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印象

作者: 秋韵儿 | 来源:发表于2017-10-22 11:56 被阅读135次

芷江,湖南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因著名诗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因是“抗战胜利受降”之地而蜚声中外;因其山清水秀,环境幽雅而让我心醉神迷;因其美食“芷江鸭”让我流连忘返。

一、兰芷生香

因朋友的突发奇想,10月3日下午,我们追着太阳,经过四个小时的奔跑,在夜幕刚开的时候到达了芷江侗族自治县,迎接我们的是老公同系统友人,憨憨的侗族汉子老姚。他为我们准备的以芷江鸭为主菜的特色晚宴撑得我们饱嗝连连。

走出餐馆,夜色迷离的街市较之家居城市要清静许多,夜风中一缕缕桂花香沁人心脾。

因这晚宴、这夜香,芷江——我期待着阳光下你的美丽!

在干净整洁的宾馆歇息一晚,长途奔波的疲惫消失殆尽。

梳洗整理完毕走出宾馆房间时,等候多时的老姚告诉我们早餐是芷江鸭粉 。

驱车10分钟,老姚带着我们到了一个小店——“曾氏粉馆”。大概也就20-30平米的简洁铺面,三个女服务员穿着统一的白色工装,不停的穿梭在迎来送往之中,男师傅在那不停的投下、捞起米粉,女的就在大大的粉碗里加上早已炖好的鸭汤鸭肉,送到客人面前。还没有吃,我就被那浓香诱出了口水。

看着比平时多了许多的一大碗粉,能不能吃完呢?(写到这,唾液又盈满了口腔)

当我吃下第一筷后,我就舍不得放下碗筷了。吃肉喝汤嗦粉,还另加一个翅膀、两个鸭肫,吃得胃部膨隆,有了撑感。

再看另外三个,也是嘴巴不停的啧啧作响,大碗里的吃得干干净净,还另加了鸭腿、鸭翅和一串串的鸭肠,就连平时很少吃早餐的老公也是如此。

“太好吃了”、“嘴巴还想吃,可惜胃装不下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着食后感。老姚因疾病原因不能吃鸭子,就吃了一碗简单的肉丝粉,5个人花了50元吃了一顿令人回味无穷的早餐。

恋恋不舍的放下碗筷,离开食客越来越多的“曾氏粉馆”,我们随老姚开始了芷江一日游。

晨雾未散的小城,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街道虽不宽敞但很干净,车、人都较少,没有拥挤的场面,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喧嚣而凸显出一种静美。太和楼广场临水而建,仿古的塔楼鳞次栉比。楼前的坪地上,早练的人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跳舞、练太极、打拳,自得其乐。

我贪婪的呼吸着充满浓郁桂花香味的空气,不停的用手中的相机扑捉这美好的晨景。

站在太和楼远眺,河雾袅袅,隔岸的景物掩藏,近处的河堤笔直坚实,堤下那清凌凌的河水被一群捣衣浆被的男女搅动得哗哗作响,他们漂洗着那五颜六色的衣物,一圈圈的涟漪在他们的嬉笑声中泛开。

好难得一见啊,昔日捣衣砧声犹在耳,如今旅游此处又闻捣衣声,心里不免一阵感叹,久违了的原生态生活技能啊,离我们一去经年不再复还,但在这仍如此生动有趣。

老姚告诉我们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舞水河,发源于贵州。

我们沿着河堤逆水而上,河雾缥缈,空气清新,河上偶有一两叶小舟在那水中央慢悠悠的晃荡,看不清在干什么;河堤上没有喧闹的人来车往,堤上绿色植被还没有被秋霜染色,仍然是绿意盎然,更有那硬朗的剑兰,开着洁白的花,徒生几多娇媚。道旁的桂花树上星星点点的黄花密密匝匝,浓香四溢。我们散漫的走着,悠闲地四处观望,隔那么几百米远河堤下就会有一处水泥砧,三三两两的捣衣人忙碌着。当阳光穿过晨雾照在河面上,随之对岸的景物也渐渐的显露出来,整齐的楼盘、笔直的河堤、绿色风光带都静静的依附在舞水边。我们走着、聊着、很是惬意。

当河雾慢慢消散,我们的视野扩大,只见静静的舞水上横跨着一座桥,那坚实的桥墩上亭塔一座座,似针的塔尖,庄重巍峨的桥身、白色的檐脊、飞翘的檐角、深蓝色的塔顶和一长溜的红灯笼在阳光下煞是好看,远观犹于巨龙般横卧于水面,那些石墩如龙足般深深的插入水中。老姚告诉我们这就是他们芷江的标志性建筑——龙津风雨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号称三楚第一桥,是湘黔交通要塞。

走近风雨桥,迎面看到的就是前国家领导人邹家华先生题写的“龙津桥”三个大字,和一块“三楚第一桥”的牌匾。全木质结构的桥身古色古香,长长的过道上人来人往,两厢的铺面各类商品琳琅满目,隔一二十米就有一个供人休憩的凉亭,在凉亭内扶栏远眺,舞水河两岸景观尽收眼底,河东你可以看到一大片吊脚楼,依水而建像一艘巨轮停靠在岸边,那些原色木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河西你可以看到一个大大的古建筑群,那是什么呢?老姚说那是天后宫。远处还有两座桥,连接县城东西。

河雾氤氲,轻柔如裟,桥身倒映,舞水如蓝,波光粼粼。也许是这里的文化气息浓郁吧,到处可见的楹联、条幅和许多名家墨宝,全被雕刻在亭柱、廊柱、店面门牌上,整座桥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艺术色彩。所以亭内人多却无喧哗,商家低低的招揽着,过客轻轻的讨价着,没有高音喇叭,偶有舒缓的丝竹声飘进耳帘。我无暇顾及那些商铺里的东东,饱览着那些诗意的楹联、书画、雕刻作品,扑捉着两岸的美景。

在桥廊内邂逅着一老人挑着满担的桂枝,这个折桂老人无声的坐在桂花担后面,看着过往行人。我欣喜的跑上前买了几枝。看着他淡然的收钱,想这卖花的老人又是何等的超然呢?就这样静静的守着一担桂花,淡淡的看着你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风雨桥,亦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它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经过了侵略者的炮火轰炸,它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承载着几百年迎来送往的重任,面对人们的敬仰、赞叹、褒奖、惊讶,仍然是那么静默的蹲候在这舞水河上,不动不摇,波澜不惊。

二、锦山秀水

如果要说芷江是静美的,那就不得不提蟒塘溪库区。

当我们跨过龙津风雨桥,参观了妈祖庙天后宫后,蓝色的舞水河两岸建筑都已经沐浴在温暖的秋阳里。

我手持馨香的桂花枝,一边拍照,一边在堤岸上跳跃式的走着、转着,在过往行人讶异的目光里不管不顾的贪婪的享受着这阳光、微风、花香、美景。直到等候多时的老公他们在远处高声催促着,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堤岸,随老姚驱车沿着舞水河北上,继续前行。

七弯八拐,大约走了3-4公里,眼前一亮,远处一座大坝横跨在舞水河上,巨大的水声冲击耳膜,岸边无数的粉红、白色的芙蓉花摇曳在风中,我急呼“停车!停车!”老姚踩了一个急刹,我未等车停稳,就拉开了车门,在老公的责叱声中跳下车,跑到路旁“咔、咔、咔”起来。流水从大坝喷涌而出,颇为壮观,水花在阳光下泛起银光,水雾弥漫附到脸上凉丝丝的。兴致盎然的我不忍心同伴等得太久,摘下一朵芙蓉花,坐进了车里。

老姚告诉我们这就是蟒塘溪电站,是他们县最大的电站,供应着全县大部分电力。

来到电站,走在几十米高的钢筋水泥铸就的大坝上,巨大水流的冲击力使我们感到脚下有微微的颤动,如龙吟虎啸般的水声让我感到水的千钧之力;溅起的浪花簇拥着向前飞奔,在阳光下舞蹈着、嬉戏着,让我体会到水的柔美。

站在大坝上,艳阳高照,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两岸青山叠翠未见霜色,坝下河面波光粼粼,坝上库区水面如镜,清澈碧绿。大坝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登上游船,缓缓而行,蟒塘溪库区慢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因大坝的建成,舞水温顺安详,库区就好象一座静美的人工湖,我们不得不感叹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

青绿色或是蓝绿色的舞水晶莹剔透,倒映的白云随着游船划过水面的微波悠悠荡荡,不断的变换着形姿;阳光在清澈的水面洒下无数的碎金细银,晶亮耀眼。蜿蜒的水面犹于一条被驯化了的蟒蛇在群山中穿行,水面颜色随着两岸的山色而变化,蓝、绿、青、褐、煞是迷人。也许是我们到的时间比较早,游船很少,只有我们的小船在青山碧水间穿行,真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境。

俯首是绿水,抬眼是青山,我沉醉在这幽静的景色里。坐在船头,任清风拂面,任阳光浴身;站在船头,摇橹划桨做着船夫梦;俯在船舷,掬起河水拂在脸上让它慢慢滑落;举起相机摄下山的俪影,水的秀色;坐在船舱,在船夫和老姚讲述蟒塘溪传说中幻想着那逝去岁月中的情景......

四十元租金的游船带着我们漫游一圈,饱览锦山秀水却意犹未尽的我们拗不过船家规定的游览时间,只能上岸,告别蟒塘溪库区,向着芷江飞机场、受降纪念坊、屈子祠等景点进发。

三、血字警示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到了芷江,我们不能不去参观的地方就是抗战胜利受降纪念坊。

出得蟒塘溪库区,一路上参观了屈子祠和芷江机场后,我们就来到了一个游客最多的地方。老姚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的主要参观点,“抗战胜利受降纪念坊”。老姚排队领了免费门票,我们依次排队进入园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耀眼的白色四柱三拱门的受降纪念坊,整个造型如同一个醒目的“血”字。这座牌坊初建于1946年2月,是华夏大地上唯一纪念抗战胜利的建筑物。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中华英烈和中国人民用血肉和精神堆砌的不朽建筑。

仰望纪念坊,我们只有屏息,只有肃穆,只有虔敬,我们的灵与肉,在这里再次受到洗礼!

纪念坊的领额是蒋介石所题的“震古铄今”四个大字。立柱上分别题写两副对联,中间一幅是蒋介石所题的“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侧联是李宗仁题的“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何应钦将军题写:“名城首受降实可知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输一着,胜地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这也许是许多类似抗战纪念地雕刻最多的国民党人题词最多的一处吧。

从纪念坊右侧小路,我们首先参观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红色纪念馆在阳光下如血般触目,馆名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厅呈现着当年日本鬼子投降,中国受降会场的巨幅相片。在这张相片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日本战犯在受降堂里垂首。

楼上楼下共三个展厅,一个影视厅,分“八年抗战”“中国受降”“历史不能忘记”三大版块。展出了大量的图表照片、二战文物、和大批抗战时期的旧武器,歪把子轻机枪,三八式步枪,钢盔饭盒,日本军刀等。这些图片和实物,不仅真实的记录了日本鬼子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如实的记载了咱们中国人们浴血奋战、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英雄壮举,真实的反映了我们前辈威武不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这些充满血腥味的图片、实物,人满为患的展厅内只能听见讲解员低沉的声音和人们轻轻的脚步声。神色凝重的人们屏住呼吸倾听着讲解,仔细阅读着注解文字。走出展厅你就可以听见很多参观者会愤慨的说着同样的话:“哼!日本鬼子太可恶了!”

从纪念馆出来,伟岸的苍松翠柏肃立两旁,我们怀着很复杂的心情静默前行。

纪念馆正对面是当年受降旧址。整个旧址由三栋黑色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呈长方“品”字天井型。右侧为陆军总司令、中国受降全权代表何应钦的办公室。  正中间的受降堂外墙上,“和平永奠”四个大字赫然在目,一根根立柱上挂着“反击外来侵略史上的光辉篇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老标语。受降堂里挂着一幅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像,像前有排成弧形的几张桌子,上面铺着洁白的桌布。对面摆着另一张桌子和四把漆黑的椅子,作为投降代表的座位。

72年后的今天,站在这里,看到这些实物,想着纪念馆大厅里那张相片,仿佛仍能感受到当年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喜悦和骄傲。

参观完受降旧址,再次伫立纪念坊前坪,面对巍峨的牌坊,想想钓鱼岛事件,想想南海争端,想想现在日本国内仍有一部分日本人在倒行逆施,不断的大肆的进行着反华活动,心中那个恨真是无以言表。

前世之事,后世之师。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

抬头阳光正烈,内心血液沸腾,赋诗一首:狼子倭人累犯华,同胞罹难怎结痂?!钓鱼岛上风云急,举火还烹日本虾!!

芷江,在呈现给我们馨香、静美的同时,也在用它那“血”字型标志警示着我们,狼子野心仍然深藏在那些低头哈腰的躯壳里,我们应该牢记狼终归是狼,尽管它有时披着羊皮,但狼和羊之间是绝不会有真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让我们谨记中山先生的遗训,时刻警惕着,时刻准备着!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这就是我们民族的最强音,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芷江,一个静美而富有内涵,魅力无限的小城,不仅能让你饱足口福、眼福,还能让你心灵得到洗礼和净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去处,是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现在和将来都会念想的美好地方。

芷江印象 芷江印象 芷江印象 芷江印象 芷江印象 芷江印象

相关文章

  • 芷江印象

    芷江,湖南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因著名诗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因是“抗战胜利受降”之地而蜚声中外;因...

  • 芷江

  • 芷江

  • 芷江漫记

    以前在沪上《私家地理》杂志时,写下的游记文字。以后再没有那样孤身行旅的姿态了。 芷江真是个好名字。 芷江即沅州。屈...

  • 感受芷江

    历史,尤其是遥远的历史,我从来都是蒙圈,而且,也从未想过试图从“蒙之圈”中跳出,爱咋咋地,毫不纠结。 ...

  • 芷江漫记

    以前在沪上《私家地理》杂-志时,写下的游记文字。以后再没有那样孤身行旅的姿态了。 芷江真是个好名字。 芷江即沅州。...

  • 芷江县

    从湖南怀化开始湘黔渝鄂骑行二个多月四千多公里到湖北宜昌结束,经过各县市记录之。 芷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

  • 芷江夜景

  • 芷江夜景

    雁回塔前彩光汇, 舞水倒映霓虹美。 不究寒风拂衣袂, 满眼琼楼皆堪醉。

  • 芷江鸭

    图片中的鸭肉,是家长那边最常见的做鸭肉的方式,在北方的城市,只能空空想念。 芷江鸭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芷江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yg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