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过年,那些事...

作者: 如雪缥缈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08:51 被阅读47次

    过年,那些事...

    儿时的年味--过年,那些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儿时,年从熬腊八粥开始,年味是随着灶台边升腾的缕缕香甜绵延开的。

    七十年代的日子并不富裕,细米白面还是稀罕物,香甜软糯的腊八粥便足以吊起大人小孩的胃口。腊月的日子跑得飞快,腊八粥的味道还在嘴里品咂,祭灶的日子就到了。

    祭灶在农村叫小年,是要一本正经地过的。

    二十三的前一夜,大人们就开始和面,拿出平时不舍得大用的小麦粉一碗碗的倒在面盆里,用温水搅拌成团,揉搓成块。和面时要掌握好火候,和出来的面团要软硬适当,太软太硬都不能炕出蓬松的锅盔来。和好的面用湿润过的白棉布盖了放进灶台边扒好的麦秸窝里,盖上盖子,静待面发。

    二十三的下午,大人们啥事不干,专心炕锅盔。奶奶这时候是不允许我和弟妹们乱说话的,锅盔的圆满与蓬松是决定来年丰收与否的大事,怎么能让小孩子一句随口的话给破了兴头呢!

    炕好的锅盔也不允许小孩子先吃,奶奶把锅盔摞起来放在面板上,拿刀切成块儿让我和弟妹挨家挨户的送。

    儿时的年味--过年,那些事...

                            图片来源网络

    这时候,胡同里除了荡漾的锅盔味就是端着馍框子来回跑动的小孩子了。

    “三大爷,尝尝我家的锅盔,过年了。”

    “五婶子,吃块我家的锅盔,过年了。”

    这样的话反复的说着,三大爷五婶子笑眯眯地接过锅盔倒在自家的馍框里面,夸一句:嗯,你家锅盔炕得真好!小孩子便一蹦三跳的跑回家去接着送下一家了。

    送完锅盔,大人们也炕完了,便端出来一大框厚薄不一的锅盔来品尝。

    “嗯,你五婶子手巧,炕出的锅盔好吃,看这厚薄,这蓬松劲儿,酥香可口。”

    “哟,这块儿是你三大娘家的,这媳妇粗糙,这面和硬了,不酥。”......

    品咂声里,祭灶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奶奶拿了黄表纸在院子里灶台前焚香祷告跪拜,年味随着夜幕一起氤氲开来。

    过完二十三,紧锣密鼓的准备年货便开始了。东村的集会逢一逢五,南市的集会逢四逢八,三大爷小叔子,五婶子小嫂子,三五成群的吆喝着往集会上去。鞭炮年画,新衣服新鞋子,八角茴香,萝卜白菜,水果瓜子糖,大块的豆腐大块的肉,平时不舍得的,都往家里搓。看着兜里一张张花纸币变换成一堆堆年货摆在家里,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该买的年货买齐了,还要蒸过年的馒头。那时候家里没有大笼,村里人都在生产队的大锅台上蒸,两家合伙,事先找好伙伴,然后拾纸蛋儿,一般从腊月二十五开始,按照拾好的顺序蒸馍。

    儿时的年味--过年,那些事...

                        图片来源网络

    蒸馍的日子到了。父亲和母亲一起,早早就起来,用架子车拉着发好的满满一大芡盆面,一起去队里的场棚里蒸馍。借助于队里的柴火,常常一整就是一整天,红薯面,玉米面,小麦面都有。菜包子,红薯兜,枣山,花卷蒸齐全了,一车车拉回家去,平时只能吃玉米面红薯面的馍馍,白面馍要放起来等到过年的时候招待客人。

    这样的馍馍用大箩筐放着,能一直吃到二月里,长毛了用湿毛巾擦擦,干裂了重新蒸馏一下继续吃,反正是不舍得扔掉的,那时候吃的欠缺,日子过得紧吧,年味反而是绵长的。

    腊月二十七到了,奶奶领着我们把家里家外都打扫干净,二十八的春联一贴就算正式迈进年关了。

    对于我们来说,过年最开心的事除了吃饺子就是看新娘拾炮仗。

    儿时的年味--过年,那些事...

                        图片来源网络

    那时候的农村人,不兴五一十一结婚,娶媳妇都是趁过年。腊月翻过二十,娶媳妇的就多了。今天张家明天李家的新媳妇娶过来了,小孩子常常摸得门清,黑咕隆咚的起床,三姐四弟一起,跑去人家胡同里等着,新媳妇到家了,炮仗响过之后,哗一下轰过去,拾硬币摸核桃捡花生,散落的炮仗还在地下呲呲地喷火星,一脚过去踩灭了拾起来装兜里,拍拍鼓鼓囊囊的口袋向小伙伴炫耀一番,幸福感像吹涨的气球一样充溢了全身心。

    娶过门的新媳妇挨家拜会邻居乡亲,乡亲们一家家拿出磕头礼来,算是认了门。我最盼望的是请新媳妇吃饭,请的人家会做出七碟八碗的好菜来,新媳妇拘谨,不会多吃,一日三请的也吃不下,我们这些小毛孩就可以大快朵颐的享受一顿美餐了。我曾经跟着我新进门的小婶婶串过宴请,中午一家,下午一家,到了晚上又一家的吃,吃得我肚皮鼓鼓的睡不着觉,心里面的幸福快乐也如鼓鼓的肚皮一般饱涨着。

    除夕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围拢了吃过年夜饭,揣着父母发的压岁钱守夜。那时候没有电灯,电视更是云彩里的事。我就依偎在奶奶身边,听奶奶讲三皇五帝的旧传说,听着听着就进了梦乡。

    儿时的年味--过年,那些事...

                        图片来源网络

    初一早上,天还没亮,奶奶就会把我推醒,我也默默地起床去推醒妹妹们(拘奶奶说,初一早上是不能叫起床的,具体原因早已忘了。)父母早已经起来在煮饺子,外面黑咕隆咚啥也看不见,我和妹妹便跑出门去,听声辨位去到早早放鞭炮的人家院子里摸掉落的散炮。那时候玩具极少,碎落的散炮是男孩女孩通爱的东西。拾到了散炮拿回家去,有炮芯子的重新拿散碎的香火点了,远远跑开听那嘣的一声响,快乐也随着炸裂的纸屑四散开来了。没有炮芯子的就剥开来,炮药倒在纸板或者地面上,拿火柴一点,呲呲呲的火星子绚烂得像夜空中的流星雨一样好玩。

    拾炮仗,看新媳妇,拜会大人们要压岁钱是初一的功课。过了初一就开始串亲戚,姥姥舅舅看一看,姨娘姑妈见一见,每天数一数口袋里又长了多少压岁钱,小朋友们互相攀比一下,满足了虚荣心的同时也增益了幸福感。

    悠闲的日子过得快,玩着玩着就元宵节了。

    队长开始挨门挨户收钱扎灯山,一队一个,二队一个,三队一个...蜡烛,萝卜灯,红薯灯都有。夜晚到了,花花绿绿的灯山上的灯亮了,小孩子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满村子跑,看看谁的灯笼好看,哪个队里扎的灯山漂亮,回来一五一十的告诉家里人。大人们也看灯山,品评的却是哪个灯花结得好,今年一定是丰收年等等。

    儿时的年味--过年,那些事...

                        图片来源网络

    农村人的元宵节没有灯谜,也没有俊男靓女借助灯会相亲。大家都是朝夕相处的乡邻,忙了一年了,聚在一起就是唠唠嗑,乐呵乐呵。

    开开心心的过完了年,天气渐渐的暖和起来,带着新的期盼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劳作。年味便在春耕声里淡了远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过年,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st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