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缮性

作者: 咕噜噜uoO | 来源:发表于2022-12-05 12:11 被阅读0次

缮性于俗,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道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已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一味地要求“真性情”而不结合所处的身份,不去判断周遭的环境,必然是自我的一意孤行,落入另一种愚蠢。

恬静养心智,心智养恬静。从而生出的和谐与顺应,便是德与道。被德与道充盈便生出仁与义。

当义理彰明时,物类才会相亲,生出忠。

当心中纯厚朴实返归本真,方能生出乐。

诚信著显、容仪得体而合于一定礼仪的节度和表征,叫做礼。

各人自我端正而且敛藏自己的德行,德行便不会冒犯他人。

所以呀,万物生长都有其适配的土壤,贫瘠的土地不会生机盎然。同时,万事万物的生存发展都是扶级而上的。一朵花不可能跳过花苞的形态直接盛开,一个人不可能跳过思考的过程成为智者。

周遭环境与自我约束决定了自我绽放

成长的过程本身就弥足珍贵

相关文章

  • 庄子——缮性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

  • 《庄子 缮性》

    缮性于俗学①,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②,以求致其明③,谓之蔽蒙之民④。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⑤。知生而无以知为也,...

  • 《庄子》缮性

    缮性于俗,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

  • 水润读书笔札 l 庄子 外篇  缮性

    《庄子·缮性》,庄子外篇的第️九篇,取篇首二字为篇名。缮性,修身养性的意思。提出透过内心的恬淡以涵养生命的智慧,回...

  • 《庄子》学习笔记77

    《庄子·缮性》前半部分,缮,shàn:修补,缮性可理解为陶冶性情。此篇的主要谈论该如何陶冶性情,中心思想是复古。 ...

  • 《庄子》心解(缮性)

    执着于用世俗的学问来修养身心,以求恢复人之初的纯真性情,用世俗间的思想来压制自身的欲望,以求达到思想的明澈,这就叫...

  • 《庄子》外篇 缮性 :以恬养知

    2022.01.10周一阴D10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18 《庄子》外篇 缮性 本篇以义名篇,取开篇“缮...

  • 庄子不装(安读《庄子》第十六篇)

    外篇之九《缮性》 《缮性》共分三章,主旨是修治本性。 庄子认为人的本性原本是淳朴简单的,就是因为世俗的学问,把人的...

  • 《庄子》外篇卷9缮性诗解1知恬相养和理性出文饰灭质广博溺心

    《庄子》外篇卷9缮性诗解1知恬相养和理性出文饰灭质广博溺心 题文诗: 缮性俗学,以求复初;滑欲俗思,以求致明; 谓...

  • 《庄子》第16章 缮性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缮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zb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