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泽在昌在《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里,给大家讲解过如何创造精彩的情节和角色,读完这些技巧,忍不住拿余华的《活着》做了个剖析。
发现“设置意外、使用转折、让人物经历磨难”这三条技巧非常有用且有效,分享给大家。
01
设置意外,让人好奇
大泽在昌指出,写故事的时候,最好角色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给读者录下深刻的印象呢,主要是要让人感觉意外。
我们来看看《活着》里福贵的出场,福贵的出场由第一叙述者“我”在乡间进行民歌采风时遇见,当时福贵正和他的头老牛在天理耕田。“我”首先听到福贵用响亮的嗓音教育老牛:
“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
然后再听到老人用粗哑的嗓音欢快地唱起了旧日歌谣:
“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最后听到老人又吆喝起来: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的好;苦根也行啊”。
一位老人,一头老牛,翻个地,居然有那么多话要说。
想想看,如果你在路上碰到这么一位老人,是不是也会对他产生极大的好奇心。
随后整部小说正式开场,第一人称改用由福贵来叙述他的一生。
福贵他爹,话说他爹当时还是个阔老爷,“走路时鞋子的声响,就像是铜钱碰来撞去”,然而这老爷子却有一个在野外粪缸上拉屎的习惯,最后老爷子在福贵败掉所有家产后气死在这口粪缸边,意外吧。
老婆家珍,是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用福贵的话来说就是“有钱人嫁给有钱人,就是把钱堆起来,钱在钱上面哗哗地流”。然而她的出场却是身怀六甲的她,被嗜赌成性的福贵在妓院赌场上一顿暴打,这个原本如花似玉的城里女学生,在福贵落魄后却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女儿凤霞,三四岁时常跑到村口看她爷爷站在粪缸上拉屎,还和她爷爷讨论是腿在动,还是风在动?没想到这么聪明的孩子因为一场高烧成为聋哑人。
儿子有庆,还在娘胎里就和他娘一起在妓院赌场被他爹一顿揍,出生时,又因为他爹的破产,母亲家珍被接回娘家而出生在外公家,如此乖巧的有庆却死在义务献血血被医生抽干上。
女婿二喜,二喜的出现,是因为福贵想给又聋又哑的凤霞找个托付终身的人,脑袋靠着肩膀的偏头二喜第一次来福贵家,话没说几句,到处看了看福贵家的房子就走了。原以为没戏,二喜却在第二天拉着一车材料,带着一帮兄弟帮福贵把房子翻修一新。勤劳有爱的二喜却死在工地事故上。
外甥苦根,这娃出生时带来的意外是,他娘因生他大出血而死;而他的死也出奇的意外,福贵心疼他生病,留给他一大碗青豆,结果吃豆子撑死了。
作者余华通过这些人物出场的描写,让我们对故事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02
使用转折技巧,牢牢吸引注意力
余华在《活着》这本小说里可以说将转折技巧使用得炉火纯青,尤其是对福贵当阔少爷时生活的描写极尽笔力。
福贵上学不用动脚,都是他家的长工长根背着跑的;上私塾时,敢自称为私塾先生的爹”;长大后则在城里吃喝嫖赌半个月都不着家;甚至结婚还敢当众羞辱商会会长的老丈人.......
前面的极力铺张,正是在为福贵破产埋下伏笔。
当他在赌场输掉所有的家产,气死了他爹,搬进了破旧的茅草屋,靠着租地过日子时,生活的磨难才刚开了个头。
转折的技巧在凤霞身上也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凤霞小的时候,享了几年福;后来因为福贵被抓壮丁离了家,福贵老婆家珍一个人艰难拉扯着一对儿女时,因为一次高烧,变成聋哑人;原本以为凤霞找不着男人,没想到二喜对她却又疼又爱;凤霞的幸福生活刚过了一年,却因难产大出血而撒手人寰。
福贵在被国民党当壮丁期间的战友春生的人生也极尽曲折。
原本以为春生在被共产党围困期间饿死了;没想几年后却在福贵他们县当上了县长,风光到当他老婆因为生孩子大出血而让全城人民以为之献血的倍感光荣;然而到了文革,春生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最后不堪忍受而上吊自杀。
而那个靠在赌局上耍巧导致福贵破产的龙二更有意思,好日子才过了两三年却因赢了福贵的家产变为地主,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枪毙了,死前对福贵说,“我是替你去死的”。
转折的手法,将故事一次次推向高潮,让读者看得欲罢不能。
03
让人物经历磨难,故事则会更有趣
《活着》讲述的就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讲述一个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在面对接踵而来的苦难,如何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故事。
福贵的命有多苦?
家财万贯的阔少爷福贵因为嗜赌一夜之间破产;破产这事气死了他爹;而他则在为病重的母亲请医生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当等九死一生的他回到家中却发现凤霞成了聋哑人;乖巧的儿子有庆,死于被义务献血时被医生抽干了血;好不容易看着女儿凤霞嫁人生子,却死于难产;善良的女婿二喜又死于工地事故;最后的亲人苦根,被福贵留给他的一碗青豆撑死......
福贵亲手埋葬了他所有的亲人,最后和一头老牛度过余下的日子。
余华在《活着》这本书的韩文版自序中写到: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而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以区区十二万字,却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角色活灵活现,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
作者余华也因这部小说在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意外能增加作品的深度;
转折可以让情节显得充实;
让登场人物经历磨难,不让他轻易达成目标,可以让作品更有看头。
把握以上三条技巧,可以让你的故事有血有肉有高潮,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网友评论
最近把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都看了,写得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