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时,把寇准比为唐朝的魏征,耿直的宰相。但是当时还有个老相吕端稳重在朝的。吕端之后呢,真宗朝的首相就是王旦了。寇准到了真宗朝,几起几落,而王旦因为自己的性格谦让稳重,在相位二十年都不动摇。和之前的吕端有的一比。
他为政宽厚,也是一代名相。王旦自幼家学渊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是读书很厉害。他的爸爸王祐,是太祖太宗两朝的名臣,王祐呢很喜欢这个儿子,认为这个儿子有一天肯定能够位列公相。果然如他所料,咸平四年,1001年,任宰执,也就是首相。
真宗曾经评价王旦:为朕致太平者,必是此人也。也就是说能帮助我让天下太平的,就是这位大叔没错啦!
王旦这个人脾气不是一般的好,简直好到没脾气。据说从来不发脾气,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于是有一次家里人想要试试他,就故意惹他生气。吃饭的时候在他的菜里放了墨汁,结果他就光吃米饭不吃菜。家里人问怎么不吃菜呢,他说我今天不想吃肉吃菜。等他盛第二碗饭的时候,又故意在他饭里放墨汁,然后王旦居然还不生气,放下筷子说,今天不想吃第二碗了,如果有粥的话可以给我来一碗。。。依然不生气,家里人都傻眼了。(他家人,,也是。心理是不有点不正常。。呃呵呵)
在工作上呢,之前还记得寇准整天不爽吕端的。现在又来个王旦比他的地位高,于是他就又更加伐开心了。整天想着找王旦的茬。一天王旦写一份文件,格式写错了,被寇准发现了,呀!这下抓住小辫子啦,马上就去给皇帝打小报告,王旦就受到了责骂,连同手下人也受到惩罚。寇准得意的不要不要的。结果没多久,寇准的一份文件格式写错了,王旦手下的人高兴坏了,说这下报仇雪恨的机会来啦。小样整不死你!但是王旦却悄悄把这份文件退给了寇准所在的枢密院,让他们改正后重新发。没有借机报复。以德报怨的典型啊。
就酱寇准又傻了!像之前对吕端一样,又开始崇拜王旦了。(论寇准同学的择男神标准)
虽然寇准整天在皇帝面前说王旦缺点,但王旦却始终都在皇帝面前说寇准的好话,经过这一对比,连皇帝都非常佩服敬重王旦。澶渊之盟后,因为小人王若钦的关系,寇准被罢相。
在宋朝,只要宰相被罢免,一般还会给个头衔叫“使相”,相当于节度使的虚衔。有了这个呢,证明皇帝依然礼遇他,以后还会起用他。于是寇准就去求王旦,想让王旦给他说好话。结果王旦把寇准骂了一通,说:将相头衔,难道是可以私人说给就给的么?!把寇准气的够呛。朝廷在商量寇准的情况时,皇帝因为受王若钦的蛊惑,要把他贬为一个小官,但是王旦慢悠悠的给皇帝开导说:寇准这个人有才气有名望,还是给他一个使相的头衔,这样也能让朝廷争光,百姓也会觉得陛下贤明。
于是,第二天,寇准得到了使相的头衔,被罢免出京。寇准听到这个消息时,跪在皇帝面前哭哭啼啼说道:感谢陛下了解我的心思,给我这么光荣的一个头衔。结果皇帝冷冷的说:不是我,是王旦了解你。寇准顿时就愣住了,很惭愧的说,王公如此气量,是我远远比不上的。
王旦气量恢弘,从容大度,为国家举荐贤才,对皇帝忠心不二,是一个真正的忠臣。可是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晚节不保了呢。还是跟真宗的伪造天书有关系。在王若钦的鼓动下,真宗想要伪造天书,但是担心首相王旦反对,于是王若钦就去和王旦说。不管王若钦用了怎样的说辞,但是王旦作为首相,明知道皇帝如此欺世骗人,竟然没有坚持一个宰相应有的气节,在皇帝对他非常信任几乎言听计从的状况下,不但没有阻止反对,还在这出大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确实留下人生不可抹灭的污点。
其实呢,这位老宰相内心也一直对自己没有坚持立场甚感愧疚的,所以在临终前,他对家人说:我一生没什么大过错,就是没有劝谏天书一事,让我无法赎罪。我死了之后,就把我头发剃光,让我穿和尚的衣服入殓。然后一代名相,就怀着无比愧疚的心死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