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a72efc4d717e5c91.jpg)
这本书是领导力系列书籍的第四本,相比较第三本,本书非常之实用,实用到你看到这个技巧,就能马上拿来用,跟樊登老师的可复制领导力提到的那些技巧方法论的实用性是一样的。
而且本书作者还可能担心我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迷失了重点,所以在每章结束之际,还特别重申了这一章的要点,所以本书读起来特别容易。
本书的第一个思想要点,工作效率的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同一时间处理多项工作事务,工作效率将降低40%。第二,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具体有三项,第一项,就是事先计划比直接去干效率更高,但请注意,不是所有情况,皆是如此。
其次,作者提到的事先计划指的是,如果你明天要做一件事,那你提前将要做这件事的时间,地点确定好,那么你最终完成这件事的概率会上升。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0e0457cba6047837.jpg)
第二项,就是诱导自己进入工作状态。那怎么诱导呢?作者也给出来两个法门,第一个法门,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就是你干一件事,干到中途,你没干完,那这个时候,你会更容易对这件事记忆深刻。
所以,可以把一项只完成了一部分的任务放在你的桌上,这样,到了第二天早上,你立即就知道该做些什么。
第二个法门,假装你已经开始做了,可以自我设问一下,如果现在只给你5分钟时间,你会做些什么? 如果要使这个项目取得仅仅1%的进展,你会做些什么? 现在你能采取的最小,但却能使项目取得最大且最有效率的进展的步骤是什么呢?
第三项,建立习惯,而非只设定目标,这里有个有意思的说法,比如你此前习惯在某种时间,环境下看书阅读,那么你去到了一个新环境还想保持此前这一习惯,那么你就将新环境塑造成此前你熟悉的环境,在同样的时间下阅读,那么这样一来,你就有更大概率继续保持原有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65c023c561607501.jpg)
第二个思想要点,如何激发一个良好品质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三个工具,第一个工具,将表现型思维方式转换为学习型思维方式,因为拥有学习性思维模式的人,会把更多精力用于努力做事,发展自身能力,而拥有表现性思维模式或专家式思维模式的人,则倾向于更多地关注和表现自己已有的能力。
第二个工具,“我——总是——所有事”的解释框架,比如,某次考试没考好,那这个问题的解读,可以解读为,不是我(可能题太新,太难了),不总是(以前自己也有不会,可经过学习是能够驾驭的),不是所有事,(比如:语文考的还挺好的)。
第三个工具,驳斥,就是你现在遇到挫折了,就自己想想以前自己以前的高光时刻。
第三个思想要点,控制情绪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提到情绪特别容易感染,尤其是职位越高的人越容易将自己的情绪传导出影响其他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2c9834fa059b707f.jpg)
所以作者就发现,你作为一个领导发布消息时,好消息就可以一天一天发,坏消息就当下一下全部释放出去。其次,给自己的情绪贴合标签说出来,比如“我很紧张”,负面情绪会消散得更快。
第四个思想要点,领导者激励员工的法门,第一个做一个善于挖掘的“矿工”,透过提问发掘你的公司、团队或部门内部的正确做法,比如:这个变化或改进在哪里执行得最好?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来应用到其他领域?
这个员工身上的什么品质让她在这个职位上获得了成功? 为什么这个团队或岗位的表现持续超出预期?
第二个,从SWOT分析方法:优势,弱点,机会,威胁,转换为SOAR分析方法:优势,机会,愿景,成果。即分析一员工的优势,给其提供机会,塑造愿景,并最终交付成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187b48bcdc734f6a.jpg)
第三个,通过提问鼓励员工找到解决方案,重获主导权,鼓励员工带着问题来找你,可以问问他们这几个问题: 先不要互相指责,你认为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这种困境?
让我们集体讨论出一些解决方案,短期的可能性是什么?长期的可能性又是什么?第四个,发现自己优势,才能看见别人优势,怎么发现自己优势,自我设问三个问题: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 哪种工作确实能让我充满动力? ·什么时候我的状态最好?
第五个思想要点,这个属于招聘方面的技巧,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发现求职者简历之外的一些亮点,问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简单地请求职者介绍他上一次主动承担工作责任并完成任务的情况。
第六个思想要点,还是领导激励员工的方法,第一个,应用心流模型,也就是根据员工实际的情况能力,给他一个能够匹配他的能力,但是又能有一些挑战性的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5766ba754062fb0d.jpg)
第二个,给予员工频繁认可和鼓励,这个认可和鼓励是不仅是结果导向,更是过程导向,或者如樊登老师所说给出原因,而且给予鼓励时应该专注在这个员工身上。第三个,不要制定简单而模糊的目标,因为明确而具体稍微有点难度的目标,会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第七个思想要点,开会小技巧。第一个小技巧,开会前,你可以问一个积极的问题,对一个人或是团队的努力表示认可,或者讲一个搞笑有趣的故事。第二个小技巧,在会议开始的时候,给大家发一个健康的小零食或者一个不贵的小礼物(这个礼物可以只是在索引卡上写一句简单有趣的引言),放点轻音乐。
第三点技巧,应用峰终定律。在某一阶段,会议的活力达到最高点。你可以通过应用在启动会议时采用的技巧。
比如问一个积极的问题,来创造一个愉快的结尾,这能够激励人们采取行动。“在这场2小时会议的最后10分钟,我想讲一个积极的故事,提醒自己为什么要留在这个公司?”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b313142158ef746e.jpg)
第四个小技巧,努力争取的是会议中使提问问题和说出看法之间的比例达到1:1。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作者在最后也提醒我们,不必一下子全部应用这里面提到的方法技巧,选三个适用的,悄无声息的在小事中运用,最终可能收获“润物细无声”的改造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