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全世界产生的信息量,相当于牛顿那个时代的人一辈子所接收到的内容。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分每秒所接收到的信息量十分庞大且芜杂,而且并不是每一条信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必需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很多时间,都浪费在有意无意接受这些信息上面。
当然,阅读不应该太功利性,怎么舒服怎么来,但倘若你需要有目的去阅读呢?你读完之后,你会得出一些让你有帮助的思考吗?
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开始慢慢退化?
给自己做一个小测试,现在让你针对一个题目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能够说出多少内容?
例如:
碎片化学习,如何剥夺你深度思考的能力?
碎片化学习,如何解决你对知识的焦虑感?
看到这两个题目,你可不可以针对它们发表一千字以上的意见呢?
一个是否定性质的题目,要让你论证碎片化学习的坏处;一个是肯定性质的题目,要你论证碎片化学习的好处。
如果你无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论证它们,对这些题目并没有多少内容可以讲述,那就可以说明,你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
不要以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就能说明你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顶多是证明你具备懂得怎么去深化论证这个题目的操作方法。
但真正的深度思考能力,是你看过所有的书,听过所有的话,走过所有的路后,由此思考而形成的你对外界所持有的看法。这些看法你有自己支撑的理由,你知道怎么找到相关的例证去证明你这些看法;同时你也知道自己这些看法的局限性和适应性,而非固执己见地认为自己所说的就是全部正确,不可非议。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
你知道自己这个看法,在哪些情况可以更好的印证它,在哪些时候却无法把它应用出来,而非一篮子全盘接受,不加思考的什么都往脑子里装。你可以思考出,某些观点好的地方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又在哪里。有道理的地方在哪里,没有道理的地方又在哪里。
正如我说锻炼口才一定要有朗读这个环节,你就想一想这种方法到底好处在哪里?缺点又在哪里?
好像在宿舍或者在一些人多的环境下,大声朗读会很容易会影响到别人。既然这样做不好,那又如何更好去应用呢?当你知道这个方法的局限性或者缺点,你自然就会知道怎么安排时间和锻炼的空间,用另一种更好的形式去替换。
这就是深度思考能力。
对于任何观点,你都经过自己的咀嚼,然后得出自己的看法。
然而,正因为现在我们每一天都接收大量有用没用的信息,很多时候一些公众号直接向你灌输它们得出的观点,往往是非常简单粗暴。当我们的大脑无形中被作者行文的流畅性和表达的爽快性吸引住,我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些文章的观点。
一旦文章调动起我们的感受系统,让我们接受了它们,我们就再也没必要开动脑筋思考。最后只剩下“说得好”,“就是这样”,“太有道理”这些片面的感觉,至于得出这些感觉背后的逻辑推论,却被放在了一边。
这就是为什么看了这么多文章,我们好像学到了很多东西,其实回想一下,我们什么都没有掌握的原因。
大概只记得自己是认同这篇文章留给我们的感觉,却为什么认同,它阐述的道理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们说不出个所以然。
正如有些干货文章,包括我自己写的那些,会告诉你一些步骤,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应该怎样做,但那些没有告诉你的步骤呢?你有想出来吗?
我想你肯定很少去思考过。
当你无法把接收的这些信息经过自己脑袋的咀嚼,而由此形成自己的看法,那无论你每天多么努力的去看推文,去学习文章的知识,去解决自己无知的焦虑感,你最后还是不会养成深度思考的能力。
更不用说,以此为基础的表达能力。
阅读的目的并不在于看完
如果说,浏览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只是为了图个爽快和了解新鲜事,没必要上纲上线做什么深度思考,那么看书呢?既然网上“短平快”的文章会剥夺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阅读大部头的书籍总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吧!
事实上,阅读的好处,就是我们从中获得的知识,更具逻辑体系。而不像公众号那些文章那样,每一篇都讲述一个观点,你看的这篇和看的那篇文章,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当然你也懒得整理成型,于是看的很多,学的却很少。
我们看书之所以感觉有所得,是因为我们看一本书,每一次拿起阅读都是一种记忆唤醒,唤醒你之前曾看过的内容。
这个优势,公众号上的文章是不具备的。
我相信你看到喜欢的文章,把它点击收藏之后,几乎就不会重新再看一遍了。而书籍,由于大部头,看完很费事,所以每一次阅读,都能够让你记起前面的内容,当你看完一本书,多多少少都有所获。
但,这对于提高我们深度思考的表达能力,还远远不够。因为阅读不是结果,怎么把阅读到的内容透过思考输出我的看法,这才是结果。
现在很多人都标榜自己一年读了多少书,好像一年不读个200本书,就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社会,对不起党和国家似的。
问题是,读过的这些书,有多少东西留在自己的脑海当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我们很容易错把“拥有”书籍,当成已经“学会”书籍。
看书“有得着”的显著特征,就是你合上书本,随便拿起书中的观点论述,你都可以侃侃而谈。你不但能够用书中的例子印证自己这个看法,还能够透过自己现实生活当中的例子,去说明这个观点。
如果你无法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看法,你的表达能力,就无法得到显著的提高。
所以看多少书并不是目的,你用什么方法看才是。
那到底要怎么看,才能锻炼出自己的深度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呢?
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看法
想要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无论你阅读什么样的内容,公众号的文章也好,大部头的书籍也好,你都必须要有一种审视的态度,就是把自己当成是“审稿人”。
首先,你要懂得识别书中的内容是“事情”还是“思想”。事情,可以是事实,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案例、实验等等;而思想,就是观点,结论,看法,评价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小明今天去了小东的家回来后心情很不好,觉得人生没意思。
这个例子,前者就是发生的事,后者就是表达的思想。
看到这句话,你依然不明所以,因为这句话缺少了把两者联系起来的逻辑结构。
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需要加个为什么,对方就会告诉我们具体的原因,但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去寻找这个逻辑关系。
有些文章,只是描写事情,并没有输出观点,这时你就要发掘其中的思想,好像被我们老师玩坏的鲁迅文章,就是属于这一类;而有些文章,只是讲述观点,很少附上具体案例说明,这时我们就要思考,自己周遭到底存不存在可以印证这个观点的事实。
当事情和思想你都找出来了,这时你就要让两者建立逻辑关系,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两者的论证,是否合理?
2.你能否找到文章以外的例证?
3.这个观点是否具有普遍性?
例如,锻炼口才对于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很明显,这是一个观点,也是一个结论。
但直接接受它,是无益于我们的深度思考的。这时,你就要把漏掉的“事情”补充回来。想一想,在你的现实生活当中,有没有具体的实例,可以证明到这个观点。
如,小丁以前是一个笨嘴笨舌的男生,后来参加主动演讲训练班,锻炼自己的口才。一年之后,他被举荐成为辩论社团的辩手,代表学校参加辩论赛,还赢得第一名。现在他的工作是营销经理,年薪几十万,经常跟老板谈生意,生活如意,口才真的帮了他很多。所以,好的口才,真的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
如果你找到具体的实例,你就要想一想,让小丁生活变好的原因,有多大程度是跟锻炼口才有关系的,也就是这个结论跟事情的之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为了印证这个结论合理性,你可以从书中寻找案例,或者做实验调查,甚至直接找当事人去询问。假如小丁的回答是“锻炼口才真的帮助我很多”,说明你这个“好的口才真的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观点,在小丁身上是合理存在的。
那,这个观点具有普遍性吗?普遍性,就是普遍合理。这个问题的作用,就是让你思考观点的正反面。一个观点,不可能全部都落实应用,肯定有例外的地方。假如这个观点具备普遍性,也就能从另一方面说明相反观点所占据的比例。
例如你从各种历史人物的评价或不同人物的讲述当中,都发现了口才好会给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一普遍的现象,那就证明,锻炼好口才,真的会让生活变好。
相反,口才不好就会影响生活变好这个观点的例证,也肯定存在。
否则别人很容易拿个案去反驳你的结论,说谁谁谁口才不好,还不是一样会成功?毕竟普遍性是可以证明观点的可行程度高,而个案则证明观点可行程度低。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各个方面都要想到。
这一连串的思考,就是积累意见的过程。一本书里面,通常会有一个大的观点,为了说明这个大的观点,整本书会有很多小观点来辅助证明。当你遇到每个小观点,都按照这种模式去咀嚼,最后这个思考过程完成之后,你自然就会有话可说,懂得对一些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管这个看法是正确还是不正确,你也有相应的内容去证明,而非泛泛之谈。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阅读的时候,保持审视性的思考,需要我们主动出击。
只要主动思考,我们才能够咀嚼观点,消化观点,最后讲述观点。那怎么运用习得的观点武装我们的表达能力呢?
1.主动复述
既然书本上的内容,大多数是由“事情”和“思想”组成,那么把事情记下来,这就积累了一个案例;而思考观点,就是形成自己看法。想要把这两点混合起来作为自己表达的武器,复述就是最好的方法。
当你看完一篇文章,找出“事情”和“思想”的地方,经过我上面教导的方法思考一番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围绕这个观点复述出来。
由于复述事情就好像讲故事,而复述观点就好像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多做这样的练习,你的表达能力自然能够提高。
2.自我反驳
正如我在前文所说,一个观点,肯定有正面和反面的证明。当你按照书中的论述,复述出它们的观点,这时你就要从相反的方向去辩驳这个观点。
而这个相反的观点,也必须是经过你自己思考得出的答案。
既然书中教导你“锻炼口才可以帮助生活变好”,你就要自己思考出“不锻炼口才,也可以让生活变好”,然后你寻找相应的例证去证明这个说法。
经常做这个自我反驳的练习,你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清晰,语言表达力也会越来越强。
3.思考关联逻辑
很多知识,其实是相通的,只是表述的侧重点不同,从而导致名称不同而已。
例如经济学上的滚雪球效应和哲学上的滑坡谬论,在表达上都是从上往下伸展的一种姿态,只是前者用来描述“钱滚钱”的资源积累,后者就是用来形容我们对某个想法过分严重化的倾向。
当你能够把A知识和B知识搭建起相联的逻辑关系,懂得如何类比知识,你就会知道一些观点,到底可以发散应用到哪个地方,应用到哪些方面。这样做,可以锻炼你的联想能力,这是别人给你抛出一个话题,你对那方面没有相关的知识,也你可以联想类比出一个看似有道理的答案。
例如别人问你,你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有什么看法?
你心里骂道:我又不是学经济的,你问我这个问题是傻X吗?但表面上,你依然很镇定地回答:
就好像爱情那样。我们都渴望可以找到厮守终生的爱人,就算炽热激烈的感情,慢慢归于平淡,也依然不离不弃。很可惜,现实永远没有那么完美。当我们的爱情归于平淡之后,痛苦就来了。中国经济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是如此。
留下对方一脸懵逼,而你却深藏功与名地赶快离开。
这就是透过联想逻辑得来的胡扯表达能力了。你只讲述了“事情”,至于这个事情带出的是什么观点,你自己知道就好。
有了上面这些能力,你的表达能力肯定比以往变得更加有深度,说出来的话自然也更加有内容了。
网友评论
学会复述才是重要的,要温故而知新,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真谛吧
一千字我只能写流水文,今天昨天明天都在干什么
总结要提炼观点,再展开思想
缺乏深度思考能力,需要加强锻炼
目的:阅读是从书中学到所需的知识,不是单纯过内容
问题:
1.碎片化学习,如何削弱深度思考能力
①杂乱 ②相连性 ③易懂
2.碎片化学习,如何解决对知识的焦虑性
①获取方便 ②大量信息
批判性思想:别人所思的结论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深度思考能力:思考问题的各方面问题
方法:1.内容(事实、思想) 2.合理性(结论与事实) 对比性(事实之外) 普遍性(问题正反面)
结论:1.自我复述 2.自我反驳 3.思考关联逻辑性
一点自我思考,一千字实在想不出来(偷懒)
比如不说出来,以为大脑过一下就行了,其实让你说出来才发现往往词不达意,或者枯燥无味,逻辑混乱。
读完本文后大脑里残留的关键词:
事实+思想观点
论据、举例
自我反驳,找出相反案例
复述文章
谢谢作者的文章!
😅
碎片化学习与思考或者深度思考的关系也不大,凭我的经验,思考还是不思考,抑或着深度思考最相关的是你要解决问题的急迫性。
思考与要解决问题有关,不管这个问题是一道书上的题目还是实际更复杂的问题。
另外让多数人进行深度思考,社会就不是这样设计的。让你分工,就是让你提高生产力,或者说是让你做螺丝钉的,与其说大部分人不进行深度思考,不如说分工体制决定了思维的不整和性,而独立思考大半让渡给了效率——我一直觉得深度思考不一定会大幅度提高效率,很多时候可能会减少效率——因为从实质上来说其实深度思考是阻碍分工的……
例如别人问你,你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有太多的答案,可以以小见大,可以深入分析,谁更理解问题谁更胜出而不是谁更能取巧。有新的定义或者词汇是好的,但是这是为了理解问题服务的。倘若我们并没有GDP这个概念,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定义出了GDP的概念,这个回答就是惊人的好。经济之周期,效率之高下,分配之公平,产业之结构皆可以成为这个问题的切入点,他们都是建立在对于问题本身的理解之上的。
碎片学习的精髓在于碎片二字,然而学习的内容可以是碎片,方法、方向却不能是碎片的。我从不怀疑点点的碎片是可以拼成一副完整美丽动人的图片的,但是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有太大的可能性走错方向。
如果从碎片思维的角度来考虑,深度思考是伪命题。什么工程不是迭代着向前的呢?比如一款精良的应用,它每次只做很小的改动,但是长久看来改动很大,那这个是不是深度过程呢?如果抛弃深度思考的概念,会发现小粒度的逐步改进是更适合个人的方法。
我很怀疑深度学习这个概念是日本人创造的,如果你知道来源。他们爱想出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名词,这些新的名词却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创新。深和浅更像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一件东西,一个事物观察的时间长了,营造在脑袋的日子久了,就会深入。而然这深入不是思维方式导致的,是水到而渠成,久思的结果。
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的确看了很多文章,表达的方式不同,但仔细思考,表达的意思都是差不多、大同小异。
我一直不停在网上看了很多知识碎片,但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进步多少,甚至一直原地打转。
没看你这篇文章之前,我还在网上一口气下了将近20本电子书,想不停的吸收感兴趣的知识。
但多亏了,看到你这篇文章,才真正让我冷静的思考,有必要下载那么多吗?那么多内容,我真的都能吸收的了吗?
另外,很多时候,别人的文章写的在精彩,作者在怎么有才能,那也始终是别人,并不是自己把文章从头到尾都背诵下来,就成自己的了。那始终还是别人的思想。
LZ的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最精彩的地方,是让我开始反思。
看到LZ这篇文章对我最大的启发是,我原来看很多文章都是从头看到尾,并没有关注TA的核心观点,其实很多文章都有自己的核心观点,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着这个核心堆砌起来的。为了证明这个核心观点的正确性,不断的找证据去证明。
原来都是完整的看完一篇文章,之后再看另一篇文章。不停的循环。但现在看来有必要停下脚步,对一篇文章来一次深度解剖。
这个方法比较有意思,让我想到了“射雕英雄传”里的老顽童,他的最强武功是“左右互搏术”,
最初是因为一个人在山洞里实在无聊,经常用左手与右手打架,以自愉自乐,但最后靠这种功夫无敌于天下。
同样,有些喜欢下棋的人,也会自己和自己下棋。即可以打发无聊时间,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和技术。
另外,“经常做这个自我反驳的练习”,很多科学家也是勇于否定自己的结论,所以才能更好的突破自己。敢于自我否定,也需要勇气呀!
其实不知,别人的思想始终是别人的,即使那是事实,不存在为了流量而胡编乱造,但作者得出该结论是因其当时经历的人事与物,或许存在片面及主观性。作为读者,我们需要以批判的态度去看待,研究,总结。最终得出自己的看法观点,也需要再进行反复推敲、论证,以求客观,全面。
不过你比我老师讲的还要明白。
有观点没论据,有论据叙述却没有观点,或有论据有观点却没有必要分析。
现在流行的忽悠如何成功的文章,很多是有观点,但论据却是一个案例,即便再典型,它也是孤证,无法推导出观点。
论据可能只是一个故事。
虚构故事可以煽情,可以让人哭的稀里哗啦,但不能证明观点。论据必须是真实可信的。
这里真的是卧虎藏龙,高手如云。
这篇文章,是迄今为止我看到过的最诚恳,最有指导性的干货!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