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晴
昨晚10:35休息,今早06:00起床!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5885/91f580b5d89be95d.jpg)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讲解如何掌握写作的技巧,和对作品的全程构架思路时,跟我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艺术创作,它是来源于生活的,但同时它又必定高于生活。创作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我们生活之上的。然后,经过不同作者的想象力,去扩充故事的宽度与广度,添加和修饰就形成了新作品的创作。所以,你们要有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力以及敏锐度,这样才可以创作出不脱离现实生活的作品。好的作品,都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的,可能它们不会百分之百的相似,但这其中的中心是万变不离其宗。经不起现实生活验证的作品,它也不能被称之为优秀和经典的作品!”
在上学那会儿,我对这一段话是一知半解,那时是这样认为的:“创作不就是虚构故事嘛,怎么还和现实生活扯上关系了呢?小说,不都是作者靠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的故事嘛,他们写得那些故事情节,也跟我们生活没多少因果关系啊。”然而,当我昨天看到《大江大河》中这一段画面时,我终于认同了老师在十年前,跟我们说的那句“创作来源于生活”的论证。宋运辉不解自己为何会被下级使绊子,就十分困惑的问寻建祥:“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我从没和他们抱怨过一句,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寻建祥一脸你真是天真的表情,跟宋运辉说:“小人作恶都是天生的,还跟你讲什么道理啊!”
最近,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简直与宋运辉的剧情如出一辙,相似度可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宋运辉是被自己手下两个不干活的厂子弟使绊子,他一个人默默的干了三个人的活儿,最后还被这两个厂子弟恶人先告状,才被迫的休假两天。而我,是被另一个部门的领导,毫无逻辑和前因后果的甩锅,明明是他自己手下的人做错事,最后反倒跑到大老板面前说,他们部门一点儿的错都没有,都是我帮忙出的错误。甚至,还玩对人不对事儿的做派,并直言不讳的跟大老板说,他现在弄出来的这一切事情,就是要来故意整我的。原因是,那天在解决问题时,我没有及时停下来先叫他,这让他感觉我十分的不尊敬他!
当我听到这些话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了解我性格的人都知道,我平时为人处事是很耿直,但对人最起码的尊敬和涵养还是有的。我平时买个早餐,和收发个快递,临走时都会客气的说声“谢谢”,这是从小父母就教导养成的习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对他这无理的指责,和有失涵养的做派,我是想破脑袋也不能够理解的,也如宋运辉般问我的主管:“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明明是他们请我帮忙,怎么最后他们做错事儿了,还全都推卸到我的头上来了。还有,他自己臆想的我不尊敬他,我就得这么生生受着,这还有道理可言?”主管也和寻建祥一样,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如你这么心思单纯。有些人想做恶了,就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
经过这一次的事件,让我也更清晰的读明白了,杨绛在《“隐身”的串门儿》中论证古中外名作,讲到的现实是故事创作的基础,也是支撑整部作品是否能长久流传的基石。她说,每个经典故事的创作,是都能从中找到生活的影子,可能是a身上的事情,用在了b的身世上,不会完整的从一个人的身上套搬,但肯定能从一个人物身上,找到现实生活中与之匹配的个性人物!确实,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