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叛徒!我原来一直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革命啊!——陈佩斯、朱时茂小品《考试》
在我印象中,被称为老外的都是金发碧眼大鼻子,从没想过我这样的东方面孔也会被称为老外。所以初来巴库时,还给朋友说这边的老外怎么怎么地,但渐渐地发现原来在一群大鼻子面前,我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很多时候都会被他们有意或无意地直视或偷瞧,跟中国人见了外国人一样一样的神情,这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我也是他们眼里的外国人,俗称老外呢。

记得那是我刚来第二天,第一次去超市,我一个人,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感觉自己像是动物园里的动物,被各种异类观看和围观,很不舒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呀,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得接受这样的结果。人哪能总在舒适区呆着呢,我忍,不然还能怎样。看就看呗,也不会少根头发。
待到我买东西时,才发现,我的上帝啊,自以为满腹经纶的我竟然大字不识一个,上面不是阿语就是俄语,而我统统都不会,别说汉字了,连个英语都没有。我想买袋盐,可是我不知道哪个是呢,因为糖和盐无论包装还是样子都太像了啊。我用英语问售货员“哪个是盐”,人家不会啊,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一脸朦圈的看着我,然后说了什么,于是就换我一脸朦圈了,完全无法交流啊。算了,我就买一袋我认为是盐的东西回去,如果错了,下次换另一种呗。庆幸地是竟然对了。那天再买东西也没再招呼售货员,招呼也白招呼啊,自己看着各种图买了必需的,看图购。幸亏水果、蔬菜什么的长得和咱们这边很像,不用花太多心思,就是不知道那些长得石子一样的各种花花绿绿的豆豆是干什么的,以后再研究,我要在这儿呆两年呢,有的是时间。
这边人的眼睛都很大,即使大眼睛的中国人到了这边也基本属于小眼睛系列,更别提我这本就不大的眼睛了。所以出门时,我就想,是不是戴上墨镜他们就看不出我眼睛小,看不出与他们不同来了呢。于是戴上墨镜,高高兴兴出门,没想到,他们关注我的眼光没有减少一丝一毫。这是为什么呢?想了想,自己就傻傻地笑了,假如一个这边的外国人到了中国,戴个墨镜你就看不出他是外国人了吗?还真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啊。我们这像是让人拍了一巴掌的五官扁平的东方面孔,再加上身上浓郁的东方色彩,岂是一个墨镜就能遮掩的呢。所以后来呢,再出门,除非有大太阳,否则我也不戴墨镜了。走自己的路,让他们看去吧,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就会活得忧伤,我可不想这样。
在学校上课,要记日志,日志是每天班长从学校教务处拿出来,上完课再还回去。那天在学校,我阴差阳错晚上把大学四年级的日志拿了回来,班长吓坏了,请求我第二天早上就送回学校去。第二天我顺路去送日志,可是一个挨一个的办公室,我不知道哪个才是我要找的那个,谁让咱目不识丁呢。有个会英语的学生看我这个外国老师一脸困惑,主动上来帮我找。送回去后,他用英语问我,“你从哪个国家来?”我告诉他,从中国来,他立刻用日语对我说说“考尼齐瓦”,日语的你好,幸亏本人还会日语。于是用英语告诉他,那是日语,汉语应该说“你好”,那个学生一脸大写的尴尬。我都后悔给他纠正了,干吗那么较真呢,教师的职业病,诲人不倦,还真是毁人不倦,你告诉了他,他也记不住,还毁了他美好的心情,也许是一天的心情呢。下次再有类似情况,我也直接用日语给他说就算了,让他也傻傻地高兴高兴。涉世未深,见识太少,人生这条修行路上,进步空间还真的是很大呢。
有时候在商场或街上走着,也会有人远远地冲着我说用汉语说“你好”,听到后很是亲切,马上微笑着回应人家的问候,也说个“你好”。有一次一出地铁,一个小伙子就说“你好”,和我一路往外走,我说”你好“后就问他”你说汉语?“,然后人家用英语回答我,”是的“。然后接下来用英语给我交流,还问要去哪里,知不知道怎么去,要不要带路,我都委婉拒绝了,因为一般出门都是查好了路线才出来的,即使偶有意外,还有google地图助我一路前行。倒也不是怕他们骗,他们热情善良,一般不骗人,骗人也不骗外国人,就是不想麻烦别人,还要自己再陪上一路的尬聊。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这个“老外”要这异域他乡不断上下求索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