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看悲伤逆流成河

作者: 月儿在林梢cc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19:19 被阅读93次

          过去在看鲁迅相关内容时,经常看到萧红萧军的名字,却并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更没有看过他们写的文章。

          后来无意中看到《呼兰河传》这本书,立刻就被吸引了,接着找来萧红的《生死场》读。因为喜爱,在网上查阅了大量关于萧红的生平和感情经历的资料,还看了传记电影《黄金时代》。经过一通恶补,我对萧红不再陌生。

          萧红的一生可说是跌宕起伏,比小说故事还精彩还悲催。天妒英才,她31岁就病死在了战乱中的香港。《呼兰河传》是她晚期在香港完成的集大成之作。

          《呼兰河传》描写了呼兰河的街,街上的家家户户,家家户户里发生的桩桩件件。她在文中不带立场不发评论,只是行云流水的铺展。真实的生活,丑陋的人性就如画般显现开来。

          全书主要分为四部分,现一一介绍。

                  01  俯视下的呼兰河

          呼兰河是个北方小城,热闹中心就在十字街。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庒、油盐店、茶店、药店集中了全城的精华。离开这繁华之地来看看百姓生活的两条街:东二道街和西二道街。

          只说东二道街有个大泥坑,五六尺深。常常把马陷住,人也得战战兢兢贴边才能过去。一年一年大坑淹死过猪闷死过狗,但没有一个人提出把坑填上。

          街上南头有个买豆芽的王寡妇,一年到头卖着豆芽菜,过着平静安详的日子。忽然有一年夏天,她的独子在河里洗澡淹死了。之后她就疯了,但还晓得买豆芽菜,仍是平平静静的活着。

          街上染缸房两个学徒为了女人打架出了人命,一个把另一个按到染缸里淹死了,活的进了监狱判了无期。淹死人的大缸还在用着,染了嫁衣染孝衣。

          街上还有几家扎彩铺,为死人预备的。大到金山银山,小到丫鬟侍女鸡鸭鹅犬应有尽有,阳世的一切阴间都有,活灵活现漂亮精美。做活计扎彩纸的却是些粗糙丑陋的人,吃的粗茶淡饭穿的破衣烂衫。

          再说那小胡同里卖麻花的、卖豆腐的、卖凉粉的、卖瓦盆的。穿梭在胡同里,吆喝声、梆子声回响着,搅动着小镇上百姓平静的生活。

          一年年生老病死都没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倘若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会不假思索的说:“活着就是为了穿衣吃饭。”

                  02 童年的百草园

          萧红童年大多是跟祖父一起度过的,祖父家的花园就是她的百草园,带给她很多快乐。

          她书里欢快的写到:“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浑身绒毛。”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的割掉,把狗尾巴草当做麦穗留着。

        “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童年的萧红,从生机盎然的花园里感受着生命的美好,从祖父慈爱的的关怀里感受着爱的温暖。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自由的向往,对脱离家庭禁锢的渴望。纵观她悲剧的一生,这是她难得的幸福时光。

              03 不忍萃读的团圆媳妇

          老胡家娶了个团圆媳妇――也就是童养媳。团圆媳妇只有12岁,却长的大手大脚。刚入门时,红光满面,说话粗声大气,干起活来有的是劲。

          院子里的人都说太大方了(这也是缺点?),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不知道羞(直爽不会装模作样)。”“吃饭吃三碗(家里穷饿了没吃饱过)”“大模大样两个眼睛骨碌骨碌地转(多有灵气)”。

          没过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的特别厉害,不分昼夜的打。吊在大梁上用皮鞭子抽,用烧红的烙铁烙脚心,用针刺她的手指尖,用手把她的大腿拧的像个梅花鹿……(太残忍了写着心都在哆嗦)硬是把好好的人折磨的起不了床。

          婆家看了不成,又是请大神,又是找偏方。东家说吃黄连加猪肉,西家说吃喝酒加十二味中药……。偏方、野药、大神、赶鬼、看香、扶乩,样样都试过还是不成,小团圆媳妇的生气一点点的被泯灭了。

          这还不算完,终极杀招来了。他们为了驱鬼,把团圆媳妇扒光赶进盛满了开水的大缸,还不停的把开水往她头上浇。不一会就连挣扎都没有了,倒在了大缸里。她满脸通红的像一张红纸,浑身像火炭般热。一晚上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泼了凉水醒过来又烫,终于在深夜里小团圆媳妇在痛苦中死去了,一场闹剧结束了。

          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旧中国,有多少像团圆媳妇这样的妇女被封建礼教(吃人的教条),被愚昧和迷信摧残折磨,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04 生活重压下的可怜人

          书中还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有二伯,一个是冯歪嘴子。

          有二伯是家里的长工,最喜欢别人叫他有二爷。有二伯居无定所,铺盖卷起用绳捆着,随时拿起就走,哪有地方就睡在哪。

          有二伯穿着大半截子的衣裳,不是长衫,长衫他没资格穿(他有阶级意识),长衫是文人、有头脸穿的;也不是短衫,短衫他不想穿(他有可悲的自尊),短衫是长工出苦力人穿的。有二伯的鞋不是前面掉了底就是后面缺了跟。

          有二伯经常偷东西,却耻于承认,为此常常被人捉弄和取笑,也为此挨了不少打。羞愧至极时、困苦至极时,也曾多次想要自杀,却最终没有勇气。

          有二伯还是活着。

          冯歪嘴子是磨坊里的长工,吃睡都在磨坊里,每天一个人,不停的打着棒子,看着毛驴拉磨。

          冯歪嘴子成家了,孩子就生在四处透风的磨坊里。磨坊里老鼠乱窜,瓦盆都冻裂了,瓦房的房盖上透着天。即使这样苦难的生活,他们也过的有滋有味,但天不遂人愿,他媳妇在生第二个孩子时死了。

          女人死了,扔下两个儿子,周围的人都在等着看笑话。他却喂着小的带着大的,照常生活着。渐渐的大的会给拉毛驴饮水了,小的会笑会说话了。

          芸芸众生苟活世上,一切都继续着。死了的埋了,活着的照旧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故事里的人们(团圆媳妇 有二伯 冯歪嘴子等等)就像蒙着眼睛的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遭受着鞭打迫害。一天天绕着原地打转,麻木不仁的活着,完全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呜呼!《呼兰河传》通篇不写哭泣、不写悲伤,看后却让读者,感到彻骨的绝望。这就是优秀作品的魅力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企鹅_bc26:最底层人们的生活写照,才最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物质和精神层面
        月儿在林梢cc:@企鹅_bc26 谢谢点评

      本文标题:《呼兰河传》――看悲伤逆流成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p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