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回廊历史忠恳的历史
对曹操一生打击最大的既非赤壁之败,也非汉中之失,而是他的死

对曹操一生打击最大的既非赤壁之败,也非汉中之失,而是他的死

作者: 阿迷神州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14:48 被阅读3次

曹操一生南征北战,历经荥阳失利、割须断袍、宛城惊魂、华容逃生等人生大劫,依旧笑傲人生,斗志昂扬,狠辣果决,枭雄豪情不减曾经。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为何曹操赤壁大败后,从此那个霸气冲天的王者曹孟德的身影再也看不到了,展现的反而更像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呢?竟然因为关羽荆州连连胜利就想要迁都以避之;面对取蜀良机却以“得陇望蜀”之由弃之;之后,在同刘备进行汉中争夺战时,明显给人锐气不足之感,进而造成汉中的丢失。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能移。再怎么说,曹操依然占据天下三分有其二的强势国力,也早已练成了坚毅如铁的枭雄心智,并非轻易放弃之人。但他后期又为何变得如此暮气沉沉呢?

这一切,难道是因为赤壁大败,压垮了曹操的霸业雄心?其实不然,这仅仅就是因为幼子曹冲之死,便破碎了曹操一生的雄心壮志。

一、因为他是曹操内定的理想接班人选

为了继承人之位,曹丕同曹植一斗就是数年,为何曹操直到死也难以定下接班人选呢?皆因二人与曹操心目中接班人的标准相去甚远。

那么,曹操心目中内定的理想接班人又是谁呢?当然是有神童之称的曹冲了。

《三国志》对曹冲曾有这样的记载:“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众,故特见宠异。”

对于曹冲的神童天才之名,相信多数人都曾通过“曹冲称象”的历史故事对其有所了解。但是,历史真实的曹冲,他的智慧则更多地体现在情商方面,一时无人能及。因此,曹操曾多次当着诸文武之面,不吝对曹冲的夸赞之词,让其承嗣之意早已表露于外。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仅有十三岁的曹冲便因病离开了人间。

据《魏书·邓哀王冲传》记载:“冲每见当刑者,辄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常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众,故特见宠异。”意思是说,曹操治军严厉,刑律极重,对于犯禁者,皆处重责。有一天,管理军备库房的士卒们发现仓库里存放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破了,当时诸人非常害怕,打算将自己捆绑了主动自首,也好减轻点刑罚。

曹冲得知真相后,安慰这些士卒安心等待几日即可。之后,曹冲寻来一把刀,将自己的袍袖划破,伪造成老鼠咬破的样子,装成伤心的神情来见曹操,曹操问其何故不悦。曹冲回道:“大家都说主人的衣服被老鼠咬破了,会很不吉利,所以很紧张。”曹操听后,笑道:“别听他们的,这类事情会经常发生,一点事都没有。”

几天后,曹操就听说了马鞍遭老鼠啃咬之事,便笑着对众人道,自己儿子放在身边的衣服都会被老鼠咬,就更别说放在库房里的马鞍了。因此,管理军备仓库的十数士卒均免予罪责。

另据野史传闻,一日有人给曹操进献了一只山鸡,曹操很想看到它起舞的样子,诸人皆无法。这时,曹冲令人取来一面大铜镜,放在山鸡的面前,

山鸡看到面前有一只同样的山鸡向自己“示威”,便长鸣一声,拍打翅膀跳起了舞,并且这一跳就停不下来,直到累死于地。从此,便有了一个成语叫:“顾影自怜”。

除此之外,曹冲还经常来往于诸文武之间,并且能解决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些误会或纠纷,令诸文臣刮目相看。

可以说,曹冲的智慧,比起只会吟诗赋文的曹植、玩弄点阴谋手段的曹丕来,不知要高明了多少倍。

后来,据《魏略》记载,曹丕也曾感叹:如果冲在,根本没他什么事。

可能有人会说,曹冲只是曹操一个小妾所出,不可能定其为继承人。但是,刘禅不同样为小妾所生吗?如果曹昂还活着,曹丕等人不就是小妾所生吗。此外,曹操对外人都可以“不拘品行、唯才是举”,更何况对自家人呢?

如此仁智皆足之人,自然成了曹操心中继承人的内定人选。

二、因为他的死,曹操一统天的雄心壮志也随之破碎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5月的一天,当平定北方归来的曹操得知曹冲病倒,居然放下对外征伐之心,日夜守候在曹冲身边,默默为其祈祷。因此,当曹冲死亡的那一刻,无意于一把锋利屠刀砍在了曹操的雄心壮志之上。

面对悲伤的曹操,曹丕上前劝谏曹操时,曹操不无伤心道:“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

接着,曹操便压抑住一腔悲伤,开始征伐荆州江东,最终大败而归,国力大损。

人生好似冥冥中自有天意,这一过程与当初袁绍因为最心爱的幼子病重,不肯对正在攻打徐州刘备的曹操用兵的情形何其相似,结果也都一样的大败。

回到许都不久,为了消除曹魏的一大隐患,曹操便将三国另一神童周不疑,也是曹冲的好友玩伴悄悄处死。据《魏书刘表传付“先贤传”》里的记载,周不疑之智不下曹冲,在曹操征伐荆州柳城时,献十计攻破之。由此可见其能。当时,曹丕曾劝谏曹操放过周不疑,想留为己用,奈何曹操回道:“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因为,周不疑只服曹冲,只有曹冲能够驾驭,以曹丕之能难以御使,久后必成大患,因此除之。

这时,以曹操的霸主之能,自然能够看出,想要消灭南方的孙刘势力,并非一日一夕之功,但是以自己的年龄,怕是时日不多,有生之年并无一统天下之机。所以,最好的结果便是能有一个像曹冲一样的后人来继承自己未完成的遗志。但是古人言:“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曹操对于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之能,怕早就了然于胸,不要说完成自己的遗志了,守住曹魏的江山都有些吃力吧,只因他们同自己心目中的继承人标准相去甚远,所以才迟迟难以作出决定,直到病逝。

如果曹操看明白这些后,那么自己再怎么努力奋斗又有什么意义呢,并不能改变最终结局。正如人们所说,逆水行舟不近则退。如此情形下,曹操争胜的雄心壮志便会渐渐消退。

所以,如果以曹冲之仁爱、智慧,一者不会发生“煮豆燃豆箕”之事,二者不会发生“四马同槽”之事,三者能够笼络诸文武大臣和各方才俊为其所用。

那时,曹家一统天下的希望无疑会非常之大。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对曹操一生打击最大的既非赤壁之败,也非汉中之失,而是他的死

    曹操一生南征北战,历经荥阳失利、割须断袍、宛城惊魂、华容逃生等人生大劫,依旧笑傲人生,斗志昂扬,狠辣果决,枭雄豪情...

  • 赤壁――曹操之败

    官渡之战过后,曹操又起兵打赤壁,又开始了一场巨大的战役…… 赤壁之战是指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

  • 万物自然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

  • 长期战乱一般紧跟着短命王朝

    您好,今天我想先聊一下刘备的毕生宿敌曹操。要说曹操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刺杀董卓失手,不是宛城之败,更不是没有称帝...

  • 罗大伦《道德经》290

    290、第六十四章6 啥都是你的?想什么呢!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

  • 其实我们不普通

    我们很普通 既非王侯将相,也非过江之龙 我们很普通,既非潘安之貌,也非落雁之容 我们很普通,既无苏家之才,也无郭家...

  • 曹操:为什么只实现了一半理想

    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拥兵百万,在群雄中实力最为雄厚,本来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然而并没有。先是败赤壁,再是丢汉中,让曹操...

  • 曹操之哭

    曹操生性刚强,一生笑多哭少。两次哭郭嘉,实为真情流露,情之所至。 赤壁战败,性命攸关,逃亡中,曹操三笑处之。平安之...

  • 语文通俗演义之二《短歌行》:曹操的人才招聘广告

    饱受命运打击、极度失意的苏东坡到赤壁自我疗伤,他想起的是曹操。 而人生正处巅峰得意时期的曹操,在赤壁想到的又是什么...

  • 《道德经》II第二十九章y1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曹操一生打击最大的既非赤壁之败,也非汉中之失,而是他的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ya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