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518/73deed982d147a1e.jpg)
时间呼啸而过,距离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已是十年。十年前,我不会想到自己和绵阳的关系如此紧密,十年后,我坐在绵阳家中的书桌前写下这些瘦弱的并不丰满的回忆文字。
(一)
有些回忆拖出来依旧让人热泪盈眶。
2008年,我是自贡某所高中的高二住校生,5月12日地震发生的时候,是我们下午第一节课的微机课,所有的同学都早早的到了教室,进行电脑操作。忽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电脑晃动,同学们都不以为然,还以为是前后同学的恶作剧,结果晃动越来越明显,教室里所有的电脑都摇头晃脑。任课老师反应过来是地震了,立马组织我们下楼去操场。我们在下楼的时候,头明显觉得眩晕,下楼跑到操场的时候,看见全校的师生都在往操场汇集。
此时的自己没想过这场地震的超级破坏力,只是隐隐感到一种不安。直到,有手机的同学打不出电话,也无法接进电话;直到新闻真相慢慢向我们靠近,直到知晓这次地震已经造成四川同胞死伤无数;直到旁边有同学的眼圈已经红了;直到我们停课,地震当夜在学校操场露营。
那一晚显得特别的漫长和煎熬,黑夜吞噬了我们青春的脸庞,同学们躺在铺着凉席的操场上,窃窃私语着,每个人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第二天清晨,学校通知我们全校师生放假回家,老师和学校领导一遍又一遍的强调安全,强调面临余震应该怎么做。我坐在回家的大巴车上,望着窗外的风景,满脑子蹦出的都是生命陨落、家庭破碎、满目疮痍等词汇。
(二)
放假的几天,我在小镇书店买回的《读者》杂志上有了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每一篇文章都把自己看得眼泪哗哗直下,心也一次次被同胞们所遭受的灾难撕碎。而电视里抗震救灾的场面,让自己看哭了一次又一次。一些脸孔,一些画面,在自己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518/375f485452ad000f.jpg)
难忘记,当时仅有3岁的郎铮被解放军官兵从废墟里营救出来。躺在一块小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小郎铮用他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那张稚气的脸上,盛载希望和祝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518/450a19f365a5561c.jpg)
难忘记,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送她去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给予自己的妻子死后些许的尊严。男子凝重的脸,看得我痛彻心扉,像心被硬生生的拉开了一个口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518/feefa834c06acd81.jpg)
难忘记,正在吃饭的母亲,在地震袭来的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一旁的女儿,连手中的筷子都没来得及丢掉。无情的地震夺走了母女俩的生命,但当消防官兵把她们从废墟中刨出来时,她们僵硬的身体依旧保持着紧紧相拥的姿势,在死亡的最后一刻,母亲依旧保护着她的女儿……
灾难面前,那些爱和奉献,那些痛和勇敢,都让我们的记忆历久弥新。
没有人能忘记那些惨重的伤亡数字,没有人能忘记那些顽强的生命,没有人能忘记那些奋不顾身的救援身影,没有人能忘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画面……
(三)
假期结束,返校上课。除了参加学校的募捐仪式,我们班上热心的同学自发组织去校外募捐,我也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大家怀着一颗悲悯的心,做海报,做横幅,做展板,做募捐箱,交募捐申请书,经过老师的批准,以及几经周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同意。
我们班上的一行人,代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奔波在校外,为了能让更多的四川同胞能行动起来,努力贡献着自己的一份不起眼的力量。
犹记得,中午放学的时候,五月的太阳已经显示出了它的毒辣,我们拉着横幅,拿着海报,抱着募捐箱,给路人一遍遍的讲解后,已经觉得自己的嗓子要冒烟了。可所有参与的同学没有一个人说渴了、累了,饿了,依旧奔波着。我们的付出也得到了许多商家和路人的支持,大家纷纷都捐出了自己的善款,十块、二十块、五十块、一百块,几天时间就筹集了一笔不少的善款。最后这笔善款统一上交学校,由学校做统一的安排。
那时的我们,对没能亲赴地震现场深觉遗憾,唯一能做的,便是尽自己的点滴微薄力量去帮助那些遭受痛苦的同胞。现在想来,依旧觉得当时我们做了一件特别难忘,特别有意义的事。
(四)
高考结束,填报志愿,冥冥之中的缘分,使我来到了绵阳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在这座城市打拼直至现在的安居乐业。绵阳由此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我试着走近她,感受她的活力朝气,也感受她曾受过的无言的伤。
几年时间,绵阳周边的景点,我都跑了个遍。北川新县城我去了好几次,文友邀约,朋友邀约,带家人玩耍,一遍遍地感受着北川新县城羌族的民族风情,享受着她的美好和多姿。但我一直不曾触碰之地是去北川老县城,也就是5·12特大地震的发生地。直到去年父亲到绵阳,说他想去看看北川老县城。于是一家人收拾妥当出行,我想这确实算得上是一次沉重的出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518/3f85809d6f84b0a5.jpg)
来到北川老县城,我走的每一步都觉得沉重,怕吵到那些永远沉睡的逝者。目之所及是那些东倒西歪的建筑被钢架勉强支撑着,那些破碎和垮塌似乎又在我的心间进行了一次。本来泪点就很低的自己,一遍遍的掏出包里的纸巾抹泪。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518/08f0de5881e31241.jpg)
那个破碎的时钟雕塑,指针永远定格在了2点28分,北川中学那根屹立不倒的旗杆,地震博物馆里那些留存的地震物品,一次次的考验着我的承受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518/444766caf54e7ddd.jpg)
我们一家人在北川中学下的献花台上深深的鞠躬,并献上黄色的菊花。我的眼泪一直在落,砸在菊花的花瓣上。我无意瞥到身旁一向严厉,没啥情感表露的父亲也眼圈泛红。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3518/6fd8327a15bbfa6f.jpg)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这样的悲痛,让人懂得生命的可贵,懂得珍惜当下。没人能预测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
回忆,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让我们将每一个黎明的到来作为生命的开始,将每一个黄昏的到来作为自己生命的小结。用心去领悟生命的真谛,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让青春飞扬,散发着应有的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