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非像个观众观看小丑的丑态在一旁兴高采烈,有人抚掌大笑,有人大声吆喝,并乐此不彼以此为乐趣。我们又悲哀地被他人当作小丑那样嘲讽着,戏弄着,而你又拿他们没奈何。看客是麻木不仁的,只要你不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绝不会发出声响,感觉他们每个人都哑了,有低头装睡的,有装模作样故意不搭理你的。一旦你损害到他们利益时,昏昏欲睡的他们顿时双眼炯炯有神,朝你大声咆哮着,反之他们依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相信很多人看过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车四十四》,故事大概说三个歹徒蹂躏女司机,一群乘客无动于衷,她最终选择坠入悬崖跟大伙同归于尽的故事。这些看客为自己的冷漠付出惨重的代价,换句话说如果倘若有人出个声,或者乘客一拥而上制止歹徒,悲剧也将不会发生。这说明了个什么问题,这群乘客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心里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女司机伤心欲绝下萌生寻死的念头,相比自己被蹂躏的痛苦她更痛恨那群无动于衷的看客,她就算死也要这群人陪葬,她生动地给这群人上了一堂课,但这堂课代价太大了,换句话说他们的死原是他们一手造成的。女司机是场悲剧,这群看客又何尝不是呢! “皮之不存,毛将蔫附。”我们像一盘散沙,风一吹就四分五裂的。你看着有那多人,可每个人心里都打着小九九。一有风吹草动躁动不安,各自想着自己的利益。我们始终抱着这事跟我无关,我又何必多管闲事的心态。当我们某一天遇到同样的遭遇,别人依然用这样的心态对待我们时,不知我们有何感想,会悔恨,会悲哀吗?但愿会吧!不过这是我不愿看到的结局,说白了这又能解决什么!套用一句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之。”仅此而已。 有个关于猴子的故事,有个人养了群猴子,每当客人来临时他总会杀只猴子以博客人取乐。猴子们从来不想着团结起来找个机会逃出去,它们总是幻想着幸好今天没轮到我,躲过一天又一天,同伴越来越少,自己的危机越来越近,最终所有的猴子难逃厄运。它们在反抗和躲闪中选择了躲闪,从今天的看客沦为明天的被宰者。猴子如此,人又怎样呢! 回望从前人们好像没有这么冷漠,更不会老人摔打没人扶的现象,遇到不公的事情大家踊跃为对方讨个说法。可是自从扶老人被讹,救人英雄没有得到表彰反而受到冤屈,好心送孕妇回家的少女惨遭杀害。自那之后大家仿佛都变了,那颗火热的心被熄灭了,一下子变得冰冷,再也没人敢去做好事,再也没人敢做出头鸟伸张正义了。我有个朋友因为同事间起了争执,他好心好意去拉架,不仅没受到别人的表彰,反而听到一片埋怨的声音,说他糊涂之类,多管闲事,这事闻着伤心听着落泪。我敢保证下次他再也不会掺和这些事,因为费力不讨好的事换谁做不愿去做! 正如梁那篇《呵旁观者文》者所说:‘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旁观者无形中沦为敌人手中的帮凶或者刽子手,然而他们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也拒不承认自己错误的行径。其实正是这群看客滋长犯罪分子的熟视无睹,他们心想:“反正没人敢做声。”我们在众目睽睽下看着犯罪分子逃脱,难道这群看客没有错吗? 重庆公交坠海的事件我觉得跟电影《车四十四》很相似,司机是不是有意让这群冷漠的看客付出代价。看客们在坠海那刻是否有过悔恨呢!恨自己为何不站出来说句公道话,或者去拉住那个扰乱的女乘客。但一切都晚了,再也没有机会回头了。 这难道就是咱们一直信奉的中庸之道吗?还是为自己的软弱,懦夫寻找的一个不切实际的借口呢!我们被他人欺凌,任人宰割,依然无动于衷,反而还沾沾自喜。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倘若有天一群看客像看小丑一样看着你时,你别委屈,你别抱怨。因为曾几何时,你也是看客中的一员像他们那样若无其事看着落难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