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想把汉中白白地送给楚国,并且分析了秦国占有汉中,所带给秦国的危害,但是他的见解,却遭到了甘茂的坚决反对。
甘茂绝地反击的言语,充满了理性的光芒,从中也可以看出甘茂不拘于现状,有着长远的眼光。
张仪想把汉中,送给楚国,他的想法,其实也是很实际的,但是也反应出了张仪眼光的短浅。
“汉中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巴蜀的门户,有汉中则有巴蜀。”《战国策﹒秦策》
譬如后来的三国时期,曹魏灭蜀,也是先派遣钟会和邓艾先取汉中的,然后才攻入了蜀地。
张仪放弃汉中,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
“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 《战国策﹒秦策》
就是因为汉中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也是楚国很看好的地方,所以楚国总是虎视眈眈的盯着汉中。而我们秦国呢?能做的只是长期派兵驻守,伤神劳力,所以说就是秦国的累赘。
张仪的大意就是,把汉中送给了楚国,我们秦国也不用派兵驻守,而楚国呢?本来对汉中,就垂涎三尺,把汉中送给他,他们一定会对秦国感恩戴德的。
张仪为了让自己的见解说得更加的明了和通透,他举了一个例子。
“有汉中,蠹。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财,则伤本。” 《战国策﹒秦策》
张仪将秦国拥有汉中,所受的伤害,很形象的表达了出来。
汉中对秦国而言就像蛀虫,树如果种的地方不合适,人们就会破坏它;家里如果有非取之有道的财物,也是会伤害人的。
张仪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他的见解,只是局限于事物外露的表面,并没有深入思考,去弄清事物的本质,去站在国家的战略利益的角度上,放眼天下,去思考问题。
毕竟汉中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自古兵家的必争之地。
秦国的大臣甘茂对张仪的看法,是坚决反对的。
甘茂看问题,剥茧去丝,很具有战略的眼光。
甘茂兼顾秦国的现实,也着眼于长远的将来,并且做到了,还没有亡羊,就已经补牢了。心思是周密的。
“地大者,固多忧乎?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为楚,楚必畔天下而与王,王今以汉中与楚,即天下有变,王何以市楚?” 《战国策﹒秦策》
甘茂首先说明,拥有宽大的土地,应该是一个国家强势的象征,是不应该有忧患的。
但是诸侯一旦有什么变动,做针对秦国进攻的举动,秦王瞅准了时机,慷慨的将汉中割让给楚国,并与之讲和,楚的做法必将背叛天下诸侯而与秦王联盟的。
这对秦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也做到了有备无患。
甘茂接着说了将汉中白送给楚国的看法。
如果将汉中白送给楚国,楚国是不会领情的,楚国会这样认为,汉中已经是成为了秦国的累赘了,秦国才会这么慷慨。
更何况,大王您现在就将汉中割让给了楚国,万一天下诸侯有什么变动,到那个时候,您用什么来与楚国交换呢?
甘茂知道汉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以汉中将是秦国出奇制胜的一枚绝佳的棋子,在和对方的对弈中,秦国因为占有汉中,已经是稳操胜券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