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作者: 胡光星 | 来源:发表于2019-08-25 07:13 被阅读380次

我的老家在大沽乡上淮村冬茅坑。

离开老家已经有22个年头了。

2018年,老家又在全乡,拆除土胚房的运动中,一间不剩的拆除了。

昔日偌大一幢黄土院落,木架瓦房,已经变成一片瓦砾废墟。只有记忆,能再现曾经有过的热闹和兴旺。

这里:父辈们曾经建造了十一间,二层半木架结构的干打垒,泥瓦房。为二开三进院落。占地约200平方。

六十年代:厅堂还当作了乡村小学的学堂。我和兄弟姐妹们,就是在自家厅堂启蒙读书的。

老家在我心中:就是我儿时的游乐场,幸福快乐的天堂!

我率领弟妹造木轮车,砍竹子做笛子。把父母视如珍宝的收音机,大卸八块,看里面是什么仙女在唱歌?一天到晚不用吃饭,还唱得这么好听。

带领大伙,去离家不远的小溪抓鱼,捞虾米、捉泥鳅。

到山上去摘泡子,鸡冠条,采野葡萄和映山红来吃。

捉蜻蜓、掏蟋蟀玩过家家。反正:什么来劲,就玩什么。

玩腻了,就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去看竹篱笆菜园栽种的大葱、洋罗卜、红色的长豆角等各类蔬菜。

这些蔬菜:全部都是用农家肥,培育出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记忆最深的是:猪圈里,母亲供的猪崽,要喂三年,才能卖到大沽食品站去。那时候,自己无权杀猪。

每次去卖猪:听父亲和帮忙扛猪的叔伯回来,告诉母亲,猪总是没有一等重。大部分卖出去的猪,只能勉强打个三等。

一等180斤以上;二等150上下;三等120斤左右。

食品站按等级定价。一等价格最高,二等次之,三等最低。

卖一头猪:能享受不用肉票,购买二斤猪肉的特权。

每次卖猪:姐妹们就象过年一样,站在院子中央。看父亲和帮忙扛猪的大叔,扛着大猪出门。然后在禾坪边上引颈张望。高高兴兴,巴望父亲早点回来,看是否买回来了猪肉?

父亲为了省钱还债,大部分时间,一斤猪肉也没有买回来。只见父亲手里提着二斤豆腐回家,然后:吩咐我母亲去竹篱笆菜园里,拔一把大蒜,往锅中一炒,算是卖猪的犒劳了。

牛栏和猪圈旁边,长着一排绿叶红花,碎银描金的天星星。艳红、艳红,象燃烧的珍珠,又象闪闪的红星。

天星星旁边,父亲栽种了几棵,治蛇咬伤的草药。有八角莲,七叶一枝花。

小时候:在我印象中,感觉蛇特别的多。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蛇都有。

不过:最熟悉和常见的是:眼镜蛇、瓦子角、乌梢蛇、菜花蛇。这些蛇当中,最伤人的又数就是青竹蛇了。

距草药一丈开外,有二只用杉皮盖的大柴棚。自家散养的母鸡,总喜欢到柴禾的隐蔽处下蛋。害得母亲一听到母鸡咯咯嘎咯的叫声,便会到柴垛中四下寻找。

此时:我和弟妹也会好奇的尾随其后,四处翻找。然而,小弟总能捷足先登,从众多柴堆里面收获战果。

房前屋后、柴棚猪圈、菜园、禾坪。四周全是果树。

一到春天:遍野的桃花、梨花、梧桐籽花、柿子树花、栀子花,加上木棉、月桂、菊花、茶花……

争妩斗艳,竞相开放。仿佛让人置身在,孙悟空的花果山中。

满院子、满屋子、书桌旁、窗台上,甚至连睡觉的床上,自己的身上,到处都是馥郁的花香……

待到金秋时节,取而代之的是瓜果飘香。忘不了后山上,那株白腊杨梅的味道。此果大如腊烛,肉厚水足。只要吃上一颗,那甜中带一丁点的假酸,会刺激你的胃蕊大开,津液满口……

还有屋角东边,梧桐树结的果,此果象一把汤匙,有黄豆大小,皮青肉白。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熟吃。

于由梧桐树的树杆光滑,我和弟弟很喜欢到这棵树底下乘凉,玩耍。玩累了,就躺在这树底下睡觉。

望着高耸入云的大树,小时候总以为那湛蓝的天空,就是依靠这些大树撑起的!

我真想变成孙悟空,一个筋斗飞上天空。去看大山之外的世界。去天上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闯一闯玉帝老儿的灵霄宝殿。

然后:一个筋斗飞回家中。把这一切告诉弟妹。我羡慕孙悟空在云中穿梭的自在和潇洒,羡慕他能轻松往返与天上人间……!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那鲜梨、大枣、橘子、胡桃、垂挂枝头,伸手可及,如寻常普通之物。姐妹们随意攀折,想吃就吃。腻了:就摘下来扔着玩。

特别勾人食欲的:是房子正前方,禾坪坎下那株柿子树的果实。

此果大如银盘,皮薄如纸,成熟后鲜红通明。剥开果皮,如蛋黄般的果肉,立刻破皮而出,只需轻吸慢吮。如豆腐脑般的果肉,便会顺喉而下。那甜浸浸的清香,立刻贯穿了五脏六腑。

只要吃上一颗,一整天呼出的气息也是香的……!

门前的小路旁:父亲生前栽种的茴香草,苏梗、薄荷、决明子,依旧长得茂盛。

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些其貌不扬的东西。在1970年,那个年代。可是我们全家治病疗伤的宝贝良药。

倘若有姐妹谁头疼脑热了,感冒生病了。母亲便会从众多的花草中,摘下几株苏梗、薄荷,采上一些勾籐,麦冬。放进一只大碗,熬出汤汁。喝下后,病就没了。

如果有姐妹:不小心扭伤了手,摔坏了腿什么。不必寻医问药,父亲便去门前的小路上,直接拔一把透骨草。放进烧红的火铲中,榨出那青绿的汁液,涂擦患处。约一周左右,就能痊愈。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兄弟姐妹们很少吃药,更没打针。全是自家门前,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小花、小草,治病疗伤!

如今:

昔日的:黄泥路、土瓦房、柴草棚、吊脚楼。这些农村的象征,农民的窝。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的缩小。

已被村村通的水泥路,一幢幢高楼大厦所替代。昔日的一切将淡出人们的视线……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

如今:虽然房子没了……

果树也没了十之八九……

然而:老家的一草一木,老家完整的形象。依然还在我的心中,历久弥新……!

老家

相关文章

  • 老家,老家

    大年三十的中午,我匆匆的从小姨家赶往济南。马路上的车辆很多,公交车也还在运行。我坐上31路,车上只有我和司机两个人...

  • 老家,老家

    伴着应景的阴沉天气和即将到来的小雨,十八年以来有印象的第一次回老家之旅开始了。 去的路上真是历尽艰辛。走了一条悬崖...

  • 老家,老家!

    日寇罪恶从天降,流离失所走它乡。 纵使往事如烟去,梦里老家依旧香。 阔别八十...

  • 老家啊老家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爬树捉鱼,溜街串巷,跟假小子一样。那时候为了方便,我头发剪的很短,也因为天生瘦小,远远看...

  • 老家的“老家”

    今天,大年初一,回到了老家,老家变化真大,坐在车上再也感受不到颠簸了,私家车相比小时候多太多了,闪亮得停在家家户户...

  • 老家老家

    因为给母亲做一个小手术,回了一趟老家。 老家现在的样子与儿时的记忆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小时候,家家把田地看得比命重...

  • 老家的老家

    在我的老家 还有一个被称作老家的老家 那是我在梦里常常见到的她 如今她就像风烛残年的老人 再也没有曾经的活力 风雨...

  • 老家,老家(散文)

    老家是你、我、是我们生命的来处,是生养我们的农家院儿,是永远剪不断的脐带,是我们最初的啼哭,然后一直流淌在我们身上...

  • 老家啊,老家

    是在今年的九月份,突然听到了老家要搬迁的消息。 说是突然,倒也并不全是。早在四五年前,村子里就陆陆续续在传,村庄要...

  • 老家还是那个老家

    年初二从老家回来后,就没回去过。婆婆隔三差五就打个电话,絮絮叨叨聊几句,说想孩子想我们了…… 前两个多月还没解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dc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