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古代文化
《万历十五年》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万历十五年》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作者: lemon青柠檬 | 来源:发表于2017-07-16 13:32 被阅读219次
《万历十五年》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知道海瑞是源于初中历史书,有个章节讲文革时期的一篇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引起了很大影响,自此就对海瑞印象深刻。

读了《万历十五年》海瑞篇,对名官海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刚直不阿、严于律己、苛以待人,以清官自居、可却没人愿意效仿他。

01

海瑞执法不阿、是非分明的程度比影视剧里的包青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他还是个七品淳安县令时已名声大噪,只因他的铁面无私、不讲情面。

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随带大批人员和行李,作威作福,对驿站的款待百般挑剔,并且凌辱驿丞。海瑞立即命令衙役拘捕这位公子押解至总督衙门,并且没收了他携带的大量现银。然后呈报胡宗宪说,这个胡公子必系假冒,因为总督大人节望清高,不可能有这样的不肖之子,更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金银财物。说的胡宗宪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行。

还有一个故事更有趣。当时左副都御史鄢懋卿被任命为钦差大臣,途径之地官员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但是这位钦差大臣就爱讲些虚的,明明贪恋钱财,却喜欢标榜自己俭朴、沽名钓誉。每到一地先发个通令,声称自己“素性简朴,不喜承迎。凡饮食供帐俱宜简朴为尚,毋得过为华奢,靡费里甲”。

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没人当真,除了海瑞。他不仅认真对待而且毫不含糊。鄢懋卿还没到达淳安已经收到了海瑞的禀帖。禀帖先把鄢懋卿自称节俭的通令原文贴在前面,再接着就说钦差大臣路径各处皆有酒席,每席费银三四百两,并有金花金缎在席间连续奉献等等奢侈之举。最后要求钦差大人摒弃奢华的排场和搜刮,并说如果不能拒绝地方官这样的阿谀恭维,将来势必无法做到公事公办,完成皇上委托的任务。鄢懋卿接到禀帖以后,没敢进入淳安,直接绕道而行了。

海瑞的正直不仅对同僚,连皇帝也没放过。

那时当政的嘉靖皇帝主要兴趣不在于处理国事,而是觅取长生不死之法。他喜爱虚荣、不愿接受批评,平时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尽是些虚假信息。若是发现大事不妙,就逮个亲信杀了以推卸责任。对于批评之言他从来都是置若罔闻,虽然经常被奸臣蒙蔽,但他依旧觉得自己圣明如同尧舜。

面对这样一位独断专行、不负责任的皇帝,很多臣子选择了不为、自保。海瑞可不是一般人,经过深思熟虑他向嘉靖递上了一本奏疏。奏疏直言不讳的说:你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的无限浪费和各地的盗匪滋炽,你都应该负直接责任。奏疏最后说了句最打击人的话“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意思是全天下的官员百姓,都认为你已经错了很久。

可想而知皇帝的反应,本要抓了他但又没理由,可要是不惩治又咽不下这口气,每每想到都要骂一句:“那个咒骂我的畜物”。最后左思右想、气愤难平还是把海瑞关了起来,不杀不放。

02

毫不夸张的说,海瑞是道德和法律的化身,他的理念是非黑即白的,对己对人一个标杆。

海瑞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必严,但是他又是圣经贤传下成长的文官,伦理道德对他有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如此写道:人类的日常行为乃至一举一动,都可以根据直觉归纳于善、恶两个道德范畴之内。

用善恶的标准来执行法律,本身就是矛盾、难以推行的。就像法治和德治在某些时候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海瑞的一生都在寻求两者间的平衡,迫于当时社会的局限性终不得要领。其结果只能是,累人累己,无法以个人意志补救法律不健全及明朝官僚制度的弊端。

海瑞为做官而生,虽被罢免多次,他仍对为国尽忠、为民请命热情不减。任南直隶巡抚期间他制定事无巨细的条文,就连纸张、甜食的制造都要明文限制,不遗余力的限制富户、以求缩小贫富差距。虽为巡抚他却事无巨细,每月要处理几千件大案小案,使自己卷入了大量鸡毛蒜皮的纷争之中,孤军奋斗,最终陷于不能自主之境。

可想而知的结果就是被人弹劾,不得不辞职回乡。

03

海瑞和张居正是两种完全不同之人。张居正峭刻、矫饰而自奉奢侈;而海瑞则是奇特、怪僻而执拗。但殊途同归,他们上下求索,都只是希望寻找出一种适当的方式,使帝国能纳入他们所设计的政治规范之内。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同。张力推变法,而海瑞则力图恢复洪武皇帝拟定的用道德武器限制贫富差距的制度。

张居正死后被追究打击,海瑞被罢官多次,他们失败的原因概括来说是依靠的不是一个强有力的机构而只是凭个人的判断去裁决为数众多、头绪纷繁的争执,要想做到事事合情合理,无疑很难。

当时的明朝已经尽显颓废之态。很多官员包对民生疾苦早已视而不见,更多地关心于保持职位以取得合法与非法的收入。

海瑞是一个公正而廉洁的官员,具有把事情办好的强烈愿望,同时还能鞠躬尽瘁地去处理各种琐碎的问题。热情归热情,方法有时更重要。他希冀以个人的力量,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领导社会回复到历史上和理想中的样子,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被大众看成胶柱鼓瑟,不合乎时代潮流。

过强则易折,过刚则易断。海瑞从政二十多年,不畏权贵、敢于直言、为民请命鞠躬尽瘁。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用却非常小。万历十五年海瑞去世,北京的文官们不是悼念,而是松了一口气。

我是lemon青柠檬,90后女程序员,感谢阅读,你的红心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历十五年》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yt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