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想法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
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

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

作者: 汤勇晓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15:50 被阅读535次
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

                                                  1

就在前不久,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二男生李华(化名),因为英语小测验抄袭,被班主任口头批评,并要求写出书面检查第二天在班上作检讨,之后李华便在自家小区跳楼身亡。

李华父亲决定“讨说法”,他的“理由”是,老师在教育学生上方法不当,才导致孩子自杀。

事实上,班主任是当着李华父亲的面,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他第二天公开检讨的。李华回家后对母亲表达了自己对班主任的处罚不满,母亲也要求他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

也就是说,在孩子跳楼出事之前,作为家长都没有觉得班主任这样的做法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对班主任的做法提出异议。

                                                  2

好的教育一定是管教同步,宽严相济,赏罚分明,拿捏有度。没有惩戒就没有教育,当然更没有好的教育。适当而必要的惩戒,当属教育的应有之义。

教师针对学生的抄袭行为提出批评,要求写检查做检讨,应该是一种正常的教育行为,也应该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

作为当事的教师,其教育行为没有违反师德规范,也没有违反上级相关规定,更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条款。

相对于有些教育主管部门,一遇到类似的事儿,一接到有关学校和老师的反映,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为了息事宁人,甚至为了保帽子,不管学校有没有责任,也不管老师是对和错,就一味拿学校和老师开刀,既让老师们心寒,又让很多老师担惊受怕,不敢大胆管孩子,更不能惩戒孩子,一味的迁就和让步,盲目的忍耐和宽容,谁来让孩子懂得敬畏和规矩呢?

大致是前年,我去安徽做讲座,安徽的一所学校的一个代课英语老师,因收发试卷与一个学生发生冲突,瞬间班上的一些同学一齐冲上去对老师暴打,而其中一名学生更是举起板凳砸向老师。事发后,这个月薪只有一千多元的代课老师被解聘,校长被停职,这些暴打老师的初三学生,仍安然无恙地在教室里复习,准备迎接一个月之后的中考。

记得当时我还写过相应文字,我说,大凡在当下涉及到类似的情况,最终都是这样的一个美丽的童话般的结局。

而且我还说,当讲台不再神圣,当教师可以随意践踏,当对这些熊孩子失去应有的惩戒,让其目无法纪,缺乏敬畏,不懂得师道尊严,恣意妄为,蒙羞的不仅仅是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神圣职责的教师这个群体,或许最终影响的是这个民族的未来!

而溧阳市教育局认为在这件事上:老师没错!我以为,溧阳市教育局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和处理上,也的确没有错。

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

                                                  3

生命诚可贵,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可逆转。一个如花季般的鲜活生命,就这样凋零远去,渐行渐远,的确令人痛心疾首,怜悯惋惜!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心同然。父母费尽心血把孩子拉扯这般大,孩子就是父母的一切,就是全家人的希望,甚至就是整个家庭的托付。

一个好端端的天真烂漫的孩子,就那么纵身一跳,从此阴阳相隔,说没了就没了,孩子倒好,抛下父母,静静地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而此时的父母呢,应该是痛彻心扉,痛不欲生。

李华父亲在这种痛失爱子,悲哀万分的状态下,或许平时再理性,也有可能这个时候,便失去了理智,执意决定找学校“讨说法”,他的“理由”是,老师在教育学生上方法不当,才导致孩子自杀。

虽然看似“理由”难以支撑,但其举动,却也情有可原,值得理解。

                                                  4

反过来再来看班主任老师的教育行为,也的确是没有错!

试想一下,如若孩子不跳楼,谁会觉得班主任老师的做法有问题呢?就连孩子的父母在这之前,也都觉得没有问题。

然而孩子却跳楼了!难道因为孩子跳楼就以为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以后谁还敢批评学生,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甚至严重违反班规校纪的学生,谁还敢让他写检查,谁还敢让他作检讨?如果令其发展,一味纵容,那我们不就是失职渎职吗?教育和老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呢?

今天读到茅卫东老师的文章,很客观,他说,如果觉得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方法有问题,那以后学校都不能组织考试,因为会有学生不满意自己的考试分数而自杀,哪怕没有一个老师因分数而批评他。

“因为考试,学生都死了,考试还不应该废除吗?”

相信大家不能接受这样的逻辑!

我也在想,国家执纪执法,相关职能部门若对相关人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乃至检讨处分,如果有的人想不开,如果也跳楼自杀了,是不是就否认这些方法不当呢?是不是就不执纪执法了呢?

                                                  5

其实,在这个时候讨论对错都不重要了!

我以为,我们需要冷静下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当然不只是学校教育,还包括我们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当下社会的浮躁,教育的功利,家长的焦虑,还有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个伪命题的主导,我们也许更看重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的分数排名,孩子今后能否升上一个更好的学校,而对于孩子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却有所忽视,甚至毫不在乎。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高度发达,竞争生存压力的加大,对家庭和学校教育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再加之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繁重的课业负担,多如牛毛的各种兴趣班、培训班,家长之间的盲目攀比,这些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孩子们的心理为此变得异常脆弱,对生命缺乏基本认知,对生命轻视漠视不珍惜,所带来的厌世厌学、校园欺凌、离家出走、自杀等一系列倾向和问题,日益严重。

对于孩子们来说,如何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强大他们的内心,让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肯定生命的自我价值,懂得热爱生活,善待自己,珍惜生命,建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和人生观,是我们当下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必须补上的一课。

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

                                                  6

生命教育实际上是贯穿每一个人一生的教育。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

让孩子在经受挫折和困境时,能够有一个好的心态,能够坦然接受,乐观面对。能够追求赢,也能够学会输。

人生要努力争取赢,但更要学会输。曾在网上看到李希贵校长的一篇文章《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他说,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你往往看不出他的差别。只有遇到挫败时,才能看出人的伟大。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叫他写检查就跳楼,老师一批评就出走?因为他没有经历过挫折,没有遭遇过“输”的历练,没有承受过摸爬滚打,没有接受过雷电风雨的洗礼,在他从呱呱坠地,睁开朦胧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周围都是阳光、都是鲜花,都是呵护,都是爱意融融,都是坦途大道,而一旦他遇到不如意,遇到坑坑洼洼,遇到波波折折,遇到“输”的考验,他就崩溃了,觉得一切都完了,意志的大厦便轰然坍塌了!

                                                  7

在公园里,看一个老爷爷陪着孙孙下棋,老爷爷每一局都要有意输给孙孙。小孙孙因为每一局都把爷爷赢了,于是乎,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十分得意。

当时我在想,当爷爷的,为什么不让小孙孙尝试一下输的滋味呢?谁能够保证小孙孙今后人生的每一步都会赢呢?万一小孙孙今后遇到了挫折,遭受了坎坷,又咋办,能够面对吗?有勇气挺住吗?

每一个人的人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不平顺、不平坦,包括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那是常事。

对孩子的教育,就应该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一些风浪,让他们从小学会输,能够认输、服输,能够挑战输。

孩子的生命,就像过去烧制砖瓦的泥坯,要经得起摔打,也要承受得住锻烧。该承受的,该经历的,让他们都应该有体验。有了完整的体验,即或他们今后漫长的路,布满了荆棘,都不会消沉他们的意志,磨掉他们的信心,他们都能够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直到走向坦途!

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

                                                  8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输”的教育,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他把失败后的不良情绪表达出来、宣泄出来,如果孩子一直把这些不良情绪压抑在心中,日积月累,有朝一日,就会像洪水决堤一样,那是很可怕的。

作为父母和老师,也要善于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感知孩子们的情绪的细微变化。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排解,及时引导,为孩子做好心理疏导,让他从挫折、逆境与“输”所带来的不良情绪中逐渐走出来,并变为前行的动力。

如果李华的父母和老师能从他的情绪变化中洞悉点什么,然后及时跟进心理上的安抚和化解,就完全可以杜绝悲剧的发生。

其次可以创设一些教育场境,安排一些教育情境,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在参与与体验中,接受完整的挫折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挫折观,增强他们抗挫能力,涵养他们“输”的底气和本领。

四川广安市邻水县城某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明明三天都没完成家庭作业,他被父亲带回乡下老家,接受了一次“苦难教育”——挑粪。这次挑粪经历,让明明成长了许多,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在北京十一学校,那里有一个学生创业的基地——松林书苑,这里会不断挂出“重新开业”的牌子。为什么?因为他们公司“死了”,“死了”后重新开张。

李希贵校长讲,他知道学校有200多个社团,但究竟是多少个,他也搞不懂,因为今天建了两个,明天也许就垮了三个。

有人就说,能不能派老师专门辅导下,让他们别垮了,他说不可以。因为一旦老师介入,学生很多东西就得按老师的想法去做。而且他希望孩子的社团在学校都垮过一次,办个社团3个月、半年的,然后垮了,那多好!

通过这样的实践和体验,让孩子们知道,败了不要紧,败了一定还有光明在。孩子们能够意识到挫折后有光明,他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和未来人生就没有更大的风险。

感同身受是最好的教育。如果孩子们的父母和老师能够陪孩子一同面对挫折和逆境,一同面对“输”,当孩子在经历挫折、逆境和“输”时,父母和老师能给予孩子更多情感、认知和思维上的全方位支持,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鼓励与赏识,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有一种充满期待的眼神在关注着他,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托举着他,孩子们就会从挫折、逆境和“输”的状态中走出,他们也就会有了超强的抗挫折、抗逆境和抗“输”的能力。

每一次学生意外都会深深刺痛我们的心,每一个鲜活生命的远去都会让身边的人失去一个世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受制于当下的教育环境。作为全社会,我们不能站在局外,袖手旁观,我们更应该以一种责任和担当,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孩子们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生态的庇护下,阳光自信,健康成长。

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

                                                9

“中国青少年最缺乏挫折教育,不少人遇到挫折就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会形成畸形的人格,走向极端。”这才是造成类似悲剧的主要原因。

认清这一点,牢骚埋怨毫无意义,鞭挞指责也无济于事,只有找准症结,然后立足当下去行动,去改变,让整个的教育生态更好一些,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快乐而幸福些,类似的悲剧就不会再重演!

甚至即或遭遇到不当的教育方法,哪怕再大的挫折与打击,他们都会一笑了之,阔步向前,把这一切抛在脑后……

相关文章

  • 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

    1 就在前不久,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二男生李华(化名),因为英语小测...

  • 【心评】教育的反噬

    这件悲剧从教师的角度需要反思的是,教育只对配合的人有效。 从某个角度说,教育的艺术就是教人配合的艺术。(用配合这个...

  • 从芬兰教育反思我们教育现状

    爱因斯坦说过,当一个人忘记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众所周知芬兰的教育世界第一 ,而且厌学率...

  • 父母的格局和境界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从理财的力哥,看他对教育孩子的一些看法 不是教育出身,而是从理财者,哦不,应该是从理财的工作角度,去观察教育和孩子...

  • 父母的格局和境界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从理财的力哥,看他对教育孩子的一些看法 不是教育出身,而是从理财者,哦不,应该是从理财的工作角度,去观察教育和孩子...

  • 追求教育公平背景下,城乡教育的差别分析及对策

    教育公平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可是反思实际,仍然有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本文将以农村和城镇教育的角度加以分析 ,...

  • 我们教育的反思

    今天看了红老师转发的一篇长微信《中国教育沉思》,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中国母亲接待一位美国小朋友,从几天的接触中,深深...

  • 电线杆与树

    我们应该反思,多年来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我们自己又经历了怎样的教育。 是灌输和驯化。 多可怜,我们为孩子做了...

  • 39笛卡儿的方法(P36-46)

    【书里捉虫】 1)希腊人从本质的角度界定高质量教育,而我们则追随现代主义者从考试分数的角度界定教育的传统。事实上,...

  • 经营家庭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经营家庭过程中我们应该反思的几个点: 1、如何教育子女? 教育子女包括两层含义:第1层是祖父母对父母的教育。主要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zr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