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COR:提高写作效率的一个模型

作者: 好好修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17:34 被阅读0次

能够高效做事情的前提是:形成能够高效做事情的模型,而且这个模型被证实是高效的,无论是逻辑因果,还是实证验证,写作也是如此:被证实的、高效的写作模型,是一个写作者的高效写作的前提。
如果这点被认同,那么,麦肯锡的SCQOR写作模型,对于一个期望能够高效写作的写手而言,就有被用来参考的价值。

对照这个模型,浏览了自己以及他人的文章,得出一个结论:写作的质量,并非写的越多,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收获,无论是在阅读量、点赞量,还是转发量,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无用户思维:写作所创造的价值,从内容角度而言,首先要对某个阅读群体有使用价值,而某个阅读群体的使用价值来源于:其一,用户画像:某个阅读群体是谁?其二,价值需求:某个用户群体的需求是什么?凡是没有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写作,都是无用户思维的自圆其说。
(2)结构无序感:写作的结构,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出发,就是对用户阅读方式的发掘和预设,在无法统一每个阅读者的阅读方式的时候,这种预设基本是以逻辑思维的方式实现阅读方式的统一,而无序感的结构,显然无法完成这种统一,从而增加了阅读者的难度,读完不知所云。
(3)连接词欠缺:结构的无序感,最终是通过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连接词来具体体现,如果选择和使用了恰当的逻辑连接词,则减轻阅读者的阅读难度,有助于阅读者理解要传达的信息,否则,则容易造成阅读者读完一片空白、不知想说什么。

排除需要过分斟酌辞藻的文体之外,存在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写作的逻辑路线或者逻辑思维模型,因为以阅读者为导向的写作导向,则势必要求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按照阅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信息的编写和表达,而阅读者对信息理解的模式,就是写作的逻辑路线,或者写作模型,否则,则必然导致阅读者因为理解困难等原因,而逐渐抛弃写作者呕心沥血的写作成果。
那么,应该如何实现以阅读者视角来逻辑写作、避免出现被阅读者抛弃成果呢?

答案自然是掌握有效的写作模型,并通过不断练习和反思逐步探究和完善,以形成自己的有效的写作模型,而麦肯锡SQCOR写作模型就是需要掌握的有效写作模型之一。那么,SQCOR写作模型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如下图:


4.SCQOR (2).jpeg

SRCOR写作模型有如下几个特征:
(1)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就是在做某件事情之前和过程中,首先站在用户的角度理解用户的需求、实现需求能力等状况,然后再提供与之对应的策略、方法等。
SQCOR写作模型的流程是:S:设定状况→Q:发现问题→C:设定课题→O:解决问题→R:解决收尾,在这个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首先需要考虑信息接受者、都要基于信息接受者设定,比如:在S:设定状况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介绍主角(含有意图、期望、信念的主题,不一定是人)、描述主角至今的稳定状态,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信息接收者或者受众程度,包括是否是已知的,如果不是则用已知的,就像写作这篇文章时,如果阅读者具有一定的麦肯锡著作的阅读经历,或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写作模型的价值,或者正在期望通过改造自己的写作模型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在接受本文所提供的信息过程中,接受难度就会相对小一些。
同样,在Q:发现问题、C:设定课题等环节,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仍然是信息接收者的认知程度,尤其是在设定课题的时候,无论哪种类型的问题,在选择具体课题的时候,都首先受限于对信息接收者的需求,比如,本文主要介绍的是SQCOR写作模型,针对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本文对阅读者设定的问题类型为追求理想型,而设定的课题则倾向于实施策略,即为了达到阅读者心目中理想的写作状态,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这一课题。

(2)模式策略:
模式策略就是当你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把预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拿来急用则可。
在SQCOR写作模型中,首先从流程的整体视角,解决了写作的模式策略,同时针对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问题,都设置了具体的模式策略,从而实现了“看森林”“看树木”的全覆盖,如,在设定课题环节,首先界定问题类型,究竟是恢复原状型、防范隐患型还是追求理想型,然后再界定问题类型之后,根据不同的课题设定不同的应对策略。
以写作小说为例来分析:如果在S:设定状况阶段,按照对接收者的理解,介绍主角以及描述了主角至今为止的稳定状态之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Q:发现问题,如果你在写作中设定了主角的状况,此时问题的发生在主角所处的状况下没有变化的时候,则一定是外在环境中出现了某个状况,破坏了主角所面临的的稳定状态,比如我们常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某个小家庭一家三口比较幸福的过着日子,则在Q:发现问题环节,往往会出现比如男主人或女主人生病了或者出车祸了等等,这就是从外部环境角度破坏了主角的稳定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主角势必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注意,这时问题的类型就出现了:恢复原状型),而采取一系列克服障碍的办法。而在主角解决这个恢复原状型的问题过程中,可以从掌握状况、应急处理、分析原因、根本措施、防止复发等着手,但是,作者往往会根据情节的需要而选择相应的课题,比如应急处理:先把男主角或女主角所遇到问题尽快处理掉再说,于是就出现了剧情中的为了处理问题所遇到各种障碍,以及艰难解决障碍的情节。而这些在SQCOR写作模型中,都是设定好的写作模式。

(3)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就是任何一个写作模式,哪怕是烧脑式的写作,整体协作路线都不要超越信息接收者情理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在主角克服重重障碍之后的结局设定。
SQCOA写作模型的流程包含了S:设定状态、Q:发现问题、C:设定课题、O:克服障碍、R:解决收尾,整个流程恰恰在人的情理完整接受的范畴,同时在C:设定课题环节,针对不同的问题、选定相应的课题,也是在满足信息接收者的情理范畴,在O:克服障碍环节,也是留足了足够的空间制造跌宕起伏的情节,可以根据篇幅的需要设置O1、O2、O3......,可以说,SQCOR写作模型就像一个有序排列的容器,而每个容器都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满足情理需要。

所以,针对写作中存在的无用户思维、结构无序感以及连接词欠缺等问题,SQCOR写作模型都设定了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说,至少在解决写作的这些问题方面,还是十分有价值的。那么,该如何使用SQCOR写作模型呢?

关于如何使用模型这一问题,大多采取“拿来主义”这个看上去会有效的方式即可,但是,如果你有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或者营销4P、4C等任何一个模型的使用经历的话,就能感受到把模型拿来即用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或者简单易行的,仍然需要费上很大一番功夫才行,其原因不仅在于有些模型的使用,需要相应的数据支撑,所以需要相应的数据才可,而且从模型到应用缺乏一个中间环节:转化工具,这是因为模型毕竟是抽象的,只要把抽象的模型具体化,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使用模型,在此,按照《清单革命》的观点,关于如何使用SQCOR写作模型,以清单方式将其转化,以便于使用,具体见下图:


SQCOR清单 (2).jpeg

写作所遇到的问题,跟大多数所遇到的问题,共同的近似之处,就是面对客观和外在的反馈时,究竟该选择一种什么样方式,来应对未来之路,而选择的方式,无非内求还是外求,虽然最终仍然依靠内求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时的内求,是经历了对外求萃取之后,培养了强大的内求能力之后的内求,写作亦如此,愿SQCOR写作模型这个外求,能够有助于强大内求的能力,赢得成长的未来,实现自己所期望的写作之路。

相关文章

  • SQCOR:提高写作效率的一个模型

    能够高效做事情的前提是:形成能够高效做事情的模型,而且这个模型被证实是高效的,无论是逻辑因果,还是实证验证,写作也...

  • 学写作(11):提高写作效率

    提高写作效率很重要。效率高,事倍功半。 下面介绍几种提高写作效率的方法: 一、安排时间 1、上下班路上 此法适合乘...

  • 98/写作的最小体系《认知写作学》

    出处——认知写作学 写作的体系 写作体系包括三部分, 最小模型 最小故事 最小行动 一、写作的最小模型 提高写作的...

  • 第十一节、索引

    什么是索引? 索引的出现就是为了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 索引的常见模型 索引的出现时为了提高查询效率,但是实现索引的...

  • 吴长江:提升写作10倍效率的方法

    前段时间写文章,用电脑键盘输入,发觉效率很慢,最近几天一直在想如何提高写作效率。今天,分享一个提升写作10倍效率的...

  • 如何提高写作效率?

    如题所述,今晚我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想要的答案,仅此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我这里所指的写作,相...

  • 如何提高写作效率

    写作能够记录生活、表达情感、自我总结,是一个快乐的事情,但是记录的过程中我们也总会碰到能否顺利快速的表达并...

  • 如何提高写作效率?

    1. 为什么写一篇简单的博客花了一两个钟头? 一、会被各种资讯影响,一旦看网页、新闻就像被拖进了漩涡,时间一下子就...

  • 如何提高写作效率

    其实这个问题,我没有发言权,昨天我就因为写文不及时而错过了打卡截止时间。本来记得是12点前打卡的,因此白天在学习,...

  • 如何提高写作效率?

    很多人害怕写作,大部分原因是 ,这个过程很耗时,尤其是在不知道写什么、或者什么都想写的情况,该如何提高写作效率?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SQCOR:提高写作效率的一个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jyfhtx.html