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石岩磊作家散文想法
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四)

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四)

作者: 开心墙头草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07:55 被阅读155次
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四)

故事与梦境

村上春树经常将人比喻成房子,一楼用来待客、会餐、消遣,二楼是相对私密的个人房间或卧室,而地下室则是“隐秘的异空间”。

进入地下室对作者而言意味着构思故事,而对读者而言则意味着阅读故事也有人将地下室比喻成梦境,的确无论写故事还是读故事,都仿佛进入梦境一般,这既源于村上春树作品固有的梦幻性,也源于一些特殊的空间设计,如青豆通过消防梯进入1Q84世界,而《舞!舞!舞!》中停于16楼的电梯则将主人公带入到一个漆黑的、梦境般的异度空间。

读者随之走入这个奇妙空间,并经历了之后的种种故事。

我们在做梦时,往往会全盘接受梦中的一切事物,有时在梦中还会对梦境本身的非现实性有所察觉。

但大多数情况我们在做梦时都会将其认定为现实。即便梦中发生死而复生或飞翔于天空等现实中极其荒谬的事,我们也会全盘接受。

不过,一旦我们从梦中醒来,就会感到非常不可思议,有时还会因为梦境的非现实性而暗暗地松口气。

有趣的是,村上春树曾对读者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如果您在阅读时感到酣畅淋漓,而阅读后感到不可思议,那么这种感受是完全正确的。”

总之,人在进入梦境和故事中的时候并不会抱有任何疑问,因为从进入的那一刻起,个体的视角已经发生了改变。

对于村上春树的作品而言,写故事和读故事才是第一要义,因此他对某些文学评论并不认同。

不过人们在阅读之后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某些疑问,而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这些疑问呢?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非常重视此类经历及故事。他在自传中论述“逝去的生命”时曾说过,“即使是现在,我也要讲故事——讲那些神话故事(Mythologein)——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荣格通过梦境讲述母亲及朋友去世的场景,并试图在异空间里再次感受那些逝去的生命。

对于创作故事的执着与热爱,是荣格的个人经历中不为人知的一面。荣格的个人经历起于100多年前,直至他去世50年后,才在2009年出版的《红书》中首次披露。

书中不仅记录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陷入精神危机的荣格所看到的凄惨景象,还包括他唤醒自我意象并与之对话的过程,同时他还将所见景象与图画加以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荣格的自我意象是在对自身经历进行中时叙述的基础上加以个人的心理学注解,而构成的双层结构,对荣格而言,自我意象及故事是经历十分重要,荣格对其进行的注解与反思(Reflection)则将其进一步升华为心理学层面的东西。

所谓心理学就是通过不断反思经历,而使其真正的为我所有。

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村上春树作品中那些不可思议的故事,因为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及时捕捉故事中的另类经历。。

有些人满足于故事本身,而有些人会对故事的不可思议性耿耿于怀,本书的目的就是尝试解开读者对于村上春树故事的种种疑问。

不过,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并不仅限于答疑解惑,对意象及故事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才是心理学研究的重头戏,不过过分拘泥于此,不仅会降低个体的积极性,还会导致个体与经历的脱节。

因此只有个体自觉的认识理解那些另类经历,才能将其真正的融入个体并加以升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er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