还要差,那我怎么放心让你出去。
是的,这是我没办法保证的东西,一个没有什么学历,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能的人,你又如何能跟人竞争。
所以我把我的这个想法藏了起来,自己下班后学点东西,写点东西,就是为了让自己有一天能有这个勇气走出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一直都在说,人要活出自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但是自己却只能在有限的时间活出有限的自己,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是为了别人活着。
就在这几天,我们终于沟通出了一个结果,过完今年,大家就自己寻找自己方向,而这段时间,也是让我们自己思考,你要去做什么,给一个缓冲期,而不是冲动下直接放弃这十年来的打拼。
为什么之前的我不敢走出去,是因为稳定?是因为爸妈的意愿?还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
实际上都不是,而是我自认为我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了选择,我以为如果我不听我爸妈的话,我会过得一塌糊涂,但是,真实情况会是这样吗?
先问问几个问题:
- 你是普通打工族,每天清晨起床,日落下班,被老板骂,被家人催,迷茫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向哪去?
- 你是普通学历,普通出身,不善交际,不懂言谈。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倒也不再迷茫了,因为已经放弃了。
- 你是宝妈,过着手心向上向人要钱的日子,认为大概自己此生无望,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以乞求丈夫能对自己更好点,为最终目标?
- 你已经中年了,再也不想折腾,心里即使痒痒的,也找到了一个最佳理由:“我都这把年纪了,年轻人的东西看不懂、学不会,算了,这辈子就这样吧。”
你是哪种人?
哪种人,你都不应该是。
我们人无法选择自身以外的事物,但我们能决定自己想干什么,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既然这个世界不完美,那我就自己创造,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当然,前提是你能为你所做的一切负责,这就是一个人该有的样子,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努力,奋斗,并有所付出。
现在你再过头看看上面几个问题,如果你是这种人,你真的没有选择了嘛?
不,你有选择,只是,没有选择,也是你的选择。
哈耶克说过这么一句话: “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而非强制的方式”来生活,“决定什么东西和谁的需求对自己最重要,是一个自由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之一”。
所以,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我选择了安稳的生活,我放下了想要的,去满足他人的需求。幸运的是,我一直都没有放弃,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走出去,这就是这几年来的目标,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去做什么,但是我有信心,我一定会变得不一样。
泰戈尔说: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大家都想成功,但是什么是成功?
成功从来就没有标准,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摆脱过去,面向未来,接纳现在。
给一个公式: (目的+目标+动力+练习)* 见识=成功
你要有一个目的,然后把这个大目的拆解成小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实践和练习,一步步的离目的越来越近。 但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足够的见识?你的见识越低,你的目的就越低。见识越高,你就走的越快。
什么是见识?
就是你遇到的所有人和事,它都会变成你的经验和思想,指导你的行为。
在价值百万的圈子里,你学到的就是价值百万的见识,在月薪几千的圈子里,你知道的也就是价值几千的格局。
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财富。这才是这句话的真正解读。
认知不是多读书,而是多长见识。
所以,总结是:在任何时候,你都有所选择,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你的现在,现在的选择,又决定了你的未来,你想要成功,就得走出去,去增长你的见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