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秦国是在战国时期崛起的。那么在这样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里,秦国是如何点满技能,吞并天下的呢?
在春秋末年,秦国原本是个蕞尔小邦,由于地形原因,其他国家都顾不上他。和当年楚国一样,房价不高,六环开外。所以得到了有利的发展空间。致使国家在初级阶段免遭战火之苦。纵使之前秦穆公称霸西戎诸侯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各国国君自恃苗裔,怎能把这养马喂料的挂在齿间。后来的大明皇帝朱重八也是吃的这个小灶。
公元前480年左右的华夏大地这个时候,一位著名的君王——魏文侯魏斯出生了,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那位,他的出生,继往开来,带领当时的人们走进了新时代——战国时代。
这一天他心血来潮,感到自己做一国的大夫已经不过瘾了,怎么办?就果断地约了身边的两个朋友——韩虔和赵籍,仨人一拍脑门,我们三个骨干员工家族已经在晋国这个国有企业待了几百年了,如今天下人皆知我们三个才是这的主力经理人。干脆,申报中央,咱们也来个体制改革吧。于是,晋国彻底分成了韩赵魏三国,史称“三家分晋”。很巧的是在六百多年后有一个词叫“三家归晋”。
魏斯在此之后,支持李悝变法,拜帅乐羊讨中山,访遇贤臣段干木,任用邺令西门豹······差一口气就进工业时代了。魏国的发展让其他国家看了直眼馋,各国也纷纷效仿。
齐威王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公仲连变法等等,一时之间各国纷纷改革。
说道秦国这个国家这时传到了秦献公这一代,别以为秦献公的“献”是不好的意思,此处有聪明机智的意思,汉献帝的“献”也是这个意思。
秦献公嬴师隰这一代可并不能算上“富二代”,家底一清二白,前四代代代传位问题上出毛病,每代国君死后国内必有一乱,当时秦国可谓兵兵征不着,粮粮缴不上,秦献公继位最后的二十三年年年还有战。如果不战秦国就再也出不了汉中,跟当年刘邦、诸葛亮老先生的困境差不多。秦献公有两个儿子,老大名字特别吉利:嬴虔,老二叫做嬴渠梁。在他临死的时候也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老二当国君。
就在这一片烂尾工程的情况下,嬴渠梁继位,也就是后来的秦孝公,秦孝公即位后不久,一个叫景监的人举荐了一个叫鞅的人,就是后来的商鞅。
商鞅进行了一次变法,就因为此次变法和对后世的影响,他荣列中国古代三大改革家之首。
咱们不提变法,只谈影响。废井田开阡陌,就相当于现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轰动。此项措施之前有过类似,是魏国的李悝变法。不过商鞅因地制宜变换了一些手段。“民得买卖”这一条使市场经济一下子活跃的起来,有没有两千年前的“改革开放”的意味呢?
经济搞上去了,才能稳定政治和军事。
接下来我们可爱的左庶长大人又禁止了私斗,调节了人民内部的“民族矛盾”,欧洲的“禁斗令”和日本的“总无事令”迟了将近两千年。
“军功制”的推出告诉我们,有气儿不要窝里斗,气儿要撒在外面,撒好了还有糖吃。
商鞅的八项改革这几点一下子点满了整个秦国经济、团结和士气的技能点。可是在此时我们的大宝贝“王哥”嬴虔联合朝中老臣杜挚整了商君一把,商君没在乎,直接秒杀二人。一个割鼻子,一个刺脸。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用你小子叫得欢,以后早晚拉清单。”后来这些饥寒交迫贵族联合起来,把商鞅愣是给搞死了。
咱们说说魏国,魏惠王的时候出了个大将军庞涓,可是魏国将军没怎么崭露头角呢,就让齐国孙膑给玩死了。此时的魏国又偏巧面对整容成功的秦国,秦国又得张仪,公孙衍又不是对手,属实被玩的够呛。
秦国外交和稀泥政策技能点满的表现就是屈原投了江,楚国大败。
这时候的赵国呢,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很成功,骑兵军队的灵活性大大加强就如希特勒的“摩托化部队”一样。可惜,赵雍被熊孩子给开了禁闭功能。不久长平之战爆发了。此时的军事强国已然不堪一击。
长平之战的总导演范雎先生提出了一个未来规划路线的总方针:“远交近攻”。使得秦国在战略方面的技能点也点满了。
到了三十年后,秦王嬴政继位,点燃了最后一个技能的技能满级——“六亲不认”,在国内与国外有一点牵连的关系一律斩断,好悬把他的宝贝客卿全赶跑,大臣李斯抱着大腿哭诉真情,这才得到缓解。有了此神技,秦灭六国手脚放的大开,再加之秦国的兵器在当时也是满级神器,谁能与之匹敌呢?
公元前221年的秦帝国各类技能点满,嬴政不统一天下就不会再是嬴政了。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对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才能点对技能点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