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之所以叫《论语》,是因为它是在孔子处去世之后,由孔子的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通过记录言语的方式,汇聚成册,集腋成裘,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2—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中的诸多方面,不仅谈到了做人、学习、教育,还谈到了为政、塑造君子的人格、治国与安邦等多方面问题。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造的儒家思想比作“精神食粮”。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
—3—
而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来读《论语》,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个人就是赵普。赵普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功臣,曾经跟随着赵匡胤一起发动了陈桥兵变,之后又辅助赵匡胤登基,还跟着赵匡胤一起南征北战 ,立功无数。宋太祖为了标表彰其功德,让他担任宰相之职,并且将大权也交到他的手上。但反对赵普的人认为他根本没有资格当宰相认为他不学无术,读的书也仅仅就只有一本《论语》而已。对此,宋太宗却不相信,在一次闲谈之中,宋太宗就问赵普此事真假。没想到赵普的回答和别人说的一样,“我这辈子仅仅就将《论语》从头到尾读熟、读透,之前以半本《论语》辅助太祖平天下,现在又用半本《论语》辅助陛下,让天下得到太平。”
—4—
而《论语》这本书,初读来甚是枯燥,满篇看来都是大道理。可慢慢细读,就会发现其中的真实与智慧来。就会明白这本书为什么被奉为儒家的经典,就能明白孔子为什么被视为圣人。全文涉及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为人处事原则的建立、人格魅力的建立、如何自修其身等等,可谓囊括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
—5—
【原文】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注释】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经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sōu):隐藏、藏匿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做过的事,观察他做事的原因,考察他做事时的心情所在,安于什么,这样一来,这个人还能隐藏什么呢?又怎么隐藏得了呢?”
宋·程颢、程颐:“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
宋·朱熹:“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或曰:‘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
—6—
认知心理学家说“要想深入地了解一个人行为,必须分析研究他的内部心理活动。”
上面说到的“所以”就是这里的“行为”;而“所由”和“所安”与内部的心理活动相关联。
现在我们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大部分人都知道一些心理学上的方法与名词。然而,在两千多年前的古贤先哲们,就已经有意识的在运用心理认知方面的看人辨事的方法了!
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带着一颗纯正的心辨别世间百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