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德微论2019-03-13

作者: 余东海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14:34 被阅读40次

名德微论

以圣贤自诩和以圣贤自期,性质截然不同。以圣贤自期,是每一个儒生理所应当的。不想当圣贤的儒生不是好儒生。

以圣贤自诩则是很无聊的事。是否圣贤,有赖于天下后世的公论。自己说了不算,一时性、局部性的儒家群体说了,也未必就能成立。远如王安石,近如康有为,当时都曾受到高度推崇。王安石配享孔庙,位次超越孟子;康有为被称为康圣人,都俨然圣贤,然他们的道德学问有限,离圣贤境界差得远,故不为后世公认。

名是德的副产品,有其德必有其名,有大德必有大名,德到大处名自成。德到极大至大,必有圣贤之名。这是历史的公道,因果和天理的公道。所以君子既不求名也不逃名,于世俗名声如何,他人和世人如何看待自己,顺其自然,毫不在意,只致力于积德立德,自达自成。

若有其德,美名圣名,拒之不可免,逃之亦矫情---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为了避祸保身,不妨埋名逃名。若无其德,美名圣名,求之亦不可得,纵然侥幸求得,亦无法长久,且后患无穷。

苏轼诗说:“我材濩落本无用,虚名惊世终何益。”苏轼大才槃槃,也有一定德行,故其名虽大,并非浪得虚名。若是有名无实的虚名,那就不是无益、而是有害了。古人云:“名为招祸之本”,图虚名最易招实祸也。厚德载物,大位大名,都是大物,没有厚德是载不动的,勉强载起,极易翻船。

求利殉利,固然极俗;求名殉名,同样猥琐。无数名利之徒,生命不息追求不懈,最后求到的是灾祸,可笑可悲。人生在世,名实相副最好。不然,宁可无名有实,不可无德有名;宁可无罪受辱,不可无功受誉;宁被乡讪苟毁,勿被乡愿苟赞。这是历史的经验,是历代君子和小人、圣贤和盗贼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晶。

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其实所疾并非无名,而是无德。疾没世而名不称,说明自己德不足,故以之为疾也。孔子这句话也是建立在“有其德必有其名”这个东海律的基础上的。2019-3-13

相关文章

  • 名德微论2019-03-13

    名德微论 以圣贤自诩和以圣贤自期,性质截然不同。以圣贤自期,是每一个儒生理所应当的。不想当圣贤的儒生不是好儒生。 ...

  • 名德微论(二)2019-03-26

    名德微论(二) 厚德载物,名利都需要相应的德才能载起来。如果有名无实,名不副实,纵然名动天下,也是脆而不坚、坚而不...

  • 德论

    老子《道德经》分上下卷,上卷道卷的中心含义,是讲宇宙观与自然观。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弱者道之用。其含义是弱化现象是道...

  • 论德

    近来所思,留文以记。 德为立国之基,修身之本。立德以治国,国强而民安;奉德以修身,身贵而神明。无德而多欲,身贱...

  • 论德

    什么是“德”呢? “礼”厚了便是德,一个母亲可以没学历,但是不可以无礼,不可以失礼。礼是人和人,心与心之间最恰当最...

  • 论“德”

  • throughout 贯穿

    title: throughoutdate: 2019-03-13 11:01:28NO_sents: 5821N...

  • eclipse 日食|超越,使之黯然失色

    title: eclipsdate: 2019-03-13 11:09:50NO_sents: 55NO_refe...

  • garner 获得 gain,collect

    title: garnerdate: 2019-03-13 09:10:54NO_sents: 124NO_ref...

  • a great \w of 大量的

    title: a greatdate: 2019-03-13 09:21:05NO_sents: 786NO_re...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德微论2019-03-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az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