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同凡响方言生命史谈写作
怎么写雪景——雪在文学描述中的演化

怎么写雪景——雪在文学描述中的演化

作者: 白垩纪方言 | 来源:发表于2020-02-07 13:53 被阅读0次

    《管锥篇》 中对雪这个意象的变迁做了一番梳理。简单的说,任何意象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文化的积累沉淀,在数千年的作品积累和演化中逐步衍生,裂变从而有了意象一说。

        刘墦《雪赋》。按“尔乃凭集异区,遭随所适,遇物沦形,触途湮迹云云,不过铺陈。谢惠连《雪赋》中“值物成象,任地班形之意。“无复垂羹舆云合,惟有变白作泥沉,本为‘白雪’唱。

          刘墦,谢惠连代表的六朝时代“雪作”,对雪的描述仍就是铺陈雪下的景与形,以及白雪的本身。这里还没有过多添加人类自身的情感。

    鸡鸣寺雪景

        《白头吟》曰:“徒云雪之可赋,竟何赋之能雪”;因“白字而以宋玉之封牵合文君之吟,言“垂寞”与“云之永绝,情事正同潘岳所谓:“淮如叶落树,邈然雨绝天”或谢跳所谓:“邈若坠雨,翩似秋蒂”(《文选》),亦《粤风》所谓:只见风吹花落树,不见风吹花上枝。含思凄怅,异于惠连赋中之雪“纵心”任运,“何虑何营”。“...语双关,序颠倒,铢铺称而针锋对。“混二仪而并色,覆万有而皆空,埋没河山之上,笼罩寰宇之中,日驭潜于蒙汜,地险失于华嵩,既夺朱而成素,实矫异而为同。

          但《白头吟》通过雪字的词性变化,赋予了“昭雪”的人类悲欢。“雪之可赋”讲的是雪这种自然景观可以去歌颂,但后加一句“何赋之能雪”,完全把“雪”赋予了新的概念,这句的雪,是动词,是“昭雪”的意思。讲的是污浊不堪洗清。

    池边雪夜

        晋羊孚云写雪者仅言“夺朱成素,此《赋》始拈出“险失”,体物揣称而返虚入浑,以大笔为工笔矣。

          到晋代羊孚写雪,第一次把“雪”这一景象同险失联系起来,从而大大拓宽了雪的景象。后来继承这一意象而发散的作品,就逐步多了起来。也成为后来作品中最常见的一个意象。

        后来渐成此题中常有之义,如韩愈《咏雪》:“隐匿瑕疵尽,包罗委琐该”;高骈《对雪》:“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王安石《次韵和甫喜雪》:“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曾巩尤反复言之,《喜雪》一:“混同天地归无迹,润色山川入有为,二:“收功归润物,全德在包荒”,又《赋喜雪》:山险龙蛇盘鸟道,野平江海变畲田”;潘枋《雪》:“铺匀世界能平等,铺住梅花得十分”;徐有贞《三农望雪赋》:“化万殊而为一,见物情之大同。英梦堂《咏雪》:“填平世上崎岖路,冷到人间富贵家。

    因此,也可以说没有哪个意象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毫无传承。古代诗词歌赋,涵盖了我们人类可见的几乎所有自然景观,但这些自然景观,已经不再是自然景观本身,而是赋予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与景的交流,也是一代代文学作品的逐步积累。即使文学作品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但营造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方式,即使在今天的各类作品中,仍然屡见不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么写雪景——雪在文学描述中的演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ri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