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
教室变监狱,我们的孩子还会好吗?

教室变监狱,我们的孩子还会好吗?

作者: 大兰大兰兰 | 来源:发表于2016-11-23 12:51 被阅读168次

    领袖需要对自然经历有切身体会,不可能是远离社会的嬉皮士。

    孩子们除了感受截然不同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去了解一蔬一饭和自然生态。


                                                                                    1

    前日,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眼球。大致讲的是为了抵御雾霾等大气污染对学生的伤害,徐州泉山区在全市率先试点为小学教室统一配备空气净化机器,这些教室被称为“会呼吸的教室”。

    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科技纷纷进入课堂,教室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回想起我读书时候,教室里挤满了课桌椅,狭小的走廊里堆着各种东西,课代表们就在狭小的走廊里分发作业本,到后来,课间大家都懒得在拥挤的过道里走动,作业本的上交与分发都是通过传递的方式进行。

    黑板的上面贴着大红色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教室的墙上设置了“读书角”、“英语角”,但大部分时候那些个角落都被任课老师用来张贴试题答案,还有各类通知。

    上了高中,课桌椅变得更加高级了,教室前后两头分别安装了摄像头,它就像两只眼睛,无声地记录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在教室里,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河北省一中学实行“教师全程随班办公”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学习和办公的空间藩篱——学校每个教室的后部设有班主任办公室。

    按照校方是说法,班主任就能随时通过办公室窗户“零距离”观察每位学生,在办公室里随时掌握班级的动态,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规律,及时有针对性地介入解决问题。

    “小学时候起就很不喜欢上学,因为教室就像一座坚实的监狱,老师就像看管监狱的。只要你一动就会看管着你,监狱里蹲的人还可以乱动一下。”

    我完全可以想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拥有如何的压力!让我不由想起了英国著名小说《1984》中的名言:

                                                                     “老大哥在看着你呢!”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图:衡水二中在教学楼走廊安装铁栏,看起来就像笼子监狱。


                                                                                    2

    多年后,激情退却,宽敞明亮的教室已经无法带给孩子幸福感,推开窗他们也很难看到树上的知了。

    曾有一位家长在某育儿论坛自述:

    学校规定孩子下课后只能在走廊上玩,不能去操场晒太阳,还有执勤老师看着,根本溜不出去,令人难以理解。跟学校沟通后,老师回复,不准去操场是学校的规定,没法改变。

    一次,他去学校看见整个校园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学生的影子,外面阳光明媚,而孩子们却坐在阴冷的教室里上着所谓的“午休课”!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课间休息被圈养在了教室里,很难看到下课后孩子们蜂拥而出,在操场上跳皮筋,追逐打闹的场景,而这一“规定”正在被很多学校纷纷效仿。

    行走在钢筋水泥间的孩子,他们垂着头眼神里没有光彩,早就该放下重重的背包走进自然的殿堂,但是他们不知道,家长也不知道,什么是”自然学校“。

    那里没有高高的围墙,没有时刻监视的老师,更没有繁重的课业,自然学校里,只有无限的可能!


                                                                                        3

    天使和坚果派合作的巴厘岛的自然学校(Bali Countryside—BCS)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1、学校建筑特色

    传统的巴厘式建筑是梁柱式结构系统,由木材或竹子充当非承重填充板,通常不使用钉子,而用木榫作为铆接原件,屋顶则由椰子和糖椰子树叶或稻秸秆做成的茅草覆盖。

    自然学校的建筑充分理解和尊重巴厘岛的乡土建筑特色,并进行创新设计。

    学校的材料选于自然,用于自然,教室的一桌一椅,都用巴厘岛竹子这种天然建材。建筑的屋顶是开放式的,极少墙和窗户,宽大的挑檐使室内空间免于倾盆大雨和炎炎烈日的困扰。

    屋顶同样采用了巴厘岛传统的茅草屋顶,大多数巴黎岛的寺庙和宗教空间也采用了这种类似斗笠的茅草屋顶。

    竹子是印尼传统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被视为价值不高的材料,只是被广泛应用于一些临时性建筑,如公共节日和宗教活动的一些场所。

    其实,经过加工和设计的竹材很耐用,用作建筑材料的寿命可由原本的1~2年延长至少25年,自然学校的校园选取竹子这一材料,在孩子心中注入环保意识。

    孩子们可以围在一起,席地而坐,感受到迎面而来的风!

    2、在文化中获得智慧

    不同于常规学校的课程设置,自然学校的课程特色主要在于“体验”。

    很多去到印尼的游客都会被酒店、机场等公共场所的乐器所吸引,这是印尼特有的乐器,叫做甘美兰。

    印尼的甘美兰音乐遍布全国各地,它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常为舞蹈、戏剧、皮影戏伴奏,并在幕间休息时单独演奏,过去还常在各种宗教仪式,迎送贵宾及举行火葬时演奏。

    据说,演奏甘美兰是一种约束自己的方式,同中国礼乐的教化作用一样,在精神和行为举止上都必须合乎人的内在美的规范。它要求大家在合作中进行默契的配合,克制自我,不能有炫耀技巧,凌驾集体的思想。

    说到皮影戏,我们可能想到了中国的传统皮影戏,殊不知,在遥远的印度尼西亚哇扬皮影偶戏于2003年11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哇杨皮影戏是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文化生活支柱;时至今日,重大节日、宗教庆典,或者家族聚会时,印尼的大城小镇广场或是私人院落里,看到的也都是哇杨戏的桥段。

    一个个形态或诡异或优美的人物形象,或出自古老的神话故事,或来自民间额口口相传,在缓慢神秘的吟哦声中上演千年的历史和传说。

    孩子们可以在点燃篝火的夜晚参演一场皮影戏!

    爪哇的文化与艺术时时提醒着人们努力去到达一种平和、超脱的理想状态。课程中,孩子能够体验到巴厘岛具有民族风情的乐器、感受皮影戏的魅力,更能够学习文化背后的智慧。

    3、在自然中汲取力量

    尽享自然恩赐的巴厘岛至今还保留了一些传统但充满智慧的劳作方式。巴厘岛著名的梯田沿袭一种叫做“苏巴克”的古老的灌溉系统,由水稻梯田和水渠、水坝、印度教神庙等建筑物组成。

    巴厘岛是活火山带,肥沃的土壤和湿热的气候使其成为农业种植的理想场所。

    巴厘岛共有约1200个集水点,一条水源上大约有50至400个农民负责管理供水,泉水和河水先流经寺庙,然后灌溉稻田。

    苏巴克体现了“幸福三要素”(Tri Hita Karana)的哲学概念,是精神王国、人类世界和自然领域三者的相互结合。

    在这里,绿色领袖们将挽起裤脚,在田地中体验巴厘岛传统的灌溉方式,亲手制作椰壳的手工艺,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他们学会更加包容的看待这个世界。

    在这里,眼所能及范围内的一切:屋舍、餐厅、稻田、山丘、溪流、种植园、手工坊、农业加工坊…全部都是自然学校精心规划的自有财产。

    在这里,没有隔墙阻隔,没有冰冷的电子设备,孩子之间多了一分亲昵,少了一份疏远,无意中他们已经学会了陪伴与扶持。

    如果你愿意的话

    关注“天使和坚果派”

    带孩子去巴厘岛自然学校里看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室变监狱,我们的孩子还会好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qv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