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往事(14)|设史官,伐西戎,其名其实

作者: 小二丫等着 | 来源:发表于2018-01-17 00:12 被阅读0次

公元前753年,此刻的秦文公已经在位13年了,也早已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国家领导人。他努力学习中原诸国的文化,并将其中认为重要的部分转化吸收,推行到自己国家。

首当其冲的就是设置史官。

这可能会让很多人疑惑,那么多重要的事情,为什么放在首位的竟然是这个。其实那个时候所谓的史官,并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史官,当时的史官几乎都是巫医出身,专门负责占卜祭祀,医治记录的一群人,放在现在就是高级知识分子。而且他们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天文地理,医疗教化样样精通。

秦文公设立史官制度,除了祭祀医疗意外,更主要的目的是教化民众。而史官制度的建立,则是秦国治化的标志性事件。至此,秦国开始逐渐从“武治驱使”向“文治教化”过渡,同时为后来的“法治管理”打下了基础。

随着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秦国整体实力也在稳步上升,又过了三年,秦文公认为伐戎条件成熟,于是开始着手准备。公元前750年,秦文公毕其功于一役,举国之兵攻伐岐地,成功收复岐山全境,将秦国的疆域东扩至岐,一举迈入大国行列。

“大王,您确定要这么做吗?”近臣询问道。

“朕已经决定了,既然先父与当今周天子有约,作为儿子,作为臣子,又怎敢违背两人的约定呢?”秦文公语气坚决。

“可大王,如今天下形势纷纷扰扰,我大秦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周朝天子早已不复当年威势,对各诸侯国更是毫无约束力,咱们完全没必要再去实现当初的口头承诺。更何况,当初周天子将岐地封给先王,也并非好心,不过是想要我大秦为他收复失地,为他戍守边疆而已。”

秦文公沉吟道:“爱卿所言,朕又何尝不知,只不过人无信不立,更何况是国家了。而且此举不仅可以获取周天子的支持,还能让中原诸侯知道我大秦并非野蛮民族,礼义教化样样皆有,获取诸侯们的好感,为以后进军中原做准备。”

行事稳健的秦文公,毅然履行当初父亲与周天子的约定,岐山以西收归自有,将以东地区还于周天子。

网图侵删

此举果如秦文公所料,不仅获得周平王的极大信任,而且还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好感。各诸侯国纷纷派人前往秦国,希望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秦文公见状,也郑重表态:愿同天子,各诸侯国加强互动,保持更加密切的关系,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在这场收复失地,守约还地的活动中,秦文公虽然失去了部分土地,但其实他却并不在意,因为刨除获得的名誉不谈,他在这场活动中有一个重大收获,那就是“人”。《史记》载:“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惜字如金的司马公特别记录这件事,这些人对秦国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古时国家稳定极其依赖农业活动,但秦国是游牧民族,缺乏农业发展的基础和经验,而推行教化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当时秦人整体素质相对中原各国确实有所差距。收复岐山得到的这批数量庞大的周朝遗民,包含了大量当初西周京畿地区的先进生产者,他们被文公迁移到岐山以西的秦境,这不仅扩充了人口,更重要的是秦人和周人杂居融合,给秦国的人口素质和综合国力,带来了一次巨大的飞跃。

正如《史记》评曰:“襄公享其名,文公得其实。”

相关文章

  • 大秦往事(14)|设史官,伐西戎,其名其实

    公元前753年,此刻的秦文公已经在位13年了,也早已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国家领导人。他努力学习中原诸国的文化,并将其中...

  • 五张羊皮换来的大夫——秦晋恩怨中秦穆公的第一位干将百里奚

    “襄公有其名,穆公得其实。”秦穆公继承了秦襄公立国后的遗留大业,通过一名从西戎挖来的名臣由余打败了西戎,要回了属于...

  • 大秦帝国之称霸西戎

    【上一篇】大秦帝国之穆公选贤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晋国”,秦穆公没事就爱如此哼哼,他这一辈子还真没有摆脱过晋国...

  • 大秦帝国之春秋无为

    【上一篇】大秦帝国之称霸西戎 人才是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基石。人才凋零是国家不幸,辅佐秦穆公称霸西戎...

  • 无衣

    战马狂奔逐西风, 秦王兴师伐西戎。 千军横扫露芒锋, 执戟向天傲苍穹。

  • 春秋往事14:联军伐许

    郑庄公是个能人,也是个狠人,他知道这个世界自古以来就是谁的拳头硬谁是老大,而老大就能享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为了攫取...

  • 千年御史(十五)

    商周时期已有御史官职,职责是侍从记史,所以最初的御史按职能划分是史官。战国时,韩赵魏齐秦都设御史,其主要职能...

  • 北狄乱周与大秦登场

    北狄乱周与大秦登场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而遭遇了“狼来了”的真实悲惨故事——西戎攻进镐京,周幽王...

  • 从商鞅变法看华为狼性文化

    最近看大秦帝国,东周迁洛邑,分春秋和战国时代,天子权威衰败,秦国自穆公霸西戎后一直衰弱,进入战国,七大强国,秦国最...

  • 造父一人得道,嬴姓赵氏由来——大秦发展上的第二个小高潮

    上回说到“大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也就是中衍之后,嬴姓出了不少显贵。 中衍的玄孙中潏,居住在西戎地区,为殷商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秦往事(14)|设史官,伐西戎,其名其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dh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