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怎么成功的人都热衷于各种社交?

作者: 余老诗写作课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13:01 被阅读15次

    人有三种,成功者、失败者,还有一种不怎么成功的人——他们渴望成功,却还在路上.......比如我。

    01  被高估的社交

    初一到十五,大家都忙着走亲访友,串门拜年。

    平时忙于工作,疏忽了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维系;许久才回一次家,没有时间与同学、亲戚聊天叙旧。

    趁春节走上一回,互道祝福,互通有无。这当然很有必要。

    可还有一些社交,可有可无,不但毫无价值可言,而且白白浪费时间。奇怪的是,就是有很多不怎么成功的人,都热衷于各种社交。

    每天赶到东,跑到西,忙得不亦乐乎。看起来,人缘好,人脉广,真吃香。

    我叔叔有个儿子,在广州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每天下班回来,不是到张经理家喝酒,就是到李老板的饭局上应酬。

    一段时间下来,他发现自己的业绩并没有因此得到理想的增长。

    原因就在于,人家张经理和李老板打广告做设计根本不看关系,看业务水平。

    他们心里很明白,与其把活交给一个关系好的熟人搞砸,真不如给一个水平过硬的陌生人做好。

    熟人搞砸了,不好追责问责,要是撕破脸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可是陌生人,只要水平过硬,一般都能做好,即使没过关还可以要求对方返工。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有人对各种社交乐此不疲呢?

    02  虚幻的“资源对接”

    从职场到生意场,都流行一句话,“整合天下赢”。一时之间,资源整合成了包打天下、战无不胜的法宝。

    但事实上,勉强对接来的资源,就像是肥皂泡。你想把两个泡泡凑在一起,拼出一个更大的,不可能。

    单位有个非常热心的同事,大伙都称他“114”,仿佛什么事都可以找他,一问便知。

    他也自诩为“包打听”。

    后来我才知道,经他介绍的几个项目合作,最终都没能成功。

    原因很简单,他以为那是资源对接,可项目合作并非如此简单,凭感觉“以为”的事很难成。

    抱着资源对接的念头,出入于各种社交场合,这是我过去经常干的一件事。

    现在,我终于明白,资源对接不是搭积木,不是拼拼图。我所以为的资源对接型社交活动,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梦。

    《超级合作者》这本书告诉我们:

    源于生物进化研究的启示,人类的合作可以借用5大机制——

    (1)直接互惠

    (2)间接互惠

    (3)空间博弈

    (4)群体选择

    (5)亲缘选择

    资源对接,离不开对合作的促成。所以,简单且浅层次的社交,又怎么能完成资源对接这样复杂的系统工程呢?

    03  自欺欺人的“搭建人脉”

    由于我从学校毕业一直都待在文职岗工作,后来到了企业做业务,老板就经常提醒我要多点社交,扩大人脉圈。

    对此,我坚信不疑。

    看到老员工们勤勤恳恳,下班后也主动参加各种活动,搭建人脉,我就更加坚定自己要广交天下朋友的业务战略了。

    从同事朋友的生日会、老铁新友的茶点饭局,到大小客户的项目介绍、节假聚会,我都津津乐道。

    半年时间,办公室卡座上的明信片排起了长队,微信好友也噌噌噌蹿到了5000人。

    挺有成就感!有事没事,我也会跟新来的同事炫耀一番:瞅瞅,我这明信片!我这微信你好友!

    这可都是人脉啊。人脉就是资源,就是钱。那时,同事们都投来羡慕和点赞的目光。

    可后来,我发现:那长长的一摞明信片积满了灰尘;微信里的5000好友经常联系的也就那么几个。

    到了要冲击季度业绩的时候,还是累死累活,原以为积累在手的人脉几乎用不上,全是“死粉”。

    04 无法排遣的“终身孤独”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他的《百年孤独》一书中写到: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成功的人会孤独,失败的人会孤独,不怎么成功的人更会孤独。

    开头我已经说了,我是个不怎么成功的人。所以我特别害怕孤独。我已经深深体会到,不排遣孤独,人就活不下去。

    要么一头扎进自己的兴趣爱好里,要么找本书读他个昏天暗地。

    当然,对于我这个不怎么成功的人来说,最好的方式还是社交。于是,只要能沾边的,什么同学的同学聚会,同事的同事吃饭,我都会去;更别说那些有点名头的人出现的场合。

    上一周,快过年了,我得知我同学中午聚餐有个什么退役的运动员带着个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来了,我屁颠屁颠就去了。

    一路上,我给自己找了个很好的借口:这次来的是艺术生,我对艺术是有天生热爱的;再说了,说不定能跟周围的大佬聊出点什么,对我的内容创业也是个帮助。

    去了就去了。回来再细数一下,我总共跟人家说了不到5句话,其中3句是插嘴才说上的。

    资源对接,有吗?

    没有。

    对得上接得着的资源,才叫资源。否则,那叫矿产,只能看不能用。

    搭建人脉,有吗?

    没有。

    搭得起建得上的,才是人脉。否则,那叫路人,打个招呼就算不错了。

    我发现,那些找到一切借口去加入的社交活动,无非是证明自己内心的孤独无可排遣。

    05  重建一个“精致”的自我

    《精要主义》主张,只做该做的事。本书引用理查德 科克的一句话:

    宇宙中存在的绝大多数事物——人类的行为和其他一切力量、资源、观念,都没有什么价值,也产生不了什么结果。

    只有少数事物效果非凡,影响巨大。

    要减少或避免无聊社交的方法很简单——“逆向试行,战胜害怕”。

    《精要主义》:在逆向试行种,你可以检验取消一项尝试或活动是否会产生负面效应。

    举例说,我接受一项单位的每周报告撰写和发布任务。这项任务,耗时又耗力。

    后来,我停止了这个报告任务。结果几个星期都没人提起。这说明此任务可以取消。

    同理,果断中止某些社交,看看有没有不良后果和影响。

    如果,一切正常,甚至更好,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摆脱那些无聊社交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不怎么成功的人都热衷于各种社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ga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