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天气晴朗
一
如果说青春是个圆,我们站在圆中心,这是个永远无法逃脱的圈。
我们一路前行也一路回首,最动容的岁月就是青春,无论是埋首苦读还是叛逆张扬,我们曾经历过的十七八岁的年纪终究成了那个遥远的圆心,任凭我们绕周旋转,也难复沧海。
刷朋友圈时,很多人在转发等你下课,点开评论才知道,是周杰伦在生日这天发的新歌,有人笑谈:他是唯一一个发新歌能占据各大榜首的歌手。因为他唱的不仅仅是青春,是我们远去的情怀和记忆。
好的歌手千千万,能将青春这个主题唱进人心,曲曲爆火的人,在我心里只有周杰伦。
我并不是周杰伦的粉丝,没买过唱片,没买过周边,更没有去过演唱会,实在不是个称职的听众,但他唱过的每一首歌都在我青春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以致经年之后再次回忆时也难以释怀。
第一次听周杰伦的歌是在我爸买的光碟里,江南唱完之后就是七里香和东风破,那时候才四五年级,还没懂七情六欲,但听着这两首歌再看着MV,就觉得好听的要命,我我爸嫌弃唱歌的人连字都念不清楚,趁我不注意按下一曲,于是我在他不在家的时间里打开DVD一遍遍听,握着拳头闭着眼模仿: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
二
初中那年,我暗恋过一个临班的男生,天知地知只有我知。他喜欢穿黑色的衬衣,前襟有像领带一样的装饰,额前细碎的刘海在低头时会遮住薄薄的眼皮,他不太爱说话,常常耳朵里塞着耳机路过我的班级,我总是悄悄探着脖子瞟一眼,如果对上他的眼睛,心跳立马会加速,然后在演算纸上胡乱的写些字。
后来我成了物理学习委员,每次路过他在的班级去老师办公室时会比见老师也紧张,他常站的那个窗口正是我要路过的地方,心里惊涛骇浪表面风平浪静大抵就是形容那时候的我。
我唯一做过的勇敢的举动不是表白,是给他塞了一个歌词本。本子上秘密麻麻写满了周杰伦和苏打绿的歌,稻香飘过的晴天散播在千里之外,我明明就很简单的爱却变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每个标题都拿彩笔加粗,工工整整比我的作业都好看。本子是悄悄塞到他书包的,我悄悄打听过,他喜欢听周杰伦,MP3里也都是他的歌,而我恰好也喜欢听周杰伦的歌,送歌词本成了唯一不尴尬的交集。
晚上回家给音乐电台打电话点七里香,猜测他会不会听到,或者校园里课间放周杰伦的歌时会冲到走廊的窗户边,他也会站出来边和同学聊天边听歌,好看的侧脸我只要悄悄瞟一眼就脸红心跳。
尾随他去学校周边的磁带碟片店,给内存卡下载和他一样的歌曲,然后塞上耳机骑着自行车回家,耳机里盘旋着的歌曲会散发着淡淡的暖意。
毕业时,我不知道他要去哪所高中,埋在心里的情愫也只能在心里枝繁叶茂,他曾给我分享过一只耳机,是在大扫除时他的耳机掉了地,我帮忙捡起来时说:歌很好听。他顺势将耳机塞进了我的耳朵里,歌曲正巧唱在那句:想象你在身边,在完全失去之前。他的歌都很好听。说罢我便摘了耳机回了自己的打扫区。
在完全失去之前,那是我们唯一的交点,轻浅却难以释怀。
我对他无所不知,他对我一无所知。
后来,我们读了不同的高中,不同的大学,也会留在不同的城市坐着不同的工作。
曾经翻他同学的QQ相册时看到过一张他的照片,对着镜头笑着,像是十七岁那个漫长夏天,屋顶上漫天闪耀的星光。
再后来,听闻他去了北京,旧故里再也没有他的消息,我们彻底变成断了线的风筝,在各自的青空盘旋,只是再也没有人让我倾尽所有只为换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再也没有。
三
这首新歌,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好听总觉得缺少些什么,他们说,华语乐坛的黄金时期就是2003年前后,出的那些歌至今都能让人单曲循环。现在来看,除了因为制作精良,更是因为那些年正是我们的青春年代,所有懵懂的情愫都迫切需要一个出口;而如今,以一个过来的人身份去听这些歌时,我们往往都会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这几天正好在看村上春树的《1Q84》,成年后的天吾再次回忆起年少时喜欢过的少女青豆时,他再也没体会过在小学教室里被青豆握住左手时那种剧烈的心灵震撼,他再也不能遇到一个少女,给他内心留下鲜明的烙印。
这大概就是成年和年少的区别,一个无所谓,一个难割舍。
现在的我很少听新歌,列表里都是那几首听不烦的老歌和各种英文歌,囚禁在岁月的牢笼里,我们变得不再害怕失去,反而害怕回忆,那些曾被我们视若生命的人和事物就这样渐行渐远,不再有下课,不再有人等,不再有迫切地去见一个人的心思。
我们的青春终会体无完肤,也终将被时间打磨的刀枪不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